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历史上他究竟怎么死的

2018-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鳌拜在清朝算是三朝元老,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在太宗.世祖两朝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和将领,特别是在太宗病逝.世祖即位的问题上,鳌拜带领两黄旗将士坚定地站在了"立太宗子"的立场上,并从未向多尔衮屈服过.但是在历史上留下的却非他忠义的名字,在影视剧中更是奸臣一个这究竟怎么回事呢?1661年,顺治帝病逝于养心殿,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辅臣代为掌管.但是顺治帝万万没想到,随着辅政时间的推移,康熙帝的长大,康熙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日渐激

鳌拜在清朝算是三朝元老,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在太宗、世祖两朝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和将领,特别是在太宗病逝、世祖即位的问题上,鳌拜带领两黄旗将士坚定地站在了“立太宗子”的立场上,并从未向多尔衮屈服过。但是在历史上留下的却非他忠义的名字,在影视剧中更是奸臣一个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1661年,顺治帝病逝于养心殿,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辅臣代为掌管。但是顺治帝万万没想到,随着辅政时间的推移,康熙帝的长大,康熙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在四大辅臣中,逐渐专权的就是鳌拜!

鳌拜,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父亲名卫齐,费英东的第九弟;供事于太祖。跟随特尔晋等率兵伐虎尔哈,得五百户以归;授世职备御。天聪年初,跟随太宗伐明,伐略遵化;进世职游击。皇帝统率大军出征,总是让卫齐留守盛京,任八门提督。卒,顺治间追谥“端勤”。鳌拜其弟卓布泰,太宗年间任官,授牛彔额真。八年,以弟鳌拜得罪,夺世职。十六年,再复世职。十七年,卒;谥“武襄”。 鳌拜另一弟为穆里玛,鳌拜之侄为塞本得。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想到鳌拜过去的功劳,追赐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世袭爵位,让他的弟弟巴哈的孙子苏赫承袭,苏赫死让他的孙子达福袭爵。雍正时期,世宗恢复鳌拜一等公世袭,加封号“超武”,纪念他在大宗、世祖朝代的武功。乾隆四十五年(1780),清高宗对鳖拜的功罪重加评定,令其后代停止世袭一等公爵,但仍给世袭一等男的荣誉和待遇。

综观鳌拜一生,不失为清朝前期有功臣至权臣的名臣。他在太宗、世祖两朝立下无数战功,在福临继承皇位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多尔衮摄政时鳌拜身处逆境不屈服,辅政初期多有建树,对巩固清朝统治和全国的统一是有重要贡献的。辅政后期失误较多,以后为康熙皇帝及时纠正。

皇太极逝世之后,出现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夺皇位,手握重兵的鳌拜以死保卫先帝之子继位,多尔衮只好作出退让,但不是由豪格继位而是第九子福临继位自己摄政,鳌拜在稳定清朝内部继承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虽有功无过而受罚备受打压。

以此可以看出鳌拜并非像影视剧中那么可恶,对故主一片赤诚,对顺治也是忠心耿耿。鳌拜要是想篡位的话根本就没康熙什么事情,鳌拜算不上是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但鳌拜的死也是必然的,都是自己所作所为造成的。太过霸道自我了,没有把小皇帝放在眼里有些践踏皇权尊严。

鳌拜最大的罪名当属于圈地乱国。但是圈地是清军入关后的国策,鳌拜所做的只不过是为了换地。顺治初年,多尔衮为了自己利益,把镶黄旗应得的保定等府好地据为己有,而把正白旗的坏地换给镶黄旗。所以,鳌拜在康熙五年的时候,要求“呈请更换”,这一提议遭到正白旗户部尚书苏纳海等人的反对。

康熙五年十二月确定换地,但是正白旗迁出后的十一万多晌土地是远远不够镶黄旗二十余万晌的需要的,其他就要新圈民地。这样,所谓换地实际上就成为顺治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圈地,但这个事儿是由于八旗内部矛盾所致,不能怪罪于鳌拜一人头上。

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1669)。

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

西军加入南明阵营之后,在李定国领兵出击下,南明在南方局势似乎又有了翻盘的样子。这对满清非常不利,如果这个局面继续下去,那么清廷还能不能震慑住南方的督抚、北方的蒙古都很难说。更何况西南、两广、福建还有手握重兵的三藩。为了控制三藩,尤其是其中实力最强的吴三桂,清廷廷一向软硬兼施,不但有强大的八旗军事威慑,吴三桂对此已颇有怨言,如果清廷局面继续不利,让吴三桂认为清廷已经奈何不了他的话,说不定就会凭借武力开始勒索要追加军饷了。

所以鳌拜等人认为,首先要压制住蠢蠢欲动的两白旗,保证朝廷不自乱阵脚,另外加大税收,与其等着三藩来要钱,倒不如大方些显示自己优待他们,追加钱财可以用来稳定三藩。鳌拜进一步提出,可以向三藩、尤其是吴三桂重申当年皇太极关于让吴三桂西南设藩的约定。鳌拜一直力主厚待三藩让他们为清廷去灭南明,尤其是要厚待吴三桂——鳌拜始终如一的主张。鳌拜顶住了满八旗内部的反对声,说服顺治把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并让顺治赐给吴三桂完整的军权和治权。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年轻的福临去世。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经在顺治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虽然这一盟誓意义重大,但事实证明四大臣并不能抱成一团,忠心辅主。

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原本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朝局一变,苏克萨哈出来告发刚刚死去的多尔衮,因此受到顺治重用,在四辅臣中名列第二。正由于苏克萨哈是从多尔衮那边分化出来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二人却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