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忠去世 马季去世天堂说相声 唐杰忠:他是新相声领路人
昨天下午,骑着自行车的送报人,将一份晚报送到昌平区“天通苑”五门20号楼一单元的家庭邮箱里,头版刊登的消息是“马季上午病逝”——不过几个小时,这个噩耗就回到了马先生家里。
谁都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一个从来逗人笑的老先生,却突然让人们欲哭无泪。
送报人看到围在门口的记者,惊愕中将一份报纸送给了记者。他说:“怎么可能这是马先生的家?我送了一年多报纸竟然从不知道。”
是的,这个普普通通的公寓楼就是马先生退休后的晚年寓所,低调的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名人,总是说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说相声的”。
冬天的北京,冷风嗖嗖地吹着,光秃秃的枝桠,冷冰冰地伸上灰蓝的天空,马季先生的邻居们渐渐聚拢来。一位老先生唏嘘地说:“他是那么简朴的一个人,演出的时候,总是回来很晚,但无论见到谁都会很热情地问好,没有架子,真是没有架子的人。”
心脏骤停 急救无效
9:00马季在马桶上发病
昨天上午9点左右,马季家中的保姆发现马季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神志不清,便马上拨打了马季家人的电话。家人赶到后,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在这一过程中,保姆和马季家人都没有挪动在马桶上的马季。
9:39 999接到求救电话
上午9点39分,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来自马季家人的求救电话。待问清病人地址后,急救中心立即派车前往。途中,急救人员才得知,突然犯病的人是著名相声演员马季。
9:50 抢救在家中展开
大约9点50分,急救车赶到马季家中。鉴于马季当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急救人员当场对马季先生进行了全力抢救。在抢救中,马季的老伴趴在地板上悲痛地哭泣,家属多次劝说才将她扶起来坐下。大约15分钟的抢救后,马季先生还是没有生命指征。急救医生当即决定,将马季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
10:00 被送到最近的医院
10点左右,马季被推进离家最近的昌平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急诊抢救室。值班医生立即投入抢救,医院院长亲自指挥。医院一名参与抢救的医生说,马季被送到医院时,已无呼吸和心跳。
10:25 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经过近半小时的抢救后,10点25分,马季去世。医务人员宣布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心脏骤停导致死亡。
昌平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的一名护士说,宣布马季先生逝世后,马季的儿子马东趴在父亲的遗体上,抱着父亲的头大哭起来。不久,马季相声界的很多好友、弟子赶到,纷纷劝慰家属。随后,家属决定将马季的遗体运往中日友好医院太平间。
姜昆:眼泪夺眶而出
据友好医院太平间工作人员透露,昨天上午,姜昆和马季的儿子马东抬着担架将马季的遗体送来的。噩耗传出,中国曲艺界一片震惊和悲痛,昨天中午12点左右,马季的亲友弟子纷纷赶到中日友好医院。同时,媒体记者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最后有几十名记者聚集在中日友好医院外。
12点10分,笑林急匆匆顺着墙边栅栏小跑而来,顾不上和门口的人打招呼就闪了进去。侯跃文、赵炎、刘伟、刘全刚、孟凡贵先后赶到。据马季弟子孟凡贵回忆,自己12点多到达现场时,马季夫人于波已异乎寻常地平静,马季的搭档唐杰忠哭得最厉害。下午1点,冯巩身穿黑色羽绒服,戴黑色鸭舌帽,眼圈红红地快步走进太平间。杨少华、常宝华随后赶到,一进太平间就哭成泪人,李金斗则身在南昌不能赶回。每个人都在现场为马老上了香。
曲协主席,马季弟子姜昆神情憔悴,刚说了两句话,就已哽咽,眼泪夺眶而出:“马季去世还不到半小时,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全国,现在有这么多媒体在这里关心他的情况,这可见马季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尽管心情悲痛,姜昆还是在现场安慰大家:“马老走了,欣慰的是相声事业仍然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我们愿马季一路走好。”
赵炎:追悼会初步确定
1987年时,马季就得过心脏病。前些天,还有内科专家看过马季的病历,并为他作了检查,发现他有血栓,医生叮嘱他要少活动,尤其现在入冬了,千万不要参与过重的体育活动。马季这几天一直惦记着去把血栓溶一溶,原本打算过了元旦去的,前天晚上发现不行了,正打算提早去住院。
“连病历都准备好了,实在太突然。恩师转眼就这么离开了,这样的现实实在接受不了。”现在,赵炎等弟子惟一能做的是把老人家的后事安排得周全一点,“我们商量了一下,会在马老生前所在的中国广播艺术团里设灵堂。从50年代到现在,喜欢他的观众太多了,有了这么一个场所,观众可以跟他作个告别。”而追悼会初步确定于本月24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
马季自传即将出版
昨天,团结出版社透露,由马季先生生前创作的自传体作品《一生守候》(暂定名)即将于明年初出版。据称,马季为写作该书前后用了两年时间,书中真实记录了他从事相声艺术五十年来的经历与人生感悟。《一生守候》全书大约16万字,收录马季不同人生阶段的照片几十幅,收录了马老50年的从艺经历。
据该书责任编辑介绍,12月18日他还与马老在电话中就《一生守候》书稿进行交流,由于马老突然去世,审稿工作可能要落到马季夫人于波身上,而原定于明年元月中旬推出新书,也将稍微推后。
郭德纲(blog):他说我是认真的
马季曾经师从于侯宝林大师,郭德纲拜侯宝林之子侯耀文为师,在辈分上算起来是马季的师侄辈。在相声日渐式微的今天,郭德纲再掀曲艺风云,马季之子马东也曾经表示马季看过郭德纲的相声,甚为赞许。
郭德纲昨天身在天津,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惊:“我们爷俩到现在也没见过面,但马先生对我的支持,确实太多了。有次,我和他通电话,听见电话那头有人说郭德纲不行,然后马先生说郭德纲是在认真搞相声。”他表示,这消息太让人意外,活动完了他就连夜赶回北京,今天一早去见一下马季老师。
黄健翔:72岁年龄不大
黄健翔昨天下午出现在某代言会现场,在今年德云社10周年庆典上,他还客串说过相声。对马老爷子去世的消息,他的反应同样是吃惊:“一代相声泰斗就这么去世了,72岁的年龄其实并不大。我虽然是个业余相声演员,但只要登台就是跟相声有缘,马老的去世对相声界来说是很大遗憾。”
马长礼:老兄弟们都“走”了
同为四马之一的马长礼先生,在听说此事时,连忙纠正说:“是马泰吧,他前年就‘走’了。”记者再次确定后,马先生“啊”地一惊,连称被吓坏了。
马长礼说,印象中马季先生身体很好,去哪里演出只身拉个行李箱就去了。“我想是他为相声艺术操劳过度造成的。18年前,有次我在火车上遇到马季的老伴,她看见我就哭。说马季在电视台录音晕倒了,他是过度投入被累坏的。”
由于“四马”分属不同行当,真正的合作机会不多。但是马季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话不多说很谦虚,作品通俗不低俗,善于借鉴其他艺术特点,京戏唱得不错。马长礼说,马季的故去对相声界是极大的损失,他想知道遗体告别的时间、地点。“老兄弟们都‘走’了,这次我还要亲自‘送行’,愿他们在天堂的舞台上活得更好……”
唐杰忠:他是新相声的领路人
作为马季的老搭档,相声演员唐杰忠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声音很微弱,说刚刚从医院回来。“马季老师是新相声的代表,新相声的领路人,一辈子鞠躬尽瘁。我和马季先生也合说过很多相声,他对我的帮助很大,是我的老师、我的恩人,我是从听他的相声开始的,最后和他同台说相声,无论是做人还是说相声,他永远值得我学习,永远怀念马季先生,他的去世,是相声界的重大损失。”
袁德旺:他开创了一种新风格
袁德旺曾担任1984年央视春节晚会导演,在那次晚会上,马季表演了《宇宙牌香烟》。昨天下午1点40分左右,电话中袁德旺导演的心情显然也非常沉重:“马先生是一代宗师,在相声界开创了一代风格。以前都是讽刺性的嘛,他开创了一种赞扬的新风格相声。”对于1984年的那次合作,袁德旺显然依然沉浸在悲伤之中,不太愿意回忆。
最近一次采访
今年10月,担任央视相声大赛监审组专家评委的马季接受媒体采访,自称退休后过着规律的生活,身体很好。“我现在家中享受快乐的相声生活。每年忙于传帮带,生活很规律……我从不抽烟、喝酒,吃的大多是粗茶淡饭,肉食很少吃,喜欢吃苦瓜、黄瓜、芹菜、玉米,所以身体很好!”
“你弄错了!我今年不是72岁,是27岁!我还年轻,退啥休呀,我想把相声永远说下去!”当时,马季说到自己的年龄是这样乐观。
马季的儿子马东(现任央视《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主持人)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马季当时称:“马东不是说相声的料。我们在研究相声时,发现马东在偷听,我会立即把他撵出去。我希望他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不要受我的影响太多。”
而马季生前的最大愿望是办一所有规模的相声学校,用正规的一流教材,培养大量人才。
最后三个月
马季先生的最后三个月,一直忙于各项活动。
10月底,马季出席了德云社十周年庆典活动,对于今年央视相声大赛上出现了两个清华学子,马季很激动,“相声界出现了这种人才,中国相声有希望了”。
11月初,马季出席武汉电视台《都市茶座》改版节目。马季称:目前相声教育存在着“空当”,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师资、教材都是空白。他认为最好是能够由经验丰富的演员,认真总结,升华演出经验,形成科学的教材。
11月底,马季拍了他的首部电视剧《旗袍》,在剧中扮演一个卖汤圆的小老板。
12月初,2006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开幕,马季虽然没有出席,但曾在家中接受全国媒体采访,声援幽默艺术。
-链接
马季生于1934年,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生于北京。曾做过工厂学徒和书店店员,1951年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由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吸收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
他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之后马季的创作和表演趋于全面,除能表演传统节目外,中年开始还创作演出了对口相声如《友谊颂》《舞台风雷》《多层饭店》,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和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等。马季也很重视对相声理论的研究,有《马季相声选》《相声艺术漫谈》等书行世。但马季毕竟主要是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热情洋溢,挥洒自如;技巧运用上以说为主,注重谐趣。
本报驻京记者 梅春艳 记 者 冯 泽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上海《青年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