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十大著名大灭绝后的恐龙化石
![](https://pic.bilezu.com/upload/c/08/c0896c184adb7a3d1f9e82dedaf1a27e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54/95485b58f1245fdd93403d88349c1f13_thumb.jpg)
黑龙江满洲龙是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满洲龙属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8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黑龙江满洲龙于1902年在黑龙江嘉荫被发现,被称为“中国第一龙”。后来化石被运到俄罗斯,1930年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黑龙江满洲龙正型化石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ef/3ef7e3032abb2d2121ec19052aab9476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f/2b/f2b2f8cb39c966e0fd20474b5ab9b3f4_thumb.jpg)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巨龙形类恐龙是师氏盘足龙,早在1921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维曼的建议下前往中国,在宁家沟挖掘到二具不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骨骼。运送到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由Wiman做究。1929年命名为师氏盘足龙,它是中国第一只蜥脚类恐龙。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f6/9f67d39a36261770288ef89e638b58e7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b0/7b03af03c971b41ff178ad25c61fff9e_thumb.jpg)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第一具装架的恐龙化石(1941年在重庆北碚装架展出),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院士于1941年研究命名,是中国古动物馆的镇馆之宝。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62/e625f7f56f25b237b971d19403bb4974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89/d89699a998269fce1d851f4d42d104d5_thumb.jpg)
棘鼻青岛龙则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由于它是在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刚口村西沟发现的,头上又有棘鼻状的顶饰,所以得名。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7c/77c256c1879142d4b3abd85b43b4ed89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6/fe/6fe4ed779b8b79608be047ef1960d29a_thumb.jpg)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1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21/321f37bd7fc8044abfef29783a96f0a8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76/d76d640adf30e093325ce212618d6727_thumb.jpg)
巨型山东龙是鸟脚类恐龙、鸭嘴龙科、山东龙属的一个种。植食性,高8米,长15米,头顶部光平无顶饰,是平头鸭嘴龙的代表。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山东省。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b4/9b4bb59f8b06eb19243acc9c67f4d996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1/b6/1b6c4bdc66875596df0242083f99253f_thumb.jpg)
太白华阳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体长4.3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颈子较短,前肢大大短于后肢,但四足着地行走。背部两列骨板比较小,形状多变,尾端具两对板状尾刺。现有标本陈列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中。
![](https://pic.bilezu.com/upload/8/8c/88c4a40d9048433826544ebf7c48256d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b/85/b855a25ab505cc2f559faa0f492b48b9_thumb.jpg)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是世界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带羽恐龙”,它为恐龙与鸟的亲裔关系提供了实证,在恐龙研究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bb/7bb7600eb8c470c1c75bdb2fc17ff1ed_thumb.jpg)
![](https://pic.bilezu.com/upload/f/ca/fca3241a2c8cf5b773734996e6a8b795_thumb.jpg)
2003年,甘肃省地矿局科研人员在刘家峡附近地区的中生代盆地发现了“黄河巨龙”,巨龙长约20米,宽达1.1米,肩胛骨最宽处达83厘米。国内以前发现的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其体重也不及新发现的“黄河巨龙”。研究成果表明,刘家峡“黄河巨龙”以其臀部宽大和前肢较长为特征,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