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源山景点介绍 处处美得让人目酣神醉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有着千百年沉淀的丰厚历史文化,山上的美景与传说,更是脍炙人口.那么,清源山有哪些景点呢?今天,小编为介绍一下泉州清源山景点.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大自然旖旎的风光. 老君岩山门清源山的山门非常的霸气,堪称老君岩山门.老君岩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有着千百年沉淀的丰厚历史文化,山上的美景与传说,更是脍炙人口。那么,清源山有哪些景点呢?今天,小编为介绍一下泉州清源山景点。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大自然旖旎的风光。  

老君岩山门

清源山的山门非常的霸气,堪称老君岩山门。老君岩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老君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另外,民间传说摸得到鼻子的人可以活到120岁。

虎乳泉

"虎乳泉"位于"清源天湖"上方的岩坡上。据《寰宇记》云:"《汉书》朱买臣传谓东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南宋初年闽人叶廷圭《海录碎事》载:"泉山,泉州之主山也,山有孔泉故名"。清源山因名泉山,泉州就因泉山而得名。

"虎乳泉"旁有"孔泉"石刻。泉眼上下皆石,上石如壳,下石如砥,中坼有孔窍,泉从隙缝里流出,注入一方形石孔中。上有吕道人题刻"虎乳"和宋朱熹撰写的"源头活水"石刻。"虎乳泉"长年不涸,游人耳贴岩石,可闻其岩下传出"咕咚"的阵阵响声。

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千手岩后有弘一法师舍利塔,法师俗名李叔同,早年留学日本,攻音乐、绘画,对文学也造诣颇深,后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成为知名高僧。1942年在泉州圆寂,遗骨分葬于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舍利塔旁悬岩上刻有法师临终前手书“悲欢交集”四字。塔内石壁上有阴雕法师全像,系名画家丰子恺所绘。

弥陀岩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1961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石室的建筑特色和佛像服饰,为研究中国垂江以南元代建筑和佛教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石室右侧的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告功立石碑文记载:平章三旦八御史贴木尔不花宪法使孙三宝佥事释迦如捐财首倡化合众缘易殿以石建台搭改堂宇再精琢佛相涂金。在此方193个汉字的元代石雕碑文中,出现了13个简化汉字,这在元代碑刻中实为罕见。

瑞像岩

瑞像岩位于碧霄岩东侧,北宋元右二年(1086年)依天柱峰山石雕刻“释迦瑞像”立姿,高4.4米,宽1.5米,神态安详端庄,面容秀美,身上雕有袈裟,左手下垂掌心向外作与愿印,右肩裸露,施无畏手印,雕像下雕出莲花宝座,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仿木构石室。瑞像岩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奇石扦天,千姿百态。峭壁间有“忘归”、“北门胜概”崖刻。岩室对面为罗汉峰,断岩侧立,形如罗汉,构成十八罗汉朝瑞像奇观。

赐恩岩

赐恩岩位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奇峰醉月”意境区内。赐恩寺内的宋代白衣观音石雕造像,附近岩石林立,有石龟、石蟒、石城、石窗、石门诸胜,惟妙惟肖。是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3年)以天然岩石雕刻而成。2001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赐恩山上,巨石成片,垒垒叠叠,形成许多天然石洞、石室。其中有一石洞,上刻”高山仰。止”四字,为唐朝闽中甲第进土欧阳詹的少年读书处,名日”欧阳洞”。欧阳詹少有大志,刚毅过人,在洞中潜心苦读,终于在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五试于礼部”,”以优异的成绩与著名青年文士韩愈同中进士,时称”龙虎榜”。此后,福建文风大盛,英才辈出。后人称其为”闽文之祖、闽学之师”。至今游人至此,无不驻足一睹胜迹。

三世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阿弥陀佛,也叫燃灯古佛,主管西方过去佛国极乐世界。

至今,三世佛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释迦像,为现代佛,主管现代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在泉州的人们每逢初二、十六都会来这里祭拜,据说,可以保佑世人消灾、延寿、去病。

清源洞

清源洞位于清源山顶峰,系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时人称之为"第一洞天"。进山门顺石阶而上左侧立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068年)纪德碑一方,上刻:"泉山之句载于汉书,故以名州清源是也。四方宾客,本州士庶,乐慕名胜,游览不绝。

清源洞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有观空楼、佛祖殿,裴仙祠等建筑。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有裴道人因追赶一条伤害生灵的巨蟒到此,见巨蟒遁入洞中,遂覆以石,坐化于洞口,使巨蟒不能复出为祸,故此洞又名"裴仙洞"。洞顶原建千峰紫翠亭",现只留下"蜕岩",羽化登仙","有仙则名"等历代石刻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