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鸡替儿还债 为谢绝爱心捐款谎称欠账已还完
3年前,嵩县旧县镇老人张云献的儿子身染疾病久治不愈,花费十多万仍是放手而去,年近70岁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媳又改嫁离家,他还要照顾刚过3岁的小孙子,但艰难没有压倒他。
2015年,张云献在本地河滩的一个孤岛上养起了土鸡,他说:给儿子看病借的钱都是亲戚朋友给的,有的家里也是十分艰难,自个身体还好,这些账都要还。老人为尽快偿还为儿子治病的欠款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后,爱心人士们曾为他捐款捐物,但老人坚持自食其力,为了谢绝后续的捐款,他曾谎称自己的欠账已经还完。
为谢绝爱心捐款,谎称欠账已还完
“现在好多了,你们的车顺着小路能直接进到这里(岛上),6月份涨水后只能坐船过来啦!”张云献指的路,是被城里来的钓鱼人用汽车轧出的泥路,曲折蜿蜒、坑洼不平,只有底盘较高的越野车才能通行。但有了这条路,原来四面孤立的小岛,现在成了三面环水的半岛,给张云献老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他也能骑着电动三轮车通行了。
中午两位老人用一笼白蒸馍和一碗蒜汁,招待记者和镇供电所巡线人员。但大家都说不饿,盛情之下有些人象征性掰了半个馒头。张云献老人特意按照人头,为每个人冲了碗土蜂蜜水,要大家当茶喝。原始土蜂蜜,冲泡后水面上飘着蜜蜂的肢体和蜡片状的蜂巢碎屑,但这样的蜂蜜老人自己是舍不得喝的。他养的四箱蜜蜂,所产土蜜每斤可以卖到60~70元,这一项副业能有上千元收入。老人类似的副业,还有花生、西瓜等,每样都有一点微薄收入。老人把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溪,每凑一笔钱就还些账,三年间他已经还了5万多元债务。
2013年5月,张云献老人38岁的儿子因肝病离世,当时他承受着丧子之痛和儿媳改嫁的局面,还有多年为儿子治病欠下的12万元外债。为了替子还债,老人想到了在袁子沟村边的伊河支流中打鱼,但好景不长,2015年河面被别人承包,这条挣钱的路子被堵死了。就在陷入困境之时,他发现村边河里有一块闲置的河滩地,四面环水,形如孤岛,于是他决定试着养鸡。张云献老人带着老婆并在女儿的帮助下,在岛中央建了一间木屋,住在这里养鸡,同两位老人住在一起的还有小孙子。
2016年,老人为偿还为儿子治病的欠款事情被媒体报道后,一些好心人主动找到张云献,给他送来米面油和被褥等生活用品,还有很多人给他捐钱。每逢遇到有人捐钱捐物时,倔强的张云献老人总说,“咱身体好,还能干动”。为了不让别人再给他捐钱,有一段时间媒体采访张云献时,老人对外称自己的欠款已经还完。“这些恩情我怕还不上啊!”
两年下来,养鸡白忙外又添新账
关于养鸡,张云献是门外汉,靠着一本书和四处请教,硬着头皮把鸡喂了起来。记者问到张云献老人如何给鸡防疫时,他有些蒙圈。得益于四面环水,加上野外放养,致使他在两年养鸡中幸运地躲过了疫情。向来心细的张云献老人,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两年来2000多只鸡总共带来的收入不到4万元,其中购买喂鸡粮食和电费等必要的开支已经超过2.6万元,这还不算他自己种植粮食的投入,当然人工费更没有算进去。如果把这些费用都算上话,他自己算是白忙活一场。
张云献老人还说,在岛上养鸡还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麻烦。这里鸡的天敌很多,黄鼠狼、蛇和猛禽都爱吃鸡,特别是小鸡。老人说,黄鼠狼一个晚上能偷吃好几十只鸡。
2016年5月旧县供电所给老人架上爱心专线后,老人生活生产用电得到解决,随后老人在鸡舍安装了电击装置。每当夜间鸡回舍后,老人会给装置通上电,用以阻挡黄鼠狼等野生动物入侵。
为了寻找其他挣钱的门路,老人打算利用周边环境优势,种植莲藕和养殖鱼虾。2018年春节后,老人雇挖土机在岛上挖出了两个共一亩左右的池塘。由于莲藕种子比较便宜,现在已经完成播种;但鱼虾苗太贵,老人就划着船,从旁边河里捞出小鱼小虾投放到自己的鱼塘里。“这个做法太慢了,但是两三年后总会有效果”,张云献老人说。对于养虾和种藕,他仍然是个门外汉。“老账未还,又添新账”,挖池塘有一万元花费,张云献老人又多了一笔欠账。
两个账本,记录所有往来恩情
在老两口居住的简陋木屋里,除了墙上挂着两张孙子的奖状外,还有两个“账本”,其中一个本子上记录了老人的欠债和还债情况,另一个记录了所有爱心人士给他的捐助情况。记者看了老人欠债和还账的账本后发现,6.9万元的欠债赫然在列。张云献老人说,他们农村人借钱从来不打欠条,这些欠债数字都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挨家挨户询问后确定下来的。这些年债主们也并没有任何人向张云献催要过欠款,都是他自己一点点主动还上。
在另一本“账”上,上面记录得更加详细,其中记着“村干部给我孙世豪安(办)了低保”“2016年新来镇长(我也不知道姓名)再次到我家看望,可我两次不在家,我听到后非常感动……”类似这样的记录,他记满了一整本。在张云献看来,这些恩情必须要还,就像孩子生前的欠账一样。
张云献和他的妻子年近七旬,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但老人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依然在努力挣钱还债。虽然他既不会养鸡也不会养虾,但是为了执着的信念,他顶着困难毅然坚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