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追光 追光创始人王微开始着手实现另一个梦:动画
40岁的王微曾经花了7年时间创业,从无到有,把土豆网做成了国内视频网站的领先者,直到去年与古永锵的优酷合并。满世界游荡了一圈后,王微找到了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开始着手实现他的另一个梦:动画。 新公司取名追光,让人想起那个拼了命跑啊跑追赶太阳的夸父。
换到新行业,从头开始起跑的王微也在拼命,他的日程表已经排到了两年后-2015年底,追光动画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可能上映,制作成本约1000万美元,折合每分钟10万美元,相比好莱坞大片来说算低成本,但在国产动画片里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制作-多数国产动画片每分钟成本都在1万元左右。
问题来了: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很难冲上3000万人民币的当下,王微要想凭借此片赚钱,票房就得不低于2.
5亿元人民币。 当然,中国电影市场正在井喷,两年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刚刚公布一系列动画电影投资计划的光线传媒(300251,股吧)老板王长田就放话说,5年后中国会出现10亿票房的动画片。
但还是有一些业内人士觉得王微的动作太过冒险,在国产动画片这块不大的战场上折戟沉沙者有很多,作为新人,王微真的想好了吗? 故事与机会 很多时候,王微决定做事情的动机是好玩。视频网站是他觉得好玩的事情之一,但土豆已成过往,他想起二十来岁甚至更早养成的爱好:创作。
这个生于1973年的大男孩,青春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度过的-那是诗人和作家的黄金岁月。 我以前除了工作,也写过小说、剧本。王微说,他高中毕业就去了美国,边读书边打工,虽然学的是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但一直自认是个文艺青年-他的确写过一本长篇小说叫《等待夏天》,并且发表在老牌文学杂志《收获》上。
虚构故事和创业一样,对他来说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好玩指数爆表。
写故事天马行空充满乐趣,写个故事卖钱就不那么简单了。王微知道,电影是大众消费品,卖东西不能完全由着自己性子来,何况他想做的还是个动画片。截至2013年10月,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仍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创下的1.
65亿元,跟好莱坞大片没法比,连国产真人电影都动辄七八亿票房,但大部分国产动画片还在千万元数量级晃荡。在院线经理们眼里,动画片就是个小众类型,国产动画片更是小众里的小众。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研室主任薛燕平说,至少从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国产动画电影这门生意仍然不好做。 所以王微审视自己的创意时也带有批判性。他创作的第一个动画电影剧本是一只猫的故事,猫从生下来就没离开过主人的公寓,有一天猫趴在窗台上看外面的世界,突然想出去瞧瞧。
猫是聪明的动物,设计了一个火箭把自己发射出去,开始在陌生世界的探险。王微养猫,很多人都养猫,理论上这个故事具备商业化的可能。王微把剧本写出来拿给很多朋友看,大家都表示喜欢。
但是这个故事仍然被废掉了。有一天王微走进三里屯的某家碟店,想学习一下别人是怎么做动画片的。放眼望去,满墙的DVD封面都是各种动物:猫、狗、猪、熊、熊猫……所有你知道的动物都有。
王微很沮丧,这些动物的故事来自皮克斯、梦工厂等世界级的动画公司,大家都在做动物的故事,还有什么是别人没想到的呢? 在追光动画,王微身兼CEO、编剧、导演、制片人四种身份,他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来实现心中所想,同时也要承担最大程度的风险。
2013年4月1日公司正式成立,王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剧本,他必须先完成编剧。故事设定有几个前提,首先是在中国发生的、和中国人密切相关的故事,因为追光动画的第一部作品瞄准的是本土市场。
其次,时代背景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当下,但一定要表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王微觉得这是中国人正在面对的最大命题。在这两个前提下众人开动脑筋,门神的故事出炉了。
我们几个人聊天,我说要不做一个门神的故事吧,他们说挺好玩。王微说2012年底自己去泰国玩,在曼谷看到很多庙宇和宫殿的大门上都有雕像,就想象这些门神如果活过来会是什么样。王微是福建人,从小听说祖辈下南洋的故事,闽商们驾船到泰国贩运大米,船底要用重物压舱,否则船体重量不足,遇上风浪会有危险。
于是当年的商船下面就放很多石制的神像,也有铸铁的,既求平安,也为便宜。旅行启发了王微的少年记忆,继而产生魔幻想象。
按照追光的时间表,2015年下半年,这个故事就将出现在大银幕上。 动画片一定要有特别神奇的效果,真人没法表演出来的那种。王微说,选择动画这种表现形式就意味着创意必须独特,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否则就没必要投入远高于普通真人电影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而且还得杀进一个看似惨淡的市场。
王微是互联网行业的老人,但在动画行业是彻底的新人。只要不是头脑发热一头扎进来,所有闯入者都应该对行业现状和各种顽疾做过调研和预估,找到自己非来不可的理由。
王微就认准了:大家都在说国产动画不好看,说明市场潜力巨大,好产品还很稀缺,这就是机会所在。 往事与成长 2012年3月12日,土豆和优酷宣布合并,合并方案最终在8月20日获得双方股东大会批准。
8月24日凌晨,王微发了条微博:七夕夜晚,七年土豆,今晚正式退休……下一个有趣的梦里再见。 之后他声称进入了漫游中-实际上,他的漫游状态不过半年,下一个梦就开始做了。我其实不太喜欢满世界乱跑,有需求的时候可以。
在美国,王微除了和各路投资人聊,还去几家著名的动画公司取经,看来看去觉得这事儿哥们可以干。 很多问题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中国动画人发愁观众不捧场、院线不给排片等等麻烦事,可老美也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
王微去翻那些动画片导演和编剧写的书,发现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美国动画片的黄金年代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而80年代跌入低谷,观众们对普通的二维动画片失去兴趣。直到1986年,乔布斯收购了卢卡斯的电脑动画制作团队,这就是皮克斯(Pixar)动画工作室。
1995年11月,皮克斯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22岁的留学青年王微坐在电影院里,笑得整个脸都是酸的,原来动画片可以做成这样。
反观中国动画片,也经历了与美国类似的下滑曲线。以上海美影厂的一系列作品为标志,中国动画在20世纪80年代攀上高峰,90年代开始低迷,从周期上看比美国延迟十几年。现在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仿佛处在爆发前夜,影院里国产动画轮番上映,又接二连三惨淡收场。
我们都见过好东西什么样了,不要说中国动画片一定不行,也不要说中国环境特殊,观众已经习惯了梦工厂那种质量的产品,你做个东西出来差太远就很难说服人家进影院。
我觉得唯一能做的是,让产品质量全方位接近好莱坞水准。即便技术上会有差距,创意上没理由输掉。王微说,要是连打动人心的创意都没有,还做这行干什么? 王微对创意的信心,源自他揣摩观众心理,认为本土题材能接上地气。
人心都是一样的肉长的。你看怪兽片比如《环太平洋(601099,股吧)》,场景设定在香港,中国观众觉得没什么距离,看着挺过瘾的。要是怪兽毁的是北京上海,你肯定更有兴趣,一拳上去国贸楼塌了,哇!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人更懂中国人,这也是追光动画第一部作品定位本土市场的原因。 其实,中国的动画制作人没有谁自认灵感缺乏的,困难在于如何让灵感落地。技术、人才、审查尺度等等,都有难题要预先考虑,逐个攻破。
王微的剧本已经改了二十多稿,从四月份公司成立,到六月底前每天的固定议题都是改剧本。真人电影的导演可以扔掉剧本随便拍,后期剪辑再做筛选,不满意的还可以重拍。动画片不能浪费,每一秒钟都是钱,都是几百号人的心血。
追光动画HR负责人许红梅估计,等电影进入后期制作时,追光会有大约一百五十人的团队,这时候不容许任何闪失,更不可能推倒重来。我们现在改剧本就是主要听故事板设计师、角色设计师和场景设计师的反馈,有些情节在剧本上看挺好的,画出来以后就没感觉。
王微习惯试错,发现问题快速纠正,这是做互联网产品的节奏,只是现在的工作要求他把试错环节尽量提前。比如有个很简单的镜头:灯光暗下来,电话响了,有人过去接起电话。
第一版线稿出来后,有设计师向王微提意见,说感觉有点怪,好像灯光暗和铃声响这两件事存在某种关联一样。这个镜头脚本在线稿阶段反复修改四五遍,最后变成电话铃声一直响啊响,过了一会儿灯黑了,夜空星光洒落,有人过去拿起听筒。
大家都没有意见了,设计师才去画精细版本。我要孤独感。王微说,每个镜头都要有存在的意义。 假如创意不输老外,到底是什么扯了中国原创动画的后腿? 王微觉得一是人才,二是时间。
他在皮克斯看到,一流动画公司的人力配置是艺术家、技术员和流程管理各占三分之一,共同构成数百人的团队。这三种人缺一不可,必须个个精英,现实却是三种人才在中国都特别难找。王微只好暂时自己身兼多职,他从梦工厂挖来了视觉特效总监韩雷,其他人才缺口还在慢慢补。
我很清楚现在做的是动画公司,不是我王微的个人工作室,所以最重要的是人。王微说,我找人特别小心,每个人进来我都在想,三年或五年后他能不能当编剧、导演或者我们的艺术总监?现在可能缺乏经验,但是一定要有成长的可能。
至于时间,王微从计划上映的2015年底往回倒推,两年的工作日程表精确到周,排得满满当当。看上去压力山大,他却不紧张:两年时间够了,这个事情肯定能完成。
皮克斯制作一部动画长片平均用四到五年时间,2013年上映的新片《怪兽大学》从2005年就提上了日程。我要是皮克斯我也可以这么做。王微认为关键在于,追光是创业公司,不能什么都跟大公司比。
创业公司最怕拖时间,一个项目拖太久就拖死了。创办土豆网的时候王微每天都很焦虑,很多事情来不及想明白就匆匆上马,创业就是这样,经常要妥协,妥协才有可能推进,你不能等一切都调整到理想状态再往前走,那就晚了。
现在王微到了不惑之年,学会了脚下赶路不停,但心态平和。 现实与内心 2013年8月3日,追光动画举办派对,请了很多互联网和媒体圈朋友来暖房,算是首次向外界宣布:王微要做动画片了,目标是做中国的皮克斯。
美好愿景的背后,价值观也很重要。王微说如今去美国参观那些成功企业,已经不像自己二十来岁时激动不已。以前看的是他们有多牛,现在会心里做比较。 在工业光魔,王微看到这家公司像个博物馆,到处是雕塑。
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立工业光魔,开始制作《星球大战》系列。现在工业光魔成为好莱坞最牛的特效公司,拿过28项奥斯卡奖,公司里陈列着无数耀眼的艺术品和历史遗迹。王微接着去参观皮克斯,只见乔布斯设计的大楼里空空荡荡,偶尔能看到几张《怪兽大学》的海报。
皮克斯的人告诉王微,他们只关注最近在做的产品,海报过两个月就会换掉。 王微回来跟同事们开会,说这两家大公司的企业文化迥异,两家都很牛。我们现实一点,追光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做出来,我们是个零,只能往前看。
王微让设计师把现有的部分画稿贴到一面墙上,有了新的再换上去。没过多久,墙上就贴满了色彩斑斓的画稿,一个梦想世界呼之欲出。 我们再现实一点,创业公司一开始就搞全球化不大可能,我们只能先打中国市场。
王微已经有了全盘考虑,追光动画第一部电影的1000万美元成本预算,只是公司已经拿到投资的一部分,后续产品和周边衍生品都要源源不断推出,像滚雪球一样做大。
做土豆网的时候扩张太快,我现在吸取教训,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 2005年创办土豆网时,王微是行业先锋,而现在他是动画圈的后来者,有太多前辈向各个方向探过路。青青树动漫CEO武寒青说:我很期待王微的作品,希望能看到更多创新,不过这个行业水很深,很多问题我们20年前就已经思考过了。
青青树成立于1992年,是动漫行业里的老牌公司,近年来的主要作品是动画电影《魁拔》系列,但是第一部《魁拔》制作成本超过3000万元,只收获300多万元票房。
还有一部2013年上映的新片《昆塔:盒子总动员》,号称用过亿元的投资打造了无限逼近好莱坞的视觉特效,结果档期迎头撞上《我爱灰太狼》,两部国产动画电影捉对厮杀,票房都不甚理想。
在内容制作之外,决定一部影片商业成败的因素还有很多,怎么卖有时比卖什么更要紧。 王微也知道营销很重要,但他觉得还不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谁都不会跟钱有仇,我相信只要作品质量好,院线就会欢迎,好东西不愁卖。
王微最熟悉互联网,不过网络只是很好的宣传渠道,作品变现还得靠影院。现在人们去影院有点全家出游的感觉,所以我们必须做合家欢的电影,"大手拉小手"模式。 这就涉及内容尺度,成年人不爱看低龄化的片子,觉得智商被侮辱,可又想保护孩子的眼睛纯真无瑕。
中国电影没有分级制,王微参照美国的标准,几乎所有的动画片都是G级(大众级,适合任何观众观看),极少数有暴力打斗情节和异形、怪兽设定的影片,比如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是PG级(辅导级,建议学龄后儿童观看),其他更高限制级比如R级和NC-17级,动画片都不会触碰到。
这么广阔的天地还不够发挥吗?宫崎骏说过:做电影第一要有趣,第二有意义,第三能赚钱。
王微比较认可,他觉得好电影要打动人心,三条都做到并不难。 2013年5月,王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谈到创业的最佳时机,他对台下听众说:其实对于年轻的创业者,并没有所谓的好时机或坏时机。如果你得了这种病:因为某个想法而整夜无法入眠,吃饭的时候会错把餐叉放进杯子而非盘子里,像只激动的鹦鹉一样对愿意听你想法的人喋喋不休,抑或是你已守护一个秘密太久,无法再隐瞒。
那么,这就是最佳时机-时机由你的内心决定。
他说20年前自己内心充满愤怒,觉得才华无法施展,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现在他已经明白人类既不可能拥有一切,也无法颠覆一切。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价值在于颠覆,然后一两年就消失了,或者变得不重要。而一部电影创作出来,20年后依然可以带给人感动。我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创造一个新公司看着它慢慢发展,创造一部新电影代表我们的存在。这就像航海发现新大陆一样,特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