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陈与义跟杜甫什么关系 他都有哪些作品
陈与义是宋朝时期的诗人,在南宋当过官,在北宋也当过,有着很高的威望。同时,他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有着很多流传后世的诗词和文章,对后世有着很深的影响。他的诗词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跟宋朝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出生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在宋高宗绍兴八年的时候去世。他是北宋末期十分有名的诗人,同时在词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陈与义在北宋的时候在地方府中做过教授和太学博士的职位,后来到了南宋,他是朝廷的一位重臣。
陈与义从小就非常聪明又十分好学,会写诗和文,被很多同辈所敬重。陈与义从小就十分优秀,后来名声也越来越大,二十四岁考上了进士,但是三年之后便辞官了,与好友一同吟诗作对。他性格内敛,不苟言笑,对待他人谦虚有理,品德高尚,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宋代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金兵入侵之前,一个是金兵入侵之后,简单地说就是南北宋之间的分割。在前期的时候,诗人主要是写了个人生活的相关事情,但了南迁之后,诗风转变,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陈与义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写了自己生活情趣方面的事情,风格明朗,诗风轻快,主要以清新为主。其中的《墨梅》就是典型的作品,受到了徽宗的赏识和赞美。等到南迁之后,因为遭遇到了国家灭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诗风进行了改变,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了一起,题材十分广泛,感情充沛。陈与义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很高,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陈与义的诗词在后期跟杜甫十分相似。因为他们都有着一样的赵宇,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遭遇大了很大的挫折,他逃难到了成都,再没有机会回到了北方的故土,十分伤心,很少有这样的遭遇。陈与义也经过了相似的遭遇,他亲身经历过靖康之难,也深刻体会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心情。所以陈与义后期的诗词有些模仿杜甫的味道。
陈与义的诗跟杜甫的诗都非常注重字句的联系和融合,也非常擅长与描写和议论,其他的比如像描写景物的时候多是雄伟壮丽,埋在抒情的时候慷慨豪迈,音律响亮透彻,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当然,陈与义不是简单地模仿杜甫,而是有着自己的创新和风格,不然他也不会在文学史上有那么高的成就。
《临江仙》这首诗词是陈与义在隐居的在僧舍的时候所创作的,此时的他已近知天命之年。他写这首词是在追忆年轻之时在洛阳的情形,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悲伤和悲愤。那时的洛阳十分太平,没有战乱,富足的生活让百姓十分满足,然而金兵入侵却将这一切都改变了。
陈与义身处南宋,不经回忆其从前北宋的时光,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凉。回忆起之前的日子和事情,显得百感交集,恍如隔世。对于作者抒发自己悲愤的情感时,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用委婉的手法来表现。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有两首《登岳阳楼》,风格跟杜甫的《登高》很像,所以陈与义有一种模仿杜甫的感觉,但是其中也有着陈与义自己的风格。《登岳阳楼其一》是一首七言的律诗,是《登岳阳楼》中的其中一篇诗歌,也是诗人第一次写岳阳楼的作品,所以诗人非常用心地描写,感情深刻。
这首诗先是渲染了环境,然后又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最后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十分有曾经。而且表达的方式十分清楚明了,让人不由得为其感到哀伤。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早行》这首诗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绝句。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描写早上出发的事情。诗中着重描写了一人行走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很多感官描写,比如听觉、视觉和感觉登相互融合,从中描写出一副早行的场景,凸显出了诗人意境高远和孤独寂寞的感觉。
先是交代了天气的凉和时间的早,然后又通过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最后通过景物描写使得整个意境升华。整首诗对感官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早行的样子不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襄邑道中》也是陈与义的诗词之一,大约陈与义写于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通过对于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感情不动声色地渲染出来,有着十分巧妙的地方,让人对其文采有着一定程度的认识。
先是描写了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以此来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似乎也船都被染红了。一路顺风,不过半日就到了京城百里之外,天上的云朵似乎也在与陈与义同行。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