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杰同业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谈银行同业业务的“秘诀”

2017-05-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课题组:今年以来,银行同业业务受到多方关注,各方对同业业务理解也非常不一致.请问李行长,对于银行的同业业务,您是如何理解其在整个银行业务中的

课题组:今年以来,银行同业业务受到多方关注,各方对同业业务理解也非常不一致。请问李行长,对于银行的同业业务,您是如何理解其在整个银行业务中的定位的?

李仁杰:首先,要对同业业务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中国现在讲的同业业务和国际上的不完全一样。国际上的同业业务一般指的是银行间的同业拆借等;国内现在的同业业务概念范围较广,是泛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行为。

现在的同业业务概念,追溯起来主要是源自早期人民银行给各类金融机构发不同类型的牌照,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而银行在统计业务的时候,将银行与银行同业之间及其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都计入了“同业业务”这个科目。

近些年,同业业务的蓬勃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是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加速发展,间接融资占比持续下降;二是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传统新增贷款投放客观上已经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与此相对应,金融业务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过去,银行主要是作为信用、资金的中介,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服务包括融资活动更加多元化,许多金融服务需要多市场、多机构配合完成。

具体来看,围绕各种类型的社会融资活动,银行在其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在金融业务的具体形式上就表现为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按照现在的统计口径,银行与这些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往来活动都被记录为“同业业务”。

例如,现在很多大的企业集团都成立了财务公司,将资金等业务集中到集团总部来管理,这些财务公司的业务实际上来自于此前他们的基层机构与银行之间发生的业务,本质上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业务,但此类业务的管理一集中到总部就被统计为银行与集团财务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业务”。

再比如,股民的钱没有炒股票时就是银行存款,炒股票时就是券商的保证金存款,于是这些业务又变成了银行与券商之间的“同业业务”。

随着社会认识的不断向前发展,不论是央行还是银监部门,近些年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重视这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比如央行提出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对传统信贷之外的各类社会融资渠道进行了细分和统计;再比如现在很多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券商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等,按照银监会最新的定义都是债权式的直接融资业务。

近些年,这一类业务蓬勃发展,个人觉得这符合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符合中国金融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市场需求。兴业银行无非比较早看到了这一趋势和要求,此类业务做得相对比较早一些,对业务的理解和标准要求也相对更多一些。

课题组: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情况下,同业业务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李仁杰:首先,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实际上已加快推进步伐。作为一家市场意识相对较强的银行,兴业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比较早,也较早地做好了相关的制度、架构和流程上的安排。比如,我们已经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比较完善的FTP机制、司库系统,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团队进行相应的理论和工具研究。

其次,从现有业务结构上看,同业业务的定价已经完全市场化,而真正受利率市场化影响更大的应该是传统存贷款业务。

我们现有业务中受国家法定利率保护的比重已经比较小,市场化的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再次,从负债的稳定性来看,在市场化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同业负债,情况各不相同。兴业的同业负债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上交所、深交所、券商、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等的存款。

此类存款更像企业存款,这类负债还会大力拓展。第二类来自中小商业银行,比如邮储、农商行、农信社。这类金融机构类似国外的储蓄银行,是市场上的资金提供方,他们的资金客观上也需要在市场上卖出去。

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我们通过“银银平台”已经和他们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合作。第三类来自大中型银行。与大中型银行的业务合作,在资产端,鉴于其风控能力较强,我们主要是将其作为交易对手和他们做资产业务,相关负债完全按照资产配置的需要来组织;在负债端,由于国有大行从总行到分行系统跨度较大,对区域市场利率变化的反映不尽一致,客观上为我们优化同业负债结构提供了机会。

因此,我们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很有信心。

课题组:6月“钱荒”实际体现了一个同业风险传染性的问题。金融危机的教训也提到了同业传染性问题。如何在同业资产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形下,做好风险控制?

李仁杰:关于金融市场业务风险传染性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思考。第一,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流动性紧张甚至危机的酝酿往往是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爆发的直接导火索。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国外不同。在宏观上,中国不存在所谓“流动性危机”的问题。

因为在中国,银行的存款有近20%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存在央行,如果出现危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调控市场流动性,毕竟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最高的,此外,央行还有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可使用,政策运作空间较为充足,所以宏观上不存在流动性危机的问题。

但是在微观上,在某个时间窗口,由于市场情绪、阶段性制度调整、阶段性经济活动如缴税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

第二,从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的传染机理来看,市场情绪是一个关键所在。有效缓解市场紧张情绪,降低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传染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要更加顺畅,政策目标要更为明确,以便市场主体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避免出现对央行货币政策导向的误读。

二是监管部门制度性政策调整应更加实事求是,相关制度的修订出台应更公开、透明,并加强与市场的互动和听证,以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怪圈和监管政策“紧急刹车”给市场造成的剧烈冲击和扰动。

三是包括央行、监管部门、市场参与者等在内的市场各方要共同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市场情绪,使整个市场行为更趋理性。比如,今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经济比较悲观,国内资本市场对经济以及金融业也不看好。

实际上,尽管中国目前存在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隐患等问题,但中国经济总体仍保持了稳中有进,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仍然健康平稳,对此,市场相关各方应加强正面舆论宣导,营造积极的市场氛围,促成更为理性的市场行为。

对兴业银行而言,我们的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特殊,对同业资金的运用较多,因此,我们首先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绝不允许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有任何的薄弱环节,在具体操作上我们的司库非常重视一个月内的现金流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一些偶然性因素,在一个月之内有任何情况我们都能应对。

其次,我们会充分认识并思考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经营的深刻影响,通过对整个利率周期进行仔细分析判断,合理把握错配的程度,同时如果出现流动性紧张,会进一步分析重定价对自身盈利的影响。

再次,我们在资产负债管理上也较为审慎稳健。作为银行的管理者,我主要关注的是我们的资产如何真实的计量风险,计算风险资本占用。比如我们内部在做业务规划的时候,实际上都是首先基于资本充足率达标的考虑下,相应有多少风险资产可分配,然后看风险资产回报率是多少。当然,我会在内部特别注重把经营的指导思想传导下去,让大家“算着帐”做业务。

课题组:兴业在同业业务上是先行者,但现在大家都在上规模的时候,未来我们同业业务的重点在哪里?

李仁杰:第一,从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各家银行应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业务上,各行可考虑发展趋势及各方面条件,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先发优势并加快发展。对于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首先要认清大趋势,其次是提前布局,这样就不会因为大家的一拥而上就动摇或被动应对。

第二,从兴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目前受广泛关注的同业业务本质上其实是金融市场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区别于传统存贷业务,以金融交易为重点,在多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同业往来市场、各类债权式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开展综合化运作、提供综合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我们将金融市场业务确立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宏观上看,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纵观中国金融发展趋势,社会融资结构更加多元,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体系差异化发展不断提速,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加速发展。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元。二是从微观上看,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必然方向。

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更加强调多市场、综合化运作,更加强调金融同业合作,尤其是在金融脱媒的过程中,许多金融服务需要多市场、多机构配合完成,同时,将更加强调经营的自主权,特别是资产负债管理的自主权,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因此,我们的业务也要相应地往这个方向转型。

兴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从1996年开始起步,比较早地抓住了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大趋势,在多个市场率先布局,形成了先发优势和经营特色,主要运作领域从同业往来市场、货币市场逐步向债券市场、各类债权式直接融资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延伸,并通过市场化并购和自主设立等方式,初步形成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资产管理等在内的集团化运作平台。

总而言之,金融市场业务是我们在发展战略上的一个审慎考虑和选择,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充分吸取国际上大投行的经验教训,积极调整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内部相关的架构、制度、流程等都朝着国际先进标准的方向不断完善。

课题组:市场上都认为兴业创新能力强,往往是市场第一批创新者,等其他银行开始做的时候,就开始受到监管的关注。兴业的金融创新似乎总是走在金融监管的前列。如何在当前的监管体系中把握好金融创新的节奏?

李仁杰:首先,要正确认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制度总是落后于实践,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在实践中,部分金融机构通过主动寻求创新发展,不仅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而且通过与监管的互动,反过来也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发展,促进了监管与市场的相互协调。

从银行角度来看,一定要围绕市场需求,保持创新精神,并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金融创新要以满足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为前提,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二是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相关会计核算能够真实准确地计量相应的经济金融活动;三是要积极学习借鉴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认真汲取失败的教训;四是要加强与监管的互动,积极参与推动相关监管的不断完善。

对监管而言,不能用行政的思维来人为割裂市场,不能用行政的办法去刻意限制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应从金融业务的本质着眼,立足于经济活动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坚持鼓励、引导和推动,注重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同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协调、互动,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保持良好的金融创新。

课题组:去年兴业增资以后,市场担心股价会下来。

李仁杰: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其实是有问题的,在企业价值判断的方法论上,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情况似乎完全相反了:一方面,股票市场上不太看市盈率、市净率等客观指标,主要看未来是否有故事,追求所谓的“市梦率”,表现为各类题材股伴随着市场炒作和故事演绎,股价不断创出新高,而明显蕴含巨大价值的蓝筹股则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更为注重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现金流,不同评级的企业显示了信用利差。

相对而言,债券市场的估值较为合理,而股票市场过分追求故事。

此外,即便从股票市场注重企业未来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市场对于企业成长性的看重程度也是不同的,在经济较好的时期,市场比较看重未来是否有故事;而在经济不好的时期,则更为强调企业的现金流。

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我们始终把做好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摆在最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严格做到信息披露的透明、及时,并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工作,向市场及时、准确地传递银行的价值。对兴业的股东,我们起码做到了每一次增资都对得起股东。上市6年半以来,我们每次披露的半年报、年报都是超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