张曙光院士 张曙光索贿评院士 别让院士头衔沦为官员“荣誉”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受审时,自曝曾先后将受贿2300万元用于院士参评。这一消息如大石落入水中,再次激起了公众对学术腐败问题的强烈关注。中科院马上做出回应:未接到相关投诉,如有关方面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决不姑息。
学术是“真实”的化身。学术腐败意味着社会“真实”底线的失守,人类探索新知的停止。因此,对学术腐败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这已是世界范围的共识,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建立了严惩学术腐败的社会机制。当下中国亦形成了严惩学术腐败的舆论高压。中科院的回应,是顺应舆论高压的一种态度表现,我们期待“零容忍”的实际行动。若有态度而无切实行动,难免有“作秀”嫌疑。
这种“民不告,官不究”的学术追惩机制,是当下中国学术腐败接连不断的根源之一。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腐败案例,大都是利益冲突尖锐化后,利益受损方举报,有关单位受理的惩罚模式。这种追惩模式,是权力与学术、金钱与学术、美色与学术等资源彼此交换的主要动力。
你得名,我得利;你不说,我不报的利益分享,使学术不再纯粹。于是,参选院士、评选各类项目要运作,职称评审要送礼、要讲关系,学术文章可找枪手,论文发表要交版面费,学术造假、抄袭持续不断、学历文凭可私相授受。因为,学术投机的风险犹如中彩票。
除了学术投机的风险低外,学术腐败还在于学术本身承载了多过物质的、利益的、荣誉等非学术的东西。这使得一些官员、商人“仕而优”、“富而优”则求社会美誉,以使权力、财富、学术构成彼此互动的利益链条。张曙光挟权力与数千万元运作当选院士,其动机即是如此。
张两次评选院士失败,尽管证明中国院士评选制度在公正方面经受住了一次考验,但也有说法认为有人举报张曙光学术造假,与得罪部分院士有关。而张以索贿方式运作院士的行为表明,至高无上的神圣学术只是某些官员任意把玩的一项社会荣誉而已。
要让学术回归纯粹,杜绝腐败,须向欧美学习,构建保障学术独立运行的社会机制。即要全社会养成敬仰学术、呵护学术的良好风气,采取“利益回避”原则,以制度规定学术和行政必须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对学术腐败不仅要有“零容忍”态度,还须立即采取“零容忍”行动。就张曙光自曝贿选院士来说,中科院应请求司法部门敦促张说出受贿院士,主动追查相关受贿院士,维护院士评审的神圣。(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