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遇害未找到真凶 18年未下葬父亲守尸

2018-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8月29日消息,河南平顶山.18年前,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发生了一起儿童遇害案,案件至今未结,盛放死者的棺材一直放在案发现场,迟迟没有下葬.1998年腊月初二,平顶山叶县夏李乡张庄村儿童王龙龙,被邻居杀害,遇害时才6岁.18年后的今天,案件仍没告破.期间,家人走上了漫长的追凶之路.在一间屋顶快要掉完废弃的农房,残破的墙根下,放着一口没上漆的棺材,王龙龙已在里面躺了18年.遇害那年,他刚6岁,直到今天,嫌疑人仍未全部落网.警方无法结案,遗体只能无限期地存放在案发现场.多年来,父亲王伟不仅要替

2016年8月29日消息,河南平顶山。18年前,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发生了一起儿童遇害案,案件至今未结,盛放死者的棺材一直放在案发现场,迟迟没有下葬。1998年腊月初二,平顶山叶县夏李乡张庄村儿童王龙龙,被邻居杀害,遇害时才6岁。18年后的今天,案件仍没告破。期间,家人走上了漫长的追凶之路。

在一间屋顶快要掉完废弃的农房,残破的墙根下,放着一口没上漆的棺材,王龙龙已在里面躺了18年。遇害那年,他刚6岁,直到今天,嫌疑人仍未全部落网。警方无法结案,遗体只能无限期地存放在案发现场。

多年来,父亲王伟不仅要替儿守尸,还要漫无目的地追凶,从29岁追到47岁,任何线索也没发现。当初被警方通缉的4个嫌疑人,有3人已回乡多年,因证据不足,他们已恢复自由。面对这一切,王伟称自己“认 了”。

王伟不能原谅自己。“我就是不行,让儿子白白死去。”王伟有时会碰到嫌疑人,那种尴尬与复杂的无力感最终沤烂在心里。常年追凶,使他总阴沉沉的,身边每件事物,都有可能触及到他的脆弱情绪。浸染着死亡气息的农房,更是锁住了他一切希望。

“龙龙遇害前,连顿饱饭都没吃上。”想到这里,王伟眼角泛起泪花。当年读学前班的王龙龙上午11点半放学回到家,要了一个馒头后,再次往家方向跑去,之后没人能说清他最后去了哪里。晚上8点多,警方拿着一只红色儿童鞋,让王伟夫妇辨认,他们一下就认出是儿子的。这只鞋是侦查人员在王某坡家中找到的。同时,王某坡大儿子王某跃也不见了,大家都怀疑是他带走了王龙龙。王伟从警察口中得知,已将王某坡扣押在中队办公室,有两名警察看管。“我要求见他时,警察又说人已经跑了。”王伟无法理解。

王伟注意到,王某坡家的灯始终亮着,但一家四口全失踪了。第二天上午10点多,警方对王某坡家进行了搜查,柜子挪开后,警察发现地上铺的砖也有松动迹象,将砖头扒开后,王龙龙的尸体出现在众人面前。

突然而来的噩耗让他不知所措。王伟告诉妻子:“孩子没有了,以后我们俩分开过。”在那个高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年代,对王伟一家来说,失去独子几乎失去了生活的所有意义。

王伟说,法医对尸体进行了鉴定,但他没看到过报告,“真正死因,我现在也不知道,听说是被勒死的。”王伟用王某坡家里存放的棺材板做了一口棺材,“警方告诉我,案件没告破,案发现场必须封存,棺材不能入土。”

王伟说,原本以为案件很快告破,但等待数月后,丝毫没有进展。放在王某坡家案发现场的棺材,也迟迟没有下葬。

2001年农历九月,王某坡与王某辉在南京落网。“叶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三中队朱队长告诉我,就凭王某坡藏尸一事,他就出不去。”王伟以为儿子终于能入土为安了。但之后,检察院表示“案发时王某辉在家,有作案时间,存在重大嫌疑,但没有证据证实王某辉犯包庇罪”。随后,两人被取保候审。图为检察院人士说,在涉嫌包庇罪上,形不成完整的证据链。

该局办案人员通过多方协调尽力化解王伟、王某坡两家的矛盾,并多次建议王伟将被害人王龙龙尸体妥善处理。现在经营了一家小型物流公司。

但当事双方两家矛盾较深,且主要犯罪嫌疑人尚在逃,故王伟不同意将尸体移出王某坡家。一年又一年下来,王某坡的家,慢慢破旧,屋内也杂草丛生,棺材上散落着大量杂物,两个家庭间的矛盾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