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妈妈,我恨你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那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我知道他并不是真的恨我——他只是要模仿从伙伴那儿学来的东西。他说恨我,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我的注意,以证明他已经独立到足够用一种更平等的方式来和我交流。
其实许多父母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原本很小的事情,居然被孩子用了“恨”字。仿佛所有的心血,都被这个字化为乌有。轻则伤心失眠,重则又要狠狠教育一下这个“不孝儿女”。让本来和谐的亲子关系,被孩子一句无心之言大大打了折扣。
随着孩子的长大,大部分父母都听过孩子这类不友好的用语,例如:“你总是说‘不’”、“爸爸(妈妈)比你好”、“你真不公平”等等。不过,请记住,孩子们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和大人争论、向大人发起“挑战”。面对孩子这种极端情绪时,父母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化解和应对:
1、不要过度反应
在这种场合,要受得起孩子对我们的愤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深呼吸,尽量避免将自己卷入当时的争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情绪上,而不要过分在乎他们的过激言词。“我知道你很生气,等你平静点的时候我们找个时间谈谈,但不是现在。”
专家建议,在不试图驳斥或否认孩子行为的前提下,让他知道你理解其低落和抵触的情绪非常重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当即就会自己领悟并感到“我不是真的恨你”或者“你并不是不公平”。此时,父母可以顺势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在争论中发生过于愤怒等偏激言行是不适当的。
2、倾听“诉苦”
确定接下来和孩子谈话的时间也很重要,这个时间不要拖得太长。父母可以估计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当我听到他在卧室小声吟唱的时候,我就估摸着我可以接近他了,即使他还怒气未消,那也明显平静多了。”
一旦和孩子坐下来谈话,就要抛弃个人主观情绪并把谈话目的锁定在探求事实真相上,集中发问并且侧耳倾听,到底是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我做的哪件事让他这般生气?
3、征询孩子解决办法
只有在孩子将所有抱怨一吐为快之后,父母才能转向寻求应对之策。“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争吵?”通过向孩子征询具体解决办法,孩子不但会感到你重视他的看法,而且也会因确实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而反省自己。
孩子的抱怨有时是有道理的。例如,父母事先答应过要给孩子买礼物,但后来又附加一些对孩子来说不切实际的期待,或者干脆指责他压根就没做过的事,从而不兑现承诺。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尽量满足他的愿望。
4、以爱结局
当得知大家都会有生气甚至憎恨的体验,而且这种感觉是油然而生但不会持久时,孩子会很安慰的。
“即使我生气的时候,我也还是爱你的。”在儿子还小时,就这样告诉他,那么他也会在和大人争吵后重复这句话。强烈的情感冲动使人好像被暴风骤雨袭击过一样,所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得到及时的提醒——“风暴”过后,
他们仍将生活在父母精心编织的安全而又充满爱意的温馨港湾。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虽然孩子不一定完完全全的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也一定会有孩子独特的感悟的。
有个男孩因一件琐事而迁怒于自己的母亲,并对母亲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然后或许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他就跑到山边,并对着山谷继续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喊声刚停,立马从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男孩有点吃惊,就跑回家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奇怪的男孩说他恨我。”于是,男孩的母亲把男孩带到山边,对着山谷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个男孩照他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那个“奇怪的男孩”也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这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生活颇像这山谷回音,你送出去什么,就能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人际交往也是这样!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往往是由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决定的。我们只有善待别人,多一些感情投资,多一点友情意识,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