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律师花式炫富上热搜:为什么说“不差钱”的任性不可取
这是一个充满“戏精”的时代,刚刚进入2018年没多久,社交媒体就被一名身穿Burberry、脚蹬香奈儿、手戴卡地亚、毕业于北大、供职于某“亚太最大”律所的合伙人刷屏了。这位叫张晴的女律师,在朋友圈、微博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律师,似乎是很赚钱。
我们不妨自己体会一下其中的细节:
关于美签面试:“用了当年考雅思的技巧,穿了平时开庭穿的整套Burberry衬衫西服,香奈儿13寸的黑色高跟鞋。在等待时将羊毛大衣搭在手腕上,偶尔看下卡地亚的表。站得笔直而冷漠。”
关于消费:“随意走进一家店,随便拿起一个太阳镜,随手买了。没有喜欢的感觉,就是那么可有可无。”
关于学历:“虽然一生中值得炫耀(显摆)的事无数,但北大人,谁没个北大情节呢?”
关于资历:“年纪比我大的律师不少,但资本市场资历比我老的深圳却没有。”
上面的言论全部来自于她的朋友圈或微博,羊毛大衣搭在手腕上,偶尔看下卡地亚的表,随便拿起一个太阳镜,随手买了……张律师举手投足间,洋溢着“不差钱”的任性。
按理说,作为一名律所合伙人,买得起Burberry、戴得起卡地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应该都不是难事。在朋友圈时不时来点小炫耀、小小地矫情一下,也都是人之常情的小心思,但为什么到了张晴这里,她就被封为“种子型戏精”了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她的言论给人一种把所有东西都换算成钱的观感;她站在金钱鄙视链顶端,洋洋自得,浑然忘却了一名执业律师该有的专业、理性与低调素质。
虽然律师朋友圈里的生活与专业并不直接关联,但设想一下,你会把诉讼委托给这样一位浮夸高调的律师吗?
有句话说的好,互联网是最好的照妖镜,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当一个人的言行面目可疑时,其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成为黑料。张晴未能“幸免于难”,她的高调炫富引发了一场针对她的“扒皮运动”。
有人在律协网站上找到张晴的执业履历,发现她14年过司考,15年执业,现在就已经成律所合伙人了。升职速度很快,那么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对其毕业于北大的经历,北大法学院的同学一合计,却发现没见过这个人。有人说她是自考本科,也有人说她是参加培训活动混了个校友卡。总之,她的“北大人”身份看来并不靠谱。
高调浮夸地炫富,引来扒皮惨案,想来张律师也是够背的。相信她的炫富只是个人生活的一点小趣味,无意去冒犯谁,但在主张平权的互联网世界,一旦引爆舆论场,她可能就无法掌控自己的那点“小确幸”了。
必须说,律师这种职业,门面的装点确实很重要。张律师穿戴的Cartier、Burberry、Chanel想必也是为了打造干练利索的职业形象。但其社交媒体上晒出的内容,却在表明,她拼命购买奢侈品只是为标签自己的高级,并不符合人们对一名专业律师的身份想象。
14年过司考,15年开始执业,不到两年就成为了合伙人,如果这玛丽苏般的情节是真的,张律师的经历也可谓励志了。
名牌包包、名贵衣服、合伙人、房子,也都表明,张律师是典型的中产甚至是社会精英,但她的种种示范,却很没有精英尤其是律界精英该有的自觉。
相反,张律师如几岁小儿捧金过市般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们对其双商的怀疑。被扒皮、被嘲讽、被批评,只能说是求仁得仁。
追求奢侈、爱白日做梦、爱炫耀浮夸,真正有专业素养的律师不会这么干。张律师的被围观被嘲讽,或许只说明了一个道理:靠专业吃饭的律师低调一点没什么坏处,与其夸夸其谈把自己活成段子,不如踏踏实实增强自己的业务素养。后者才是一名执业律师立身的“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