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蛇图片及介绍:系我国最毒的蛇种【图】

2018-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图为:白头蝰蛇昨日,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前不久在大老岭海拔1680米的高山上发现一条罕见蛇,经相关动物学家鉴定,这条蛇名叫白头

图为:白头蝰蛇

昨日,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前不久在大老岭海拔1680米的高山上发现一条罕见蛇,经相关动物学家鉴定,这条蛇名叫白头蝰,属于剧毒蛇类,在宜昌境内首次发现。

发现这条蛇的人名叫谭家义,今年56岁,从6岁开始,他便居住在大老岭。“住在这里50年,工作30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白头蝰蛇。”

谭家义是如何巧合地发现了白头蝰蛇的呢?原来,8月12日晚7点多,夜色朦胧,他和同事一行几人从大老岭某山庄酒店徒步回住处,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公路边上有东西在动。“当时看不清是什么东西,走近细看才发现是一条蛇。”谭家义说,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让他也养成了用手机拍摄各类小动物收藏的兴趣。此时,他也条件反射似的拿出手机拍照。手机亮光一照,谭家义顿觉惊奇:“这条蛇非同寻常,它的头呈三角形,是白色的,身上还有斑纹,长约60公分,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蛇。”

直觉告诉谭家义这条蛇一定不一般,兴奋的他赶紧叫回走在前面的四五个同事,大家见后都觉得稀奇,用树枝轻轻触动它,它便显现出要咬人的“架势”。后来,经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金良博士比对照片鉴定,确认是白头蝰蛇。陈金良表示,白头蝰蛇属于剧毒蛇类,是濒危物种。这次在大老岭发现的白头蝰蛇在宜昌境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常被比喻为“一碰毙命”。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神农架首现罕见白头蝰蛇,系我国最毒蛇种

初步观察,该蛇全长约60公分,背部呈黑褐色并有朱红色横斑,腹部的颜色是橄榄灰,白色小点散布其间,头部和颈部有浅浅的黄白色,并有深褐色的斑纹。蛇头呈箭头三角型,周身完好,活动自如,性情温顺。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副所长杨开华介绍,白头蝰是蝰蛇科的一种剧毒蛇,在神农架极为少见。目前神农架只有保护区科研所保存的死亡个体做的标本。在近年组织的多次蛇类两栖类动物调查中,都没有找发现白头蝰的行踪。

来自美国的一个两栖动物专家凯文,多年来每年坚持到神农架调查蛇类,就是想亲眼看一看活着的白头蝰,他自己也正在做关于白头蝰的论文。但是除新发现的其他众多蛇种外,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看到白头蝰。

白头蝰是世界爬虫界公认最令人头疼的毒蛇之一,它属于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极少的数量分布于我国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区。

目前,神农架科研所正在将该蛇进行研究,并将影像资料传与美国同行共享。这条蛇将会原发现地放生。

神农架首现罕见白头蝰蛇 头部呈白色毒性强(图)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主要的原因有,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尾巴,同时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著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镜蛇科的蛇般有着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白头蝰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脊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白头蝰的颜色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或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淡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淡黄色的,瞳孔则呈直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