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您让座”,新道德标准?
近日,网上被一个视频刷屏,无数网友看完表示:不要用某些人所谓的“道德”,绑架我们善良的心!!!你是否遇到过这些常见的道德绑架?1.常见于公交车和新闻上。“现在的年轻人有腿有脚的,真是世风日下”。是的,拼死拼活,拖着可能劳累一天或者本有伤痛的身躯好不容易挤上车并幸运地得到座位,刚想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神出鬼没身形鬼魅的大妈/大爷就用这台词,把心情撕得七零八落,满腹委屈无从辩解。
2.不喝不是兄弟,看不起我是不是?这算是在我国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了。不去往往被解读为各种含义,各个渠道反馈或者你永远听不到的:看不起,装,不合群,没用,没劲诸如此类。他们也许不知道你严重酒精过敏或者生性排斥酒精,也或许知道又如何。蛮横而故作潇洒略带挑衅地一仰头一反手:“我干了,你随意”。你的心理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3.你一大人跟小孩子计较什么啊!你辛苦好几年,背着山大压力贷款放了新车,一转眼让熊孩子给划了;你摇着腰肢风情万种地在泳池边享受着青春和仰慕,一熊孩子伸手把你脖子上的比基尼绳扣拉开了,即使“无伤大雅”……而一个熊孩子身后,99%的概率有一个熊爹妈,瞪着眼珠:“你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干嘛”。你能怎么做,你该怎么做。
4.我父母双亡,自小孤苦伶仃,可我有梦想。当你看到那些一无所长,不肯坚持用心强大自己,拿不出过硬实力。却标榜“自身不幸”,以退为进倒逼“道德”,强行想通过社会固定板块为自己取得利益的时候,你作何感想,你会怎么做,你该怎么做?
视频不可否认的是理想主义意味浓重,有点过于尖锐而极端,但实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思考。向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的去衡量一切,这样容易产生“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没素质,却不知道我没素质”的虚幻主义。站在不同的立场,带着思考和智慧去观察事物才能得到进步。因为争议之所以存在,就是有人没被说服,有人不觉得对方正确。这种情况往往不能评判,只能取舍。就像这些别出心裁的创意制作,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的讨论和取舍的平衡点应该放在哪里呢?我们无法方方面面,寄望于一些比较尖锐的切入口带动思考,那么文章的价值也就存在了,毕竟没有任何事物是真正完美的。
否定看法按照一般意义来说,能对给老病残孕让座提出反对意见并且得到认同,这得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真的可以站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吼底线是是什么,然后为所欲为了? 互相关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老年人体力比年轻人差很多,一个奋斗半辈子的老年人和大家在同一辆公交车上让大家让个座位都有这么多意见,还好意思说别人道德绑架,这就有道德吗?累不累倒是不得而知同样老年人累不累也不能知道,只是说工作一天累的半死不能让,多少给人一种能找出这样的理由可见多么自私的直观,相对来说老年人体力本来就差,有所消耗是不是更需要坐下休息一下?
至于拿大姨妈说事,本来就是给老病残孕让座,真的疼的受不了需要坐下休息没人会说什么,不过天天来大姨妈或者说一个男的也有大姨妈也需要关爱就有点矫情了。 一个孩子把车划了大家当然不会和孩子计较,过分夸张强调这个的人可见道德底线是多么的底下。大家只会告诉熊孩子的家长赔钱维修就行了,和孩子计较多没意思啊,小孩又没钱赔偿,得去找他爸妈。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把你新车划坏了,突破口应该在赔偿事宜,却一脚把孩子踢飞了,孩子小不懂事,那么制作者是智商大脑没发育不懂事吗? 而一个选秀节目打同情牌也是正确选择人性定位,当两个选手表演一样优秀的时候更值得同情的选手自然更值得支持。当觉得值得同情但表演差的人不值得投票的时候可以不把票投给他,至少选秀节目没有见过强制投票的环节。
市井事市井决,不拿北边的鸡汤补南边的人,我们用实际价值思考什么是道德。我认为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体现的一种礼仪,那么前提是互相尊重,我给你让座,是因为我认为下面的路程我站着比你站的轻松,出于礼仪让座给你,你是不是应该出于礼仪表示感谢?而有些老人把道德当成理所应当,你不让我是没道德,你让我是应该的,什么感谢都是扯淡,我就遇到过。另外,为什么我站着就一定比你轻松?有可能我是个导购,从早站到晚,是不是最后一路我站着也比你轻松?人要将心比心,老人身体就是身体,年轻人的健康就不是健康了么?
道德绑架说的是那些将道德当做武器,显得理所应当的人,而不是说那些懂得礼仪,心存感激的人。西方称之为道德,东方称之为礼。道德的起点在于认知。 乍看这是认为座位是为了谁轻松,谁省劲,解疲劳。有点认知错误的嫌疑。至少公共交通工具上座位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手抓不稳扶手的任何人都可以座,因为摔倒可以致命,尤其老弱病残孕。另外,公交车上有黄色座椅,那是专座,这样的座位不存在可让可不让。 有时间为无德辩护,为什么不去建树道德呢?毕竟一个人培养人性是人生第一要义。但同时,专座完全就是公交公司为了方便别人自己设立的。
现实中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了这个专座的使用权,相反,大多数国家都不会有这玩意儿(可能因为人少),这个东西的设置似乎本来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里面的消费平等——因为消费者的身份而带来的消费待遇差别,当然我只是从法律法规上讲,撇开道德说,本来就没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么多废话,总的来看就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判断、取舍世间物。定律和真理脱离一定范围,也是狗屁。真正的正确在于,有自己的思考,符合实际意义同时不会给他人造成困扰,如果能同时兼顾自己,这样的为人处事大体来说是一个相对的小圆满了。问心无愧其实挺难的,不对不起别人,不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