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雅轩先生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谈起(上)
按:文章是朱殿蓉(现居美国)在台湾《太极拳杂志》第181期2009年2月和182期2009年4月刊登的。此文是在朱老师基于30多年的练拳体验和大量的考证基础之上完成的,发表之前曾经其师罗邦桢(郑曼青的徒弟)过目。文章推荐了学习太极拳的参考书目,并指出了陈龙骧、李敏弟夫妇出版的书中错误。
写此文的动机是看到《李雅轩杨氏太极推手诠真》书中有一段关于李雅轩先生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的长文而引起。笔者才疏学浅是没有资格讲评李雅轩大师的著作,而且又非常敬佩李大师对太极拳的创见和贡献,何况李大师又是太老师郑曼青先生的同门师兄。这次敢动笔写下此文只是想阐明一些事实,藉以助于维护李大师的崇高声誉。
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中,好手辈出,其中「三轩」(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轩)更是其中翘楚。以拳龄来说,太老师郑曼青先生是李雅轩大师的小师弟。在瞿世镜《杨门弟子素描》一文中(见中国大陆《武林》杂志2001年7至10期连载;台湾《太极拳杂志》2003年145至148期转载),提及李大师在1914年即入宗师杨澄甫先生门下,当年***侯先辈都还教过他。
而郑太师是在杨宗师1930年定居上海以后,才有机会请杨宗师指导拳艺,两年后(1932年)正式拜师入门(见《太极拳体用全书》内《郑序》一文),习拳直至1936年杨宗师身归道山为止【注一】。
据说郑太师的一流化劲,多少也受益于经常与李大师及张钦霖先生等这些师兄们的推手和散打中锻练出来。
郑太师个子小,入杨门较晚,但人很聪明,很快就能体会到太极拳的巧妙深奥之处,在太极器械方面尤擅于太极剑术。最近几年笔者有机会拜访成都的「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并与李大师门下交流。据李大师的门下所述,李大师对他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中,只赞许过武汇川先生的功夫,但对郑太师却甚有好评,这是不容易的。
李大师高徒张义尚先生在《养生蠡测》一书中,曾详述抗战期间郑太师如何被友人何毅吾佯请到重庆的英国大使馆出诊,其实是被安排去比武,到了路上,何先生才将这事情说明,郑太师无可奈何,只得随去,结果大胜而归。
同样的,从罗邦桢老师那里,也常听到郑太师称赞李大师的太极拳功夫,还鼓励罗老师有朝一日要向李师伯学习拳艺。从两位前贤的相互推祟中,可以体会到郑太师和李大师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非常情谊。
李大师于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避难到成都后,成为「四川杨氏太极拳宗师」。无独有偶,郑太师於1949年避难到台湾后,推广杨氏太极拳於台湾;其后与1965年,更远至美国纽约,成立时中拳社,宏扬杨氏太极拳于海外,成为「美国杨氏太极拳的播种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争,战乱频仍,杨澄甫宗师的众多门生大多数身羁大陆。这些留在大陆前辈们的晚年遭遇令我们叹惜,不知他们一身的好功夫流传下来多少?相较之下,杨氏第五、六代传人的拳艺,似难与上一代相比。在大陆的杨门众多徒弟中,李雅轩大师的一生可说是有惊无险,衣食不愁,有真功夫但很低调,懂得如何提防宵小,在严峻的客观环境下,只在小范围内传授,少作公开表演,遂能安然度过了多次政治风暴。
更可贵的是李大师留下了一些平日练拳的随笔心得和书信,反映出一个已真正懂得太极拳功夫的大师,还一步步在向前求进步,其武学价值和珍贵程度实胜於一般的太极拳著作。听罗老师说过,多年前他在成都曾看到李大师传下来的一些手抄原稿,当时甚为兴奋,曾建议李大师的女婿陈龙骧先生将其整理出版,让更多人能共享其益。现在我们很高兴陈先生和夫人李敏弟女士与台北市的逸文武学书馆合作,出版了一系列李雅轩大师谈论太极拳艺的书籍。
其实,市面上有关太极拳的书籍已是琳琅满目,有些人练拳没有几年,对拳艺的认识和体会还很肤浅,更谈不上有什么功夫,竟然已经开始写书上市了。其内容不外是抄些拳经、拳论,有的加上了自已的拳照和图说,附带自以为是的说法,这类书籍中、外文都有。
有的更扯上了河图洛书及五行八卦,玄上加玄,只会益增其惑,不看也罢。罗老师曾屡次谈及,只有1934年以前出版的太极拳书籍才有看头,过了1934年以后出版的太极拳书,则间或有佳著,但须慎选之。
言下之意是,以前的著者多有真功夫,也有一已之心得,阅其卷页能得其益。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若著者没有真实功夫,写出来的作品,会让人「取法乎下,得其下下矣」了。
因此,笔者浅见认为,太极拳的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必读」之书,第二类是「参考」之书,第三类是「浏览」之书。必读之书只是少数的一些作品,但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直到有朝一日能读懂、读通,得其精髓。供参考之书为数也不算多,旦只要细读某一部分的精髓就够了。其他的都是浏览之书,不必过于细心去读。
第一类「必读之书」就是太极拳先贤遗留下来的拳经、拳论、歌诀。
郑太师曾说过:“练太极拳并没有什么秘诀,要是有秘诀的话,其秘诀就在太极拳经、拳论、歌诀里面,因为其中每一句话都有深义,只要大家能照拳论里面所说的原理去下功夫,是绝对可以学得好的”。
中国大陆在1991年出版了一本《太极拳谱》,编辑者沉寿先生收集了各家太极拳古典理论文献147篇,全书以清代作品为主,但也有明末清初陈王廷和清末民初陈鑫及宋书铭等前辈的作品,可说是集太极拳「精华」之大全了。此本有系统且广泛的拳经、拳论、歌诀之书是非读不可。
另外,笔者认为,也必须勤读下列四篇经典性作品:包括三篇杨澄甫宗师口述的《太极拳之练习谈》(张鸿逵先生笔录,张是1912年陆军大学首任校长)、《太极拳术十要》(陈微明先生笔录)、《论太极推手》(陈微明先生笔录),以及郑曼青太师写的一篇《体用歌》(见《郑子太极拳十三篇》)。
太极拳拳理的钻研与发展,首推武氏一门(武禹襄先辈和他的传人李亦畬先生);现在加上了杨宗师和郑太师的切实论述,代表了杨氏一门对太极拳理论体系的贡献。
在勤读这些必读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其真意及中心思想。通过对真意的了解,可以帮助发现自已练拳的问题,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中心思想即针对其核心观点的认识,再进一步对拳经、拳理的细节要点的了解。然后,再总结每一次自己对拳谱上一些练拳问题思考的结论。
日后,拳艺逐渐有了进步,再要回过头来不断地重读温习这些拳经、拳论、歌诀。目的是要再巩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从整体上形成对拳谱思想的交融与契合。另外,应把自己思考的一些困惑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道们请教与交流,如此不断地设法运用太极拳理论去增进拳艺。
从前,这些拳经、拳论、歌诀都是秘诀,是珍藏之物,不示外人。杨振基前辈在1996年8月受邀来美,莅临华府参加一项五家(陈、杨、武、吴、孙)太极拳研习会时曾告诉笔者,杨家有本手抄的太极拳老拳谱卅二解(即《杨澄甫家传的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实为四十目),长期保存在杨宗师夫人侯助清女士处,后来母传子到了杨振基前辈手中,但他也从不示人,直到1992年才对外公布,并附在其口述《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里。
杨前辈在河北省邯郸市义务教拳30多年,是位敦厚朴实的长者,这次生平第一次出国来美访问时已有75岁了。当时,他签名赠送了此书给笔者,但笔者立即告知,这些杨氏传抄老谱早已包括在沉寿先生1991年出版的《太极拳谱》书内【注二】,杨前辈听后颇为惊讶和无奈。现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这许多宝贵资料,焉能不加珍惜!
第二类「参考之书」主要是由深谙太极拳武功之精奥者所著作的练拳方法和心得之类书籍。
我们希望从其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份,分析其观点和论证,来帮助自己对拳经、拳论、歌诀的进一步了解。可惜历代的太极拳能手颇多允武不允文,文武兼备有成的毕竟是寥寥可数。
杨氏太极拳第一、二代先辈都没有出书立作,到了第三代才有许禹生先生写的《太极拳势图解》,此系第一本杨式太极拳著作。
随后,有两本以杨澄甫宗师为名的《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是由其得意弟子代为执笔的。
至于杨家太极拳第四代的好手,出书的仅有前辈陈微明、黄文叔、董英杰、吴志青、郑太师等数人。譬如:
「三轩」之首的牛春明先生,由***侯先辈代子传艺倾囊相授的杨家太极拳、剑、刀、枪及内功心法,并在晚年秘授点穴之术,但其精湛的拳技并没有留传下来。其女牛筱灵於1998年在香港出版的《牛春明太极拳》一书,只剩下牛前辈的晚年拳照。
又田兆麟先生的太极拳功夫了得,学到***侯先辈之中架及杨少侯前辈之小架子快拳,但从无著作。幸好,经由田兆麟先生口述,其弟子陈炎林先生笔录之《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1943年由上海国光书局出版,详细记录了***侯先辈所授之大架、器械、内功基础;可惜未将***侯先辈所传之中架及杨少侯前辈所传之六十四式小架包括在内,如今杨式中架、小架恐已后继乏人。
杨家太极拳从第五代起,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功夫己是远逊于前了,现今太极拳的爱好者应共同多加检讨和互勉。
其他如陈、武、吴、孙各家有真正深厚太极拳技的写著者亦为数不多。以下是自民初至1948年以来,笔者认为值得精读及参考之书籍【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