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李士群 如果李克农不早逝 潘汉年也不会受审查吧
去年看过一个资料,了解到一些以前所不知道的恩怨,这恐怕就是潘汉年个人悲剧的开始。 大致情况是王明取得领导权后,觉得在上海不安全,就想去莫斯科。王明去苏联前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走前王明说:形势险峻,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为了安全、指定一个绝对可靠的人,以后,关于你的事情,我只相信他所说的话。
博古考虑了一下,说潘汉年很可靠,王明也认同了,这样,潘汉年就多了一个特殊使命。 1935年初遵义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决定洛甫接替博古,他们之间的交接,简单说就是原先跟着博古挑文件的挑夫,连人带担跟着洛甫走了,这边交接简单,但是由于和国际的联系已经中断,所以决定由潘汉年和陈云分别出发,到莫斯科汇报情况,潘汉年去的原因就是前面介绍的,陈云在路上险些出险,他走后,路上接应他的地下党员也牺牲了。
陈、潘到莫斯科后,汇报了情况,这时,在王明等人主持下,已经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从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首要任务,王明把任务交给潘,在莫斯科,潘与国民党大使邓文仪初步接触,后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潘汉年回国和陈立夫、陈果夫洽谈国共合作抗日事宜,潘汉年取道欧洲回国,因路途耽误,到香港时已经快到谈判日期了,在来不及请示的情况下,自行决定先去谈判,有了一定接触后,潘1936年8月回到陕北,被毛主席大骂一顿,告之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受党中央领导,而不是反过来。
对潘汉年去莫斯科汇报完工作,不马上把国际指示带回来,表示极为不满(1935年底带回国际指示的是张浩),说他险些耽误大事(如果没有张浩回国,张国焘的“中央”和陕北的中央且协调不了呢)。
此外,1948年五月,中共中央发起成立新政协的倡议,期望获得民主党派响应,当时在香港的民主人士众多,但因为密码不一致,始终没得到香港党组织的回复,这也使毛很生气,潘汉年是当时香港党的负责人,为此也受到批评。
后来,潘汉年因私会汪精卫,且事后未报告,事发。后来毛主席有讲话“什么样的人不杀呢?胡风、潘汉年这样的人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总之对潘汉年也是新帐老帐一起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