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22年捐资200多万为村庄建学校修路(图)
史记宏、赵玉芳夫妻俩站在当年资助修建的教学楼前
从1992年起,这个“先富起来”的家庭就开始把泰州高港区胡庄镇史庄村里的困难全部“揽”下,捐资助学、修路筑桥、安路灯、建市民广场……
村里的老人们很是感念,但也有人不理解,背后说“傻”。可无论外面言语如何,两人并不在意,从一开始,他们就抱着“让孩子们和街坊能过得好点”的简单想法,坚持至今。粗略统计,两人捐资总额已逾200万元。
善举开端
冬日下雨天,不忍心孩子们披油毡上课
“我才不是慈善家。”赵玉芳抱着今年一岁半、还在牙牙学语的孙女笑着说。如果不是街坊邻居的热情指引,现代快报记者也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位逗弄着孙女、爬上爬下地收拾东西、同时兼顾照料三位老人的忙碌女性,就是赵玉芳。
赵玉芳和丈夫史记宏家住高港区胡庄镇史庄村,两人1985年结婚。如今,赵玉芳是泰州市胡庄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户籍管理员,月薪2000元不到。她的丈夫史记宏,曾做了13年包工头,如今成为泰州市装饰装潢有限公司总经理,算当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开始做慈善的理由很简单:儿子、女儿所在的小学漏雨了。
史记宏夫妇所在的史庄村算是胡庄镇的贫困村,而史庄小学则是附近5个自然村的唯一学校。1991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雨,这所原本就年久失修的小学越发岌岌可危。赵玉芳当时去接孩子放学,“孩子们披着油毡布、戴着斗笠在上课,黑板也潮了,老师的粉笔都写不上去,”赵玉芳顿时心碎,“当时是冬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孩子们太可怜了。”
1992年,事业小有成就的史记宏带着10万元,以及工地上节约下来的钢材开心地回到家,打算用这些钱和材料翻新家里的楼房,被妻子劝住了。
“我们用这些重建史庄小学吧。”
丈夫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既然我们有能力,就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捐资助学之举,即使之后儿子、女儿都毕业了,也没有停止。“他们(儿女)可能是最初激发我们做这件事的人,可到了后来,我们的心愿是让所有的孩子过得更好。”
开建学校,史记宏拿出了最严格的建设标准,仅校舍的地基就挖了一人多深。教室建好了,夫妻俩又拿出钱,购买了新的课桌椅,配上电教设施。1992年的秋季学期,一片占地4000平米、九间上下两层的新史庄小学落成。
低调做人
花10万重建小学,婉拒事迹刻上墙
开学典礼前,史记宏夫妇收到了学校的邀请,却没有出席,他们婉拒了校长的盛情,“村里重视教育就行,不一定要形式。”至于学校要将夫妻俩的事迹刻上墙的提议,更是被婉拒了。
但在后来的10年里,只要学校有困难,夫妻俩必然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的。
正如他们所期盼的,随着校舍的更新,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也不断增强,从每年小升初考试成绩的节节攀升,便可以看到可贵的进步。
2003年,史庄小学撤并到了胡庄中心小学,空下来的校舍挪给了史庄村委会用于办公,工作人员仅仅刷了墙、将门窗换成铝合金的,又在水泥地上铺上地砖,其他一点未动,用到现在。“至今没有一处裂缝,可见当时建得质量很好。”工作人员说。
就在重建史庄小学的时候,史记宏夫妇又接到了另一位校长的“求助”。
“胡庄中学一直没有实验室,遇上物理、化学课需要做实验的,孩子们只能靠想象。”两人没有什么犹豫,买来材料、带来工人,很快,200多平米的实验室竣工。
在修建实验室的同时,两人又发现供给学生们饮水的水井水质极差,倒在杯子里呈黄色,白被单也能被洗黄。“很多孩子都是住校的,渴了直接喝井里的水,难保不会得病。”
当时,家家户户都在用井水,史记宏家也不例外。见此情况,他立即找到校长,提出买个抽水的水泵,再建个用来沉淀水的水塔。又打了18米的深井、铺设了管道、安装了水池……一番辛苦后,胡庄中学,成了附近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地方,学生们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父辈影响
老父亲包起他带来的3万元,去接济别人
3项大工程,花了史记宏近30万元,虽然家境还算宽裕,但对当时一年赚20多万的史记宏,不仅用光了存款,还不得不问朋友借钱,好在借钱还算顺利,“他们知道我们在修学校,都愿意借给我们,”史记宏笑笑,“借钱的次数不算多,这也没什么,毕竟我们年轻,只要肯干,钱总能赚回来的,但小孩的健康等不了。”
学校的事告一段落,史记宏和妻子的善举也传扬了开来。村里的大小事,也就成了他们的“自家事”。从铺起胡庄镇的第一条砂石路,到修成平整的水泥路,从修建大桥、到疏浚堵塞的河道,从给道路安上路灯,到镇里建设第一家电影院……夫妻二人一概没有推辞。
有村民粗略统计了一下,从1992年至今,夫妻俩已无偿捐资200余万元,用于各项慈善事业。而他们一家人至今还是住在简单的二层小楼里。
如今,虽然因为家里老人生病耽搁了不少时间,但夫妻俩仍抽出时间,抓紧建设一块2500平米的健身广场,希望给年轻人提供一个打篮球的完美场地,也给老年人建设一个跳健身舞的最佳场所。
“老一辈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史记宏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位事事为其他人着想的人。
过去,史记宏的父亲在邻镇做党委副书记,过年时穷苦人跑到家里来,他便拿出20元钱或两斤白糖给人家,“这些钱在当时至少够一家人过上一个月。”等离休了,自己每月的六七千元钱几乎全部借人,能还便还,还不了也不去要。自己的钱借完了,便问儿子拿。
同时,还时刻督促着儿子。每年史记宏从工地一回家,老爷子便找到他,“今年挣了多少钱,有多余的可以拿出来帮帮人。”曾有一段时间,邻镇遭遇困难,老人二话不说,把儿子刚带回来的3万元钱用报纸包了包,直接送去了镇政府。
“好人效应”
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1999年老人去世了,可这股子精神却深深影响了下一代。赵玉芳夫妇不愿多谈,可村民们却告诉了现代快报记者关于两人的很多故事。
“她(赵玉芳)最能关心我们孤寡老人。”68岁的史庆伍因为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臂、右腿残疾。赵玉芳便成了他的“司机”,“只要路上遇到她,她都会喊我搭车,把我送回家,有时还会特地到我家接我。以前是自行车,后来是电动车、汽车。”就连户口簿丢了这样的琐事,也是赵玉芳上门帮忙,办好后再送来。
孤老霍郭寿,曾因生活所迫,只能带着女儿乞讨。在赵玉芳夫妇的帮助下,不仅有了房子,还经常收到资助。几年前,女儿出嫁后,霍郭寿食道癌开刀,也是赵玉芳嘘寒问暖、送钱送物。“就像我的亲闺女。”
夫妻俩的邻居是兄弟俩,两人长年在外打工,留下两个孩子住在奶奶家。老人年迈,一直是赵玉芳帮着接送孩子、煮饭做菜、辅导作业。在孩子们眼中,赵玉芳就是亲妈妈。
然而,史庄村人更感念的是,二人的善举已经在村里形成了一股“好人效应”。
近两年,村里逐渐富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便跟在史记宏夫妇身后,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帮忙修路架灯,有的帮助贫困户致富、帮助困难儿童就学。村里有的老人对史记宏夫妇充满感激,“哪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他们强调,“不是只感谢他们出钱出力,更主要的是,他们把精神传给了周围的人,将来也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