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那么,《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多少人?
据悉,《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百姓清明时节活动的情景,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550余人(有记载814人),牲畜60余匹(有记载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者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清明上河图》构图宏伟,有官、有民、有男、有女、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的轿上插着柳枝,这一段是虚写。接着来到城边,有商店、客栈、茶馆。在汴河流到这里九曲回环,画面上留下较多的空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桥上,各色人物聚集其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桥下,大船正要通过虹桥,有举篙的,有抛索的,有吆喝的,好似一场浪过飞舟的激战。
这幅画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五百多人,不是千人一面。有穿长袍的、有穿短袄的、有坐轿的、有抬轿的。有光头和尚,有披发道人、有江湖郎中、有算卜先生、有老板、有顾客、有秀才、有脚夫。人物虽多,无凑数之人,人物虽杂,各具神采。看画如游汴京,展画如见汴河,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尽在不言中。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据悉,《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在这繁荣景象的表面下,作者更是暗藏玄机,在画面中埋藏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令这幅盛世宏图变成了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作者通过其含蓄的笔触,以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屯粮、酒患成灾等场景。
张择端通过其深刻剖析社会现象的视角,以画曲谏,将对国家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的社会问题的忧虑付诸于画卷之中,以提醒北宋君王的忧患意识。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