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肖彬 哈尔滨道里区倾力打造乐于久居的美丽中心区
中央大街上三位社区艺术家为大家演奏美妙音乐
几年来,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道里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对黑龙江省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推进创城工作中,道里区始终把机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完善,通过机制建设来保障创城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期化。
哈尔滨群力新区音乐谷喷泉
哈尔滨市道里区委书记冯延平介绍情况时说,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479.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9.9平方公里,下辖3个镇、37个行政村,20个街道办事处、116个社区,全区总人口92.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82万人。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地,也是哈尔滨市的宜居城区,依江傍水,上风上水,空气质量好,环境秀美,适宜人居。201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2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
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038元,同比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和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特别是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更加突出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注重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乐于久居、乐于经商、乐于游玩的美丽中心城区
为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道里区建立了“13810”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形成了一整套服务流程,即确定1个项目,实施3种模式,执行8项志愿服务制度,达到10条志愿服务标准,将志愿服务打包成“服务项目”,通过定期开展项目对接、精准服务、邻里守望、清洁行动、生态保护、文明交通等公益行动,弘扬志愿者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常态。
同时,该区积极探索“互联网 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工作连续四年在全省173个县市综合考核评比中位列第一。
道里区中央大街志愿服务者
按照街路管控“七净五无”标准,道里区不断创新城管作业方式,建立了数字化、精细化、机械化管理模式,实现主干街路与背街背巷同标准、同推进。采取“火碱、高压大力神、水车三结合”的方法,破解步道板清理难题;采用“水车、洗扫组合”办法,破解黄道牙线清洗难题;改装小型水冲洗车,破解背街背巷清理难题;利用定位传感系统“追踪”残土车运行轨迹,有效解决了残土车肆意乱开、随意倾倒问题;加大机械化作业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力度,迅速提升农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质量;推进垃圾净化和袋装收运试点工作,设置新型移动式压缩连体箱收运站点,解决了垃圾站点垃圾外溢、有异味问题,切实提高了居民庭院管理水平,打造了干净、整洁、美丽城区。
立足将道里区打造成迎接世界宾朋的会客厅和多彩大花园,运用五色草、剪型榆、王族海棠、铁艺花架等花草和展现形式的艺术美感与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情相融合,打造独具文化魅力特色的绿化彩化景观。
哈尔滨音乐公园绿化建设
充分发挥道里区历史文化厚重、欧陆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为目标,深度开发以中央大街为中心的欧陆风情旅游文化,加快推进红专街街区改造及商业业态提档升级项目,恢复原有历史性建筑的文化氛围,带动25条辅街改造。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成区街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355处,建立斯大林公园、音乐公园、湿地公园、丁香公园、志愿者广场等公园广场26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统领,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着力推进诚信、孝敬、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引导行动,建立市民学校19个、家长学校136个、道德讲堂121个,4万余名干部群众走进讲堂学习;组织开展了“情暖冰城365·文明交通月月行”、“文明交通志愿者站岗”等活动。营造了全民共创浓厚氛围和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