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石秀为何上梁山 只因和杨雄杀了奸夫淫妇
《水浒传》里面每一个上山当梁山好汉的人,上山前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或是生活潦倒或是被官兵追拿,各种原因造成了这些英雄男儿无法在乱世里过下去,于是他们最终选择了上山为王,和众多兄弟们一起对抗当权朝廷。拼命三郎上山做了梁山英雄也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
石秀先是孤身一人沦落异乡,虽然一身好武艺,却也只能暂时卖柴为生。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是看到别人陷于困境就会舍命相助的热血心肠。机缘巧合,杨雄被小混混刁难,他出手相救,两人由此结识。这个时候石秀还认识了另一个梁山好汉戴宗。戴宗觉得石秀为人侠义,武功也不错,提出邀请石秀到梁山上去,石秀没有接受,反倒是和杨雄结拜成了兄弟。
跟杨雄结拜后的石秀就搬到了杨雄的家里。可是日子久了,石秀发现了杨雄妻子的奸情,正直的石秀当然看不下去,马上就告知杨雄,谁料杨雄却反而误会石秀,将他赶出。石秀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揭露杨妻的奸情,他直接找到杨妻的奸夫,把他杀了,又直接将奸夫的尸体扔到了马路上。杨雄此时也渐渐醒悟到自己错怪了石秀,亲自把妻子和妻子的女仆押到奸夫那里对质。杨妻见到奸夫的尸首害怕无比,老实交代了自己的奸情。杨雄一气之下把女仆和妻子都给杀了。
杨雄杀妻后家业已毁,无心回乡,又担心官府追杀,于是和石秀商量一同到梁山上去。石秀本是漂泊一人,结识了杨雄,误会解除,想来也不能再回去生活了,也同意到梁山上去了。
梁山好汉们虽然痛恨朝廷腐败,官府黑暗,但是并不愿意叛国,也没有发展到足够和朝廷相对抗的力量。领军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的部下们也追随他归顺朝廷。然而朝廷却利用这些归顺的农民军去攻打其他的叛军,宋江身为朝廷官兵迫于无奈只得讨伐。
在之前几次的征战中,梁山军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然而在最后一次南下讨伐方腊的军队中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方腊军和归顺前的梁山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方腊以宗教组织管理它的民间军队,聚集了许多的能人异士。梁山好汉遭遇手法毒辣的方腊军,有些中途退出,然而其他梁山好汉继续为朝廷为宋江卖命,最后命丧战场。石秀以拼命三郎性格著称,他在梁山上排名不低。石秀虽然能力不低,但是也在这次的战斗中战死。
杨雄的老婆潘巧云是个风流人物,借烧香还愿与和尚眉来眼去、勾搭成奸,一来二去便被精明的石秀看破,将此事告诉了杨雄。叵奈杨雄忍不得气,酒醉后怒骂潘巧云露出了端倪,反被潘巧云诬告石秀调戏她,唆使杨雄赶走石秀。为保全杨雄的脸面,石秀忍气吞声,暗里却待和尚再次与潘幽会时杀了和尚,将衣物剥尽,亮个裸尸。至此,杨雄再不能不信石秀所言。此后,骗潘巧云上山,逼使女迎儿招供,杀潘巧云,杨雄对石秀言听计从。
石秀和武松都是杀嫂,但两人的方法却很不一样。石秀杀的是杨雄的妻子潘巧云,算是义嫂,而武松杀的是亲嫂子潘金莲。
武松杀嫂是做得大义凛然,痛快淋漓,叫人荡气回肠;而石秀机智灵巧,义、度分寸掌握极好:被嫂子诬陷、兄长误会赶走,不分辩争执,此为义也;假杨雄之手杀死潘巧云而自己旁观,此为度矣!武松是先杀嫂子,再杀奸夫;石秀是先杀奸夫,再借刀杀嫂,盖因亲疏不同。武松必须杀死嫂子和奸夫,因为他们害死了他的兄长;石秀一定要杀嫂子,因为嫂子坏了他的清白名声;武松杀嫂做得阳光、直白,实是本能使然;石秀杀嫂来得阴冷、曲折,用的却是智慧。
同是三十六天罡,武松是天伤星而石秀叫天慧星。
杨雄与石秀一见面,就非常投缘,原因非常简单。杨雄所缺的,石秀有;石秀所缺的,杨雄有。两个人合在一起,似乎就是黄金搭档。
杨雄有钱、有势、有地位;但是,杨难遇事瞻前顾后,想得太多。石秀没钱、没势、没地位;但是,石秀遇事,那是舒服一会儿,算一会儿。当下过了瘾,才不管后果是什么。
石秀救了刚出场的杨雄,然后两人结拜兄弟,而两人感情进展的最快的就是石秀杀死后潘巧云后。
闯进报恩寺,拿出裴如海撕落在潘家柴房前的一块衣角,规劝裴如海就此收手。身背六条人命的裴如海凶相毕露,结果让石秀生生打死。石秀拿裴如海的“人头”闹鬼,让潘巧云说出其中奸情,杨雄深知错怪了石秀,与石秀一起绑了贪赃枉法刀下买人的蓟州县令、捕头伍峰、潘公一伙,差人移交大名府,两人结伴奔梁山而去。
梁山起义的失败,起义领导者的投降主义思想是导致起义失败的主要因素。而起义阵营内部成员中大量拥护“招安”者的存在,以及广大成员的盲从及从众心理,使得“招安”从“理想”最终变成现实,从而造成了起义的彻底失败和他们个人命运的悲剧。
梁山义军的失败说明农民领袖和士兵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他们凭着义气聚集,可是毕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队训练,在军事上策略上都有明显的缺陷,何况梁山义军南方征战的经验也不足。前面讲到的石秀的结局也正是许多农民起义军的结局,这仍从侧面说明朝廷对农民的冷漠和历史的残酷。
一、必然性:1.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很强大;3.没有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4.没有联系广大人民群众。
二、偶然性: 1.辽军很强大,梁山好汉没有准备充分;2.领导人宋江的投降主义。
三、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