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刚去世近况 电影演员王心刚近况]电影演员王心刚去世

2017-06-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心刚去世了吗?据小编搜到的答案是没有的,老演员都不爱张扬,不像现在的演艺界的人.所以王心刚去世这件事为谣言.1987年拍完<苏禄国王与中国

王心刚去世了吗?据小编搜到的答案是没有的,老演员都不爱张扬,不像现在的演艺界的人。所以王心刚去世这件事为谣言。

1987年拍完《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之后,因为身体原因,王心刚决定息影,息影后,他从不参加公开活动,所以不仅观众见到王心刚不容易,其他老艺术家见到他也难。王心刚这些年到哪去了呢?曾有报道说他去了美国,他告诉记者:当时去美国是因为我儿子在那,我和老伴去帮他照顾了一段孩子,早就回来了,儿子也回国了。

我回老家去了,叶落归根,我回家乡大连(王心刚1932年元旦生于大连)定居了,每年一半的时间在大连住,一半时间在北京,因为孩子们都在北京。

每天在海边晒着,你看我都晒黑了。他为什么坚持不公开亮相呢?王心刚说:当年息影是因为自己的年龄、身体都不适合继续做演员了,既然我的身份不是演员了,我不应该出来面对观众,而我也愿意做个普通的老头。


但也有些老艺术家不演戏了,还在做着与电影有关的幕后工作。王心刚说:“我这个人是要做就做好,要不就不做,我一直都在做演员,再做其他工作,我怕自己做不好,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了。

哎,借了那些好影片的光,让大家到现在还记得我,但这么多年,我没再为大家做什么,惭愧呀!”


见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艺术家,王心刚感慨地告诉记者:“我们都好多年没见到了。你看,于蓝大姐85岁了,秦怡大姐84岁了,我都73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她们转眼之间都成了耄耋老人了。

那边那个老太太(指叶英)是我妻子的学姐,当年我去她们学校时见过她,那是1958年,快50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妻子23岁,我26岁,我们那时还没结婚,现在一转眼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好多人都不在了,有的人孩子都不在了。”


记者知道王心刚说的孩子不在了,是指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于洋,因为他特意走过去跟于洋握手说:都听说了,你一定要保重!

于洋刚说:没事,都过去了。轻描淡写的言语之间包含着人生的悲痛与无奈。

王心刚说:估计以后我们要见面到医院里见更容易。我曾经去看胳膊,医生告诉我田华3月在那里住过院,我跟庞学勤聊天,我的一个孙子跟他孙子一样大,都是4岁,当年我们还是小伙,一转眼孙子都这么大了,不服老不行呀!

    王心刚,男,1932年1月1日出生于辽宁大连人,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56年,参加故事片《寂静的山林》的拍摄,饰男主角冯广发,开始电影演艺生涯。1962年,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1982年,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锷的形象,荣获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0年,与菲利浦·博萨斯合作导演影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该片荣获全国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1991年,王心刚被载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1995年12月,获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而特设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同年当选为“中华影星”。2005年,获国家人事部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同年获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006年,与翟俊杰导演合作,出演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我的长征》。2009年,获第十二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得亚洲演艺名人“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大奖” 。2014年,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谈起王心刚,大约很多喜爱新中国经典电影的女影迷心中会小鹿乱撞,因为他可是红色年代的“长腿欧巴”。

俊面容、好身材;在那一代男演员之中王心刚绝对英姿飒爽,同时话剧出身的他又拥有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对表演事业的无限投入,于是他收获了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那些年贴在王心刚身上的标签颇多“银幕第一军人”“红色第一小生”“电影偶像”,都只为了说明一件事——王心刚是新中国电影的偶像标杆。

红色男神王心刚

编辑/任义 撰文/风宗乡

迷上“遗憾”的艺术

与那个年代许多电影演员一样,王心刚也是由话剧走向电影的。1949年,从小就爱好表演的王心刚考入沈阳市文艺骨干训练班,学起了话剧表演。他学东西有股子倔劲儿、认真劲儿,老师讲的什么东西他都记在脑子里,走路吃饭,都在演练。

有一次去小卖部买东西,他想起老师教的一个“挥手再见”的动作,便起了范儿,转身跟售货员挥手,谁知太过投入,没有看见身旁站着的阿姨,“啪”打了人家一下。训练班毕业后,王心刚转入东北文工团,正式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这下他的表演功夫有了“发泄”之处—— 他演过《李闯王》《冷战》《三个战友》等经典话剧,在剧中均担当重要角色。

模样长得好,表演功底好,王心刚很快就在同一拨演员里脱颖而出,这也为他迈入电影领域埋下了伏笔。

1956 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寂静的山林》,男主角挑过来挑过去,总是没有满意的。副导演跑到王心刚所在的文工团碰运气,没想到一眼就相中了王心刚。王心刚被带回了剧组,试镜、角色分析都一次通过,他就这样顺利地做了电影男主角。

对于话剧表演功底好的王心刚来说,拍电影并不很吃力,背台词、走流程,他都适应得很好。起初他甚至还有点不乐意,觉得电影表演是一段一段地拍,没有话剧表演过瘾,后来片子拍下来,他也渐渐喜欢上了拍电影的感觉。

多年息影后,王心刚曾这样回忆自己过去的这段经历:“我走上银幕,完全是组织安排的。我原本是东北军区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并不喜欢电影,因为电影往往让人留下无法弥补的艺术上的遗憾。后来干上电影这一行,才逐渐感觉到,越是遗憾的艺术,才越有魅力。

正是因为电影不能有第二次,才要求一个好演员在创作人物之前,做更加深刻、更加细致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是一个演员最无法忽视的。于是,在一番番的历练之中,我渐渐迷上了电影。”

《寂静的山林》上映后反响很好,英姿飒爽的军人形象成为王心刚迈入电影门槛的敲门砖。后来,他又被选中拍摄了《牧人之子》,“英俊小生”的银幕形象逐渐立了起来。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在这个时候看中了他,将他收入门下,王心刚就这样成为了一名专职电影演员。

“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作为1950、60年代的银幕偶像,王心刚演过的片子,大多都能掀起一阵风潮。

1959年的《海鹰》是王心刚最初“撩拨”少女之心的电影,他在片中扮演潇洒倜傥的舰长,一身白色海军服,开着敞篷吉普车奔驰在海港,带着女主角王晓棠所扮演的吴玉芬兜风,在礁石边聊天……影片上映后,年轻姑娘的求爱信像雪花儿一样朝王心刚砸来。再到后来王心刚与王晓棠再次合作《野火春风斗古城》,许多观众入戏颇深,只希望这两人能够假戏真做,成为一对儿,影迷中也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1961年,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红遍大江南北,王心刚在影片中饰演领导红色娘子军的洪常青。洪常青慷慨就死的那一段,王心刚没有台词,全靠“内功”——肢体与眼神表现人物,但就是这样隐忍式的悲壮,将洪常青这个人物推向了影片革命者形象的制高点。当时许多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把洪常青当作模范与偶像,而王心刚也赢得了“红色小生”的名号。

“红色小生”这类形象王心刚一演就是十几年。“文革”过后,42岁的王心刚复出,在《侦察兵》中饰演机智勇敢的侦察兵郭锐,这是他最后一次演“小生”。影片里有一个片段,化装侦察的王心刚戴着雪白的手套 “检查”敌人的大炮,在炮口上摸了一手的黑,他瞥一眼敌军团长,故意拖着长腔说:“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然后边脱手套边慢吞吞地说:“太麻痹了,太麻痹了。

”这个情节引起了许多小孩子的相继模仿,他们翻出家里的白手套,学着王心刚的模样与语气,说:“太麻痹了,太麻痹了。”几乎成为了当时每一个孩子的儿时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告别了“小生”的王心刚,反倒在英俊的外貌外增添了更多的历练和沉着,他依旧能够凭借自己的魅力再掀风潮。1981年,49岁的王心刚出演了谢铁骊和陈怀皑以及巴鸿联合导演的《知音》。《知音》讲述的是民国传奇人物蔡锷将军的故事。王心刚因为倾慕蔡锷的人品和胸怀,乐于演这个角色,加上他英气逼人的相貌,这个角色就更非他莫属了。

再披戎装,王心刚与张瑜扮演的小凤仙站在一起,宛若金童玉女。他骑在白马上,英姿焕发地检阅军队,英气逼人。凭借着《知音》中的蔡锷这一角色,王心刚获得了翌年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不演戏了,老伴与家人最重要”

影帝之位还未坐几年,王心刚就忽然隐退影坛。1987年,拍完《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后,王心刚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有些不好,不适合再拍电影,便毅然退下来,和妻子一同去了美国照顾儿孙。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北京,和老伴过起平淡甜蜜的退休生活。

王心刚有一儿一女,都在IT行业,干着跟电影一点不相干的活儿,也从没有知道他们是王心刚的孩子。至于子是否要承父业,王心刚并不强求,说孩子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儿孙们常回家看看,一大家子吃个团圆饭,才是老年王心刚最开心的事。

他说:“过去我当演员时,工作很认真,事业在我心里最重要;不演戏了,老伴与家人最重要。”闲暇时间陪陪孙子,听听音乐、看看书,王心刚觉得无比惬意和幸福。

王心刚一贯的低调掩去了他过去在影坛辉煌的成绩,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曾与王心刚合作过4次的严寄洲导演曾说:“他平时就是个不显眼的人,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嘻嘻哈哈的,没事的时候就看剧本看书,特别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

”许多王心刚在八一厂的同事也说,王心刚这个人好安静,性格内向,不事张扬。隐退后,王心刚把这一喜静、低调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很少出席活动,也不掺和电影,彻彻底底地没入了生活,81岁时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儿。”

他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普通人。没退休时,他是八一厂的业务副厂长,厂里给他配了车,他几乎不用,固执地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上下班。退了休,他就更加无所谓了。有一次在朝阳公园举办赵丹铜像揭幕仪式,他竟然是步行到现场参加活动的。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坐车,他笑笑说:“家离这儿不远,散散步就到了。”

坚持锻炼的老偶像

73岁时,王心刚曾和于蓝、秦怡等老艺术家们见过一面。那时他十分感慨:“一转眼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好多人都不在了,有的人孩子都不在了。估计以后我们要见面到医院里见更容易。当年我们还是小伙,现在一转眼孙子都这么大了,不服老不行呀!”

嘴上说服老,其实王心刚心里并不服老的。作为一名电影演员,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严格。每天坚持运动、锻炼,保持体形,如果发现自己长胖了些,就会一段时间不吃晚饭,只吃水果。出生于大连的他爱好游泳,退休后,只要有时间,每天都会游1000米,不游就觉得浑身不畅快。

“坚持了几十年的锻炼,而且不同时期的锻炼方式都不同。年轻的时候,长跑增加体能,举哑铃、练双杠锻炼体形,几乎是我每天的必修课。”王心刚说。年龄大了之后,运动强度会减弱,但他还是会根据角色随时调整自身的状态。

2006年,王心刚最近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他在《我的长征》当中饰演一位老红军。姚晨也在那部电影中出演,俩人有一张合影,姚晨尚青涩,而他精神矍铄,虽年过八旬,华发满头,然更添俊雅斯文。关于这次健朗登场,王心刚说,自己“不老”的秘诀就是加强锻炼。谈起退出影坛这么多年后为何兴致上来要演这样一部电影,他感慨地说:“在古稀之年,能为自己喜爱的电影事业贡献点余热,也是自己的一个心愿。”

其实王心刚的偶像包袱也挺重,75岁时王心刚曾动过一个小手术,切除腿上的一个脂肪瘤,刀口有18厘米长。王心刚原本不愿意切的,但是瘤块越来越大,医生建议他切掉。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切,他说:“那不是有个大疤了嘛!”

这些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是年轻时拍戏留下来的“毛病”。1959年拍摄《海鹰》时,有一些镜头是在八一厂挖了个游泳池补拍的,那时天气已经很冷,王心刚还要在夜戏里一遍一遍地跳进水,湿淋淋地爬上来后,就脱光衣服在火堆边烤,吃点牛肉喝点酒来御寒。

拍《南海长城》的时候,王心刚已经41岁,为了把握角色,在形象上靠近自己所要饰演的船老大区英才,练成粗壮的体格,素以温润潇洒著称的王心刚开始每天进行太阳浴,两、三千米地跑步,以及练哑铃几百次、双杠几百次,并和渔民们一起出海作业,后来甚至因为练得“太疯”,皮也晒脱了,身体也浮肿了。

2014年,王心刚获得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颁奖词是:王心刚,与那些红色经典一道成为整整一个时代审美的方向,他的风采是无数人心中的楷模,更是一代热血青年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红色男神。

在很多影迷心中永远留存着王心刚年轻时英俊的形象,在他们眼中,王心刚是不会老的;正如经典成为经典,王心刚也随着那些经典电影把自己的名字牢牢地镌刻在了中国电影史的红色丰碑之上。

相关图片:

↑图:电影演员王心刚近况和个人资料(3)_大陆明星_

↑图:电影演员王心刚近况和个人资料_大陆明星_大

↑图:电影演员王心刚近况和个人资料(2)_大陆明星_

↑图:电影演员王心刚近况和个人资料简介_娱乐明星

↑图:电影演员袁立_电影演员朱琳去世_电影演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