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课堂冯恩洪 教育观点 | 对话冯恩洪 四个问题探源中国好课堂
我十九岁踏上讲台,至今已历五十载。五十年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于我,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五十年来,我从关心教育到关注课堂,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认识发展过程。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建平中学办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是“由外围向核心逼近”的策略。首先从德育开始,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成就了学校第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第二阶段的突破口选择在建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充分发展”的校本课程上,通过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实现了学校更大的发展。最后,外围走近核心——进入了课堂改革。其结果,成就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也成就了今天教育界对我的基本认可。
对于课堂,我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认知:假如一个学生以小学每天上 6 节课,中学每天上 8 节课计算,每年在校时间为 40 个周,每周上 5 天课,一个学生大学前的 12 年教育人生,是由 16800 节课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细胞就是课堂。因此,关注教育的细节就是关注课堂。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主要是在课堂里实现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学生在课堂里收获健康、积累知识、增长能力、养成责任,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同时,课堂也是我们老师实现生命价值的平台。一个老师最具魅力、最为光辉的时刻是绽放在三尺讲台上的。
让老师享受讲台,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课堂。 学生的成长是从现在走向未来,从自然的人发展成社会的人,课堂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好课堂属于教育,好课堂属于学生,好课堂属于时代。我们必须聚焦课堂,抓住课堂,才能抓住学生成长、成才的命脉,才能掌握学校发展的密码。
我离开建平后,内心依然难以割舍对教育的热爱。所以我带着对教育的追求,走进大江南北的一间间教室,投入到对课堂的研究中去。
从 2003 年 9 月到 2016 年 12 月,13年间,我在全国 16 个省市先后听了 4809节课。数量的积累让我对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关心教育就要从关心课堂开始,改革教育就要从改革课堂开始。
4809 节课里,有许多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好课,遗憾的是,让人欣喜若狂、心潮澎湃的好课并不是大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感觉到教育的责任,感受到课堂的重要。潜下心来,静静聆听、细细品味,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我欣喜地看到了基层教师的创造。
有这样一节引起我深深思考的课。那是几年前,我在武汉听到的一节低年级语文课。六岁的孩子离不开识字,但这节识字课颠覆了我对传统识字教学的认知:课堂的全过程不是老师教学生。他们的课堂上把识字叫作“找朋友”:发现新朋友,熟悉新朋友,让新朋友变成好朋友。
这个过程,短短十五分钟,十二个生字全部学完。让我惊讶不已的是,居然没有一个生字是老师教的,十二个生字的教学全部是“兵教兵”实现的。六岁小朋友养成有素,先讲字音,再讲字义,最后辨字形,完全在自主、合作的积极氛围里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感受到的是这个班级老师的伟大,说伟大并不是言过其实,因为他把普通的事情做得不普通,让传统的讲授让位于学生的自主与合作。老师不争话语权,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老师不替代,经过启发学生能做的事仍然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才是老师的本事。
联想到我们那么多学校,甚至在初中、高中遇到生字,还是老师教学,我们该不该从这个老师的创造当中受到启迪,该不该给学生的学习赋于更多信任和自主权呢?
同样是一节语文课。一班七年级的学生,一篇千年前的古文,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老师,一个引爆课堂的设计。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颇具匠心的环节——“创意改写”。结果,学生们创意迭出,震惊了观者的眼球:有的把文章改写成三字经,有的改写成七律,有的改写成 24 字一句的长对联,有的改写成三句半,有的谱成流行音乐的曲调并现场演唱,有的则改编成了话剧,甚至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编成数码版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在人期望之中、意料之外。
学生使我意识到:发挥学生潜能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
这样的好课,在我听过的四千多节课里还有很多。这些基层优秀教师的创造,如果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重新定义。我记得美国的邓肯教授说过一句话:“21 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不是现在西方的教育,也不是现在东方的教育。
谁能够把东方最好的和西方最好的组合在一起,谁就站上了 21 世纪人类最好教育的制高点。” 这些源自基层的创造,结合了东方教育的严谨和西方教育的自主,正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形式决裂,它们应该在“争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最好教育制高点”的高层平台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宣传中国好课堂、发现中国好课堂、推广中国好课堂,应该成为所有中国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要让更多的中国教育人知道课堂里的积极变化,也应该让这种创造性的课堂行为走出国门,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课堂上的声音。用“教育梦”的实现托起“中国梦”的复兴,这是“中国好课堂”的最大意义与价值所在。
课改的本质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用教师能接受的方式引领教师改变。帮助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教师,实现上好每一节课的积极愿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在我所接触的中国基层教师中,不想把课上好的教师,几乎是不存在的。遗憾的是,由于职前准备的不足、职后教育的误区,以及继续教育的低效,让老师们浑身的劲不知怎么使,久而久之,低水平的重复必然使人产生倦怠。
一节好课什么样,怎么上?这是个不容回避的命题。联系时代特征——和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相比,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一节课应该怎么上?联系学生认知规律——面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接受基础和能力的学生,一节课应该怎么上?联系人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僵化的课堂形式固然让人生厌,但只有“教无定法”够不够?上好课要想通大道理,也要做好小事情。
教师专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实,让许多老师“上好课”的心愿伴随着时间的消逝,多少都会有些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