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午餐社交:八成职场人士都已参与
比手捧咖啡更亲密一步的是共享午餐,“一起吃饭”是如今最不容易出错的社交借口,内外皆宜。同事之间午餐也成了非官方团建的重要项目。
8月30日,前程无忧发布《2017与谁工作午餐状态调查》报告,只有两成左右的人还把午餐作为私人时间坚守,36.93%的受访者把共进午餐作为融入同事社交圈的一种方式,分别有19.16%和8.01%的受访者把职场午餐作为“快速了解职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或“加深上下属关系的机会”。
在这项名为“2017与谁工作午餐?” 的调查中,受访者工作年限为“1到3年”的占35.19%,平均月薪在“4001到6000元”。收入和午餐花费紧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超过40%的职场人午餐开销在“21到30元”。绝大部份的主管经理们的午餐“30元及以上”。对于在城市商业中心(CDB)上班,月薪在4001到6000元的年轻人而言,即使雇主提供午餐补贴,午餐支出占月可支配收入比例近10%。
在“吃饭伤神难在哪”的选项中,60.98%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不知道吃什么”。然而有趣的是,调查中51.2%的受访者每天仅用“5分钟及以下”时间就决定了工作午餐吃什么。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平日工作餐用时在30分钟以下,虽然不知道吃什么,但因公司午休时间有限,外出就餐/等外卖又需要大量时间,所以在选择上往往只能速战速决”。报告之外我们有另一个猜测是从众者与意见领袖之间的完美搭档,节省了犹豫时间。
所以午餐小分队通常指哪打哪儿呢?这就分出了“出门派”和“居司派”。出门派”大多选择集体/小团体共同用餐,办公室环境不适宜就餐是他们的主要理由。而“居司派”则更倾向于在公司就餐,天气、就餐路程、等位时间是他们不喜外出的主要原因。 这时候公司有个华丽的食堂,可以让员工万分得意。公司食堂是一个投入大而备受批评的支出,本着做不好不如不挨骂的原则,现实中很多企业雇主知难而退。默哀一分钟。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31.36%受访者“有一两个固定要好的同事饭友”,27.53%的人选择“同事集体共同就餐”。连一只烟的时间都有烟友共火,选择一个人吃午餐总有点形单影只的感觉。
人们倾向于把愉悦感附着在任何与好的食物紧密相关的事物上,所以美食当更容易认同彼此的想法。
“职场午餐是融入同事社交圈的方式”36.93%的受访者认同这个观点,分别有19.16%和8.01%的受访者把职场午餐作为“快速了解职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或“加深上下属关系的机会”。职场午餐或许是最好的建立/巩固社交关系、采取职场信息的途径之一。同时通过调查发现,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午餐是作为职场八小时中可以暂时放下工作的一段时间,不少受访者因此拒绝或不情愿与管理者和客户共进午餐,而更主张把“下午茶”作为工作沟通和商务洽谈的时刻。
午餐社交是近几年出现的词,另外提一句,它和90后进入职场的时间基本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