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代表作 梁小斌重病获捐款95万 为朦胧诗派重要代表人
不久前,著名诗人梁小斌因脑梗塞被送进北京第三医院进行急救。60岁的梁小斌既无退休工资,又无社保、医保等,经济条件相当困难。于是,热心朋友在微博等现代传播工具上呼吁募捐,著名作家章诒和,著名诗人邹静之、北岛,画家石虎等积极响应,仅仅10天时间,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95万元。
看到这个消息,让人感到欣慰。作为朦胧诗的重要代表,梁小斌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发轫之初,梁小斌便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和《雪白的墙》两首诗令人耳目一新。当时的中国,刚刚走过许多年的弯路,百废待兴,尤其需要精神支柱。
梁小斌这两首诗,用现在的话说,无疑是属于主旋律、是在传递正能量的。而梁小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拿起架子说“我要热爱祖国了”,因此,在诗歌中,他没有刻意去选择一些表现宏大主题的词语,也没有板起面孔用严肃的腔调去说教,他只是从日常生活中巧妙地拈起了两个大家都习以为常甚至见惯不惯的、极其普通的事物——钥匙和墙,来作为自己倾诉和寄托的对象,由此而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尽情宣泄,让读者从平和中接受到强烈的感染。
对于诗歌,“意义重大不是由所谓重大政治事件来表现的,一块蓝手绢从晒台上落下来,同样也是意义重大的。”梁小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优秀的、别具一格的诗歌作品孜孜矻矻地实践着自己的诗歌理论,正如诗歌界对梁小斌的公认:梁小斌并不是我们习惯意义上所理解的文学家或诗人,他扔掉了一切拐杖,在一个智性写作的空间爬行,他不积攒引文,他不重复、更不迷信权威,他诚实地处理生命中每一种经验。
事实证明,人们没有忘记梁小斌的才华和付出。募捐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中国的民间社会、媒体,以及企业家们越来越成熟了,就像著名诗评家叶匡政所说:“我深深地体会到公民力量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能改变一个当事人的命运,也在让更多的民众开始对公共事务观察、思考与讨论,可以说,正是这种成长中的公民力量,推动着这个国家的进步。
”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叶匡政在感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又在感叹:“真正的悖论在于,梁小斌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和作家,所以他才会身陷生活的困境。
”并且,叶匡政还说,自己曾在《南方周末》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如果作家没有其他职业收入,80%的作家至多勉强维持温饱;而诗人没有第二职业的话,99%都会饿死。”
这几句话像重锤一样清脆地敲击在我的心上,从而引起了我更大范围的沉思。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早已是个老生常谈式的话题了。撇过梁小斌具体例子不说。现实生活中,大家也许早有感触,自己身边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诗人,几乎就是“不会生活”的代名词,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社会中被大家目为“怪人”,久而久之,大家便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而作家、诗人自己也理直气壮了。
以诗人为例。事实上,写诗只是你的特长,而这个特长与别人的特长一样,就和农民会种地、电工会布线、木匠会做家具,你会写诗并不比任何人高出一截来,为什么从事别的行业养活不了自己就要遭人耻笑,而诗人养活不了自己就可以挺起腰杆子向社会抱怨?说到底,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在作怪,还是诗人自己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同为作家或诗人,每年不是还有作家富豪排行榜吗?即使没能上了排行榜的作家或诗人,生活优裕者仍不在少数。更何况,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根本就没有“专业作家”这一职业,无论做出多么大的成绩,“作家”也只是其人的业余爱好。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富有同情心,应该善待所有的生命;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养活自己以及为亲人创造美好生活条件的义务——即使作家或诗人,也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