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大帝生平介绍 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皇帝

2018-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君士坦丁大帝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他卓越的改革让罗马残破虚弱的局面得以逆转,他确立的政治制度成为东罗马帝国延续一千多年的基础,他颁布

君士坦丁大帝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他卓越的改革让罗马残破虚弱的局面得以逆转,他确立的政治制度成为东罗马帝国延续一千多年的基础,他颁布的《米兰敕令》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君士坦丁一世(大帝)(拉丁语:Constantinus I Magnus), 全名盖乌斯·弗拉维乌斯·瓦勒里乌斯·康斯坦丁乌斯(Gaius 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公元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王朝的开朝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

在多次内战中获胜后,自公元324年起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兴建新都君士坦丁堡,以与元老院的罗马对抗:推进政府和军事改革,加固帝国的边防。大帝对帝国做出的改革极大地影响了东罗马帝国,甚至在他死后的200年中,东罗马采用的大多都是他一手创造的军制。

君士坦丁大帝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公元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敕令》(Edictum Mediolanense),承认在帝国内部所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美国学者马恩曾这样评价他:“自此以往,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1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4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个人资料

本      名:Gaius 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nus

别      称:Constantinus I Magnus

所处时代:古典时代

民族族群:罗马人

出  生  地:罗马帝国上麦西亚行省的内索斯

出生时间:272年2月27日

去世时间:337年5月22日

主要成就:统一内乱中的罗马

君士坦丁出生于罗马帝国上麦西亚行省的内索斯(今塞尔维亚东部的尼什)。君士坦丁约于272年出生在南斯拉夫的内苏斯镇(今日的尼什)。他父亲是一位部队的高级将领。君士坦丁在戴克里先皇帝的宫廷所在地尼考米迪亚度过少年时期。

他是帝国的西部奥古斯都(参见四帝共治制)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克罗尔的长子。据说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是一家小旅店的女仆,君士坦丁是她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私生子。但这种说法受到英国历史学者爱德华·吉本的怀疑。吉本认为,海伦娜是这家小旅店的主人,她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婚姻是合法的。不论如何,当293年君士坦提乌斯被西部帝国的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任命为凯撒后,他就离弃了海伦娜而与马克西米安之女弗拉维娅·马克西米安娜·狄奥多拉结婚。

君士坦丁在年轻时主要是为帝国的最高皇帝戴克里先在东方服役。305年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双双退位,君士坦丁奔赴不列颠与已经升为奥古斯都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会合。306年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去世,不列颠军团在英格兰北部城市约克宣布君士坦丁为奥古斯都(306年7月25日)。

戴克里先305年让位,君士坦丁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就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的君主。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翌年去世,他的军队要求君士坦丁当皇帝,但是另一些将领反对这一要求,因而爆发了一系列的国内战争。战争一直到312年君士坦丁在罗马附近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击败他的最后一个劲敌马克森提乌斯时才告结束。

君士坦丁成了罗马帝国西半部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但是东半部却是由另一位将军李锡尼统治着。

323年君士坦丁主动出击,君士坦丁大帝的政府也召唤哥特人,以便对付自己的亲戚李锡尼(Licinius),并围困他于萨洛尼卡(Thessalonica),于324年在亚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打败了李锡尼。

他从那时起到337年逝世时一直都是罗马帝国唯一的君主。

君士坦丁一直被视为上古晚期最重要的一个皇帝。他坚强有力的个性奠定了欧洲后古典文明的基石;在他统治期间,适逢多事之秋,极富戏剧性。他在米尔维桥的胜利是世界历史上最关键的时刻之一。但是君士坦丁也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这些争议从古代就已开始。叛教者尤里安指责君士坦丁贪婪浪费。异教史学家索西穆斯认为(西方)帝国的瓦解,君士坦丁难辞其咎。

从另一方面来说,基督徒拉克坦提乌斯和优西比乌斯认为他是上天挑选来造福人类的人。这种正面看法在整个中世纪都占了上风。 君士坦丁实质上并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这个人满脑子都是野心和追求权力的欲望;更糟糕的是,他是一个“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牺牲他人性命的人”,一个习惯违背誓言的人。而且这个人在宗教方面,不但不一致,而且还“刻意毫无理性”。

君士坦丁究竟何时开始信奉基督教我们不得而知。最通常的一种说法是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上闪耀着十字架样的火舌与这样的话:“这是你克敌的迹象。”不管君士坦丁怎样或何时成为基督信徒的,他总是非常热衷于基督教的发展。他最早期的行动之一就是颁布《米兰敕令》,根据这部敕令,基督教成为一种合法的、自由的宗教。敕令还要求归还先前迫害时期没收的基督教教会的财产,规定星期天为礼拜日。

颁布《米兰敕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相反,它标志着君士坦丁的统治正式结束了对犹太教的迫害,而这种迫害在基督教化的欧洲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君士坦丁建立基督教决不是为了使它成为正式的国教,但是他制订的法律和其它的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它的发展。显而易见,在他统治期间改信基督教会增大在政治上谋到高官显位的可能性。他的法令给予基督教各种不同实惠的特权及税收豁免权。几所属于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统治期间建成的,如伯利恒圣诞教堂和耶路撒冷圣墓(耶稣墓)教堂。

在他的鼓励下基督教的势力和影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大。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就从少数人的宗教变成为地球上最大帝国里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显然,君士坦丁是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名次比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和希特勒更高些,尽管他们的名气比他还要大,但是他的政策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君士坦丁很早就发现了拜占庭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地位。拜占庭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君士坦丁堡迁都于此,对巩固对东部罗马的统治非常有利。而且罗马城为非基督教徒的中心,开辟新的首都,也有利于重新洗牌,确定政治与宗教格局。

而罗马东部地区同时也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比起被战争严重破坏的西部来讲,东部发达的生产与贸易,足以养活首都庞大的人口。此外,这里还离战争对手哥特人、波斯人更近,可以更好的指挥对外战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经济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独裁者君士坦丁的首选。而东部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独裁传统,也让厌恶罗马元老会的君士坦丁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后,这里还是基督教的中心,迁都于此,还有利于加强对基督教的控制。324年11月8日,君士坦丁正式确定了新罗马(也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的范围。从设计到施工,很多地方都在对罗马进行效仿。而三面环海,一面筑高墙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城市。 328年,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建成。君士坦丁提出诱人的条件鼓励人们进入,尤其欢迎建筑师和泥瓦匠的入住。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正式在新罗马举行奉献仪式,并举行了举国的庆祝。至此,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帝国的新首都。城市中仿效罗马,建有皇宫、竞技场、浴场还有广场。为基督教而建立的雄伟的大教堂,包括索菲亚大教堂和圣和平大教堂成为了宗教中心。君士坦丁堡大量保留了古罗马、古希腊和早期基督教文化的精髓,并且在后来伊斯兰世界的海洋中屹立不倒,为世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料。这座城市成为了上古时代建筑的典范,更成为后来东罗马帝国立国一千多年的根本。

直到1453年,这座城市才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在此期间,除了十字军东征以外,没有人攻陷过这座城市。而此后的几百年,它又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的身份,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

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所以君士坦丁凯旋门虽然是罗马三座凯旋门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罗马艺术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值得一看。

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

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凯旋门,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相传君士坦丁的赠礼是在四世纪时由君士坦丁一世发布,主旨是将朱迪亚,希腊,亚洲,色雷斯,非洲,以及罗马城,与意大利和整个西方的罗马帝国等土地的统理权赠送给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及他之后的伯多禄(既圣彼得)的继承人。而罗马帝国的统治机构则移转到东罗马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的赠礼的出现成为了罗马教廷和世俗君主争权的依据。在八世纪时教皇斯德望二世与法兰克国王丕平的交流中占了很大影响。754年丕平得到当时为大主教的斯德望二世的拥立而登基取代墨洛温家族成为法兰克国王,尔后丕平赠与教皇意大利及伦巴底。在丕平赠土后东罗马帝国要求收回赠与的土地,教皇以君士坦丁的赠礼为法理依据拒绝这一要求。

君士坦丁的赠礼被证实伪造,成为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派攻击天主教会的重要依据,也激发了西方学者对教会文献的怀疑,在十五至十七世纪间证实《伪伊西多尔教令集》等文献均为伪造,罗马教廷被迫承认为伪书,严重打击的天主教会的权利和影响。

1440年瓦拉发表《君士坦丁赠与的辨伪》,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在语法、旧制、称号等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君士坦丁的赠礼系伪造的,这份文献大概产生于8世纪。在瓦拉之前奥托三世、但丁等人对君士坦丁的赠礼也产生过怀疑,但都没能进行系统客观的证实,伪造的观点一直被罗马教廷否认。因为在现实中很少引用和提及,君士坦丁的赠礼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君士坦丁本人的一尊大理石雕像,高244厘米,没有性格刻画,而且有明显的拜占庭艺术的影响。它作于公元4世纪初,正是罗马雕刻艺术危机的极好反映。此雕像现藏于罗马市政博物馆内。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的危机,陷入了军事无政府的黑暗时代,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元三世纪末,罗马的皇帝开始了进行一系列挽救措施,即所谓“帝国的中兴”,但仍未能挽救罗马帝国的衰败乃至覆灭。罗马帝国后期的帝王肖像雕塑作品,则更突出了被神化的皇权,并日益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罗马以往雕塑中以刻画人物性格著称的优良传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现存的《君士坦丁头像》,高260厘米。当时,古罗马时期的英雄雕塑,为夸张英雄的非凡神力和威仪,头、身比例多为1:9,而非後世的黄金分割比例。按这种比例计算,该雕塑高15米至20米,由此可想像原来整个雕像是何等高大和威严,堪称美术史上极为少有的巨像。在雕刻上,这尊雕像形象栩栩如生,结构组织精确细腻,尤其那一双永远凝视远方的超常大眼,赋予了君士坦丁大帝一种超乎寻常的威仪,几乎逼近了神圣而庄严的法老形象。这位“超人”形象的英雄,高大的鼻子、紧闭的嘴唇、粗壮的脖子都散发著一种神圣、超凡脱俗的、非人间的气息,让观者去欣赏感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们虽然无从知道人物的本来面貌,但从仅存的头部中,就能感觉到他那高不可攀的地位和权势逼人的力量。该作品现陈列于罗马市政博物馆。

一位君主创举性或开拓性的改革与探索往往比对国力的单纯建设和对非核心领土的扩张更能彰显其伟大,毕竟时势造英雄,一位君主的能力再强,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而也没有哪个国家朝代能千古不衰。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探索,足以体现其远见卓识,这一点更为可贵,一位好的君主不能扭转历史,但能推动历史,其在此方面的成就才是千古不朽的。

一位帝王,开疆拓土,平定天下,太平盛世,万国来朝,却没有超越时代的见识或者壮举。一位帝王,功亏一篑,身死人手,亦或者怆然早逝,国不存三代,但留下了传承至今亦或是影响至今的财富(或许是一种制度,一项工程,一个民族,一部典献等等),也推动历史前进,而非倒退或者踯躅。对于我来说,前者杰出或者卓越,但后者更可称伟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君士坦丁的功绩更甚于奥古斯都,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共同颁布著名的《(米兰敕令》,经君士坦丁之后,基督教的地位已不可动摇,开始了在西方文化史上惟我独尊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