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作品评价 作为张嘉佳的死忠粉 我是如何评价《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
对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下文简称《全世界》)这部电影我并不好说什么。但是因为我真的非常喜欢张嘉佳,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要对我喜欢/或者说我尊敬的作者所产生的作品,有一个属于自己角度出发的评判。至少也算对得起自己。
我不是枪手,也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很显然,《全世界》并不需要有多专业的水平就能找到其蹩脚的地方。无论从演员的挑选/人物关系的设定/事情发展的设定/以及商业成分的添加来看,都是这样。 (一)首先说演员。
1. 邓超的演技,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永远在很努力的演,但永远都是用力过猛。如果放在电视剧里,倒也无可厚非,打发打发时间长得帅,有名气,就足够了。可放到需要消费几十块钱的大荧幕上,更多时候就真多有些对不起观众了。
我不想提他在《烈日灼心》里的大爆发,可是我真想说,电影不是真人秀,不是搞怪 认真就可以赢得掌声的。 我是典型的原著党,陈末在我印象里,即便不是张嘉佳,那也是要有忧郁气质,和洒脱性格的。
绝对不是靠装傻白甜/靠耍贫嘴的幽默感/靠掉几滴眼泪就能换取来的真性情的。 2. 白百合简单几句可带过。
表演一如既往地特色式演出,没有什么毛病可挑,但也实在是很挑戏的角色。《失恋三十三》的成功或许不可复制,但导演以及制片方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拥有高人气的类型演员,干嘛就不肯为了角色妥协一下,换一个更合适的姑娘演荔枝呢,也不想想,白百合都什么年龄段了?(我并不是说她老,只是单纯就人物角色本身对比。
)另外荔枝的角色设定也不好,原著里几句话就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感人爱情,倒电影里反倒做作,女片警的槽点不止一个两个。
敢问现在女警察谁会满大街瞎溜达?还有,她抓的小偷是不是有点过于凶悍了?你确定是小偷不是黑社会?再有,我真的不明白,白百合说:“敢在我荔枝的管片上偷东西。”小偷说:“早就听说小米手机难抢。
”这种台词(歌词大意,记不清了。)是怎么心思说的。 3. 从我第一次在《中国合伙人》里看到杜鹃的时候,我就觉得她会红,可到了《港囧》她还是不温不火。这种姑娘只能演女神,只能演有故事而且更有理想的女同学。
(我还以她为原型刻画过一个小说人物,哈哈不提。)在《全世界》中,她的设定真的是不够冷,或者说是冷的莫名其妙,分手莫名其妙,比赛莫名其妙,找带入的约定莫名其妙,就连拦着陈末和猪头打架也莫名其妙。
(当然,那架打得也有点莫名其妙。)张嘉佳小说中我就没有搜索到这个人物,是为了衬托陈末的主线吗?不是吧,我觉得倒是为了陪衬陈末在电影中的情侣坎坷,也可以说是深情??原著《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中,管春开车撞了毛毛的大切诺基,然后离开南京。
可是电影中的陈末怎么又去上班了?我不懂啊。难道没有幺鸡所制造的求婚,就不还钱了吗?最后两个人是要干什么啊。 4. 张天爱算是给我惊喜了一下。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我对这个名字就没有多大好感,再加上她属于长相比较妖艳类型的女孩,所以我莫名抵触。
不过,在电影中她饰演的幺鸡,我觉得倒是不错,演出了唯唯诺诺的感觉。本来就不需要过多妆点的长相,普普通通在电影里打扮就出来,反而好看了许多。
在原著我记得她还她还藏了个杯子,斑点狗的。如果我没猜错这个桥段是张嘉佳在致敬《旺角卡门》又也许是在直接致敬王家卫,反正这种是可以出现在小说里,但没办法出现在电影里了。这个角色也是距离原著还原度比较高的,不过我始终认为,她还欠大家一句解释,也欠陈末一句解释,就是我一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在等她说:“我叫姚集,朋友们都叫我幺鸡。
”(关于名字的问题,一会说。) 5. 接下来只剩下岳云鹏/柳岩/杨洋三个人了。
柳岩酱油味十足,可以暂且不提,反正也没几个镜头,就连人物的性质都模模糊糊留给观众猜,所以说了也没什么用。而杨洋呢,长得却是好看,我也不想多说太多,茅十八这个名字和他的颜值就完全不搭好吗?既然都把猪头的女朋友崔敏的名字改成了燕子,那怎么不能把茅十八的名字也改改呢?至于岳云鹏,我能看得出,他和邓超一样,超级努力,甚至他比邓超更加努力,开始的发展朦朦胧胧,到办订婚典礼,到和柳岩(燕子)一起送走宾客,这个故事在原著里,发生在“裤衩”身上,那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嗨,出发吧》,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裤衩的女朋友(数来宝)本身在原著中就有很独立的人物刻画,而且对“裤衩”是有很久的陪伴,才会走到最后的结局。
而猪头呢,在电影里,他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感恩式的爱情,也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陈末在电影中作为情感电台dj,没有看出这一点,我不知道是该怪他,还是该说当局者迷。如果是一部成熟的影片,我想不该让观众在这种问题上产生这种无聊的疑问吧。
(二)然后说剧情。 1. 对于这部电影的剧情,我甚至怀疑根本不是张嘉佳编剧。擅长情节的他勾划的他怎么会编出这么一部我看着都觉得浑身是坑的电影。
我能深深的记得,原著中《最基本元素》张是怎么留下线索让读者恍然大悟,也能想起原著中《末等生》是怎么样跨越了那么多年的时常完成在了一个几千字的范围内。我不明白,如果作此对比,我只能说,这个电影的剧情算个他妈什么东西。
2. 稻城/沙城这个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稻城是哪里,沙城又是哪里?陈末在接幺鸡电话的时候,怎么就从生日快乐,我很孤独,一下子说出这么一个梗的?我是没看明白,回忆了一下原著,我认为沙城就是一场支离破碎的失恋。
茅十八在原著中没有死,莫名其妙地和荔枝分了手,但他是在分手之后提出了沙城这个概念,是醉酒后,睡着前。而在最后张嘉佳也点明了,“沙城是一个人的记忆。”其实,那也是爱情丢失后的一片荒芜(自我理解)所以重要的是沙城,而稻城只是热恋,相爱,哪里都是稻城。
在电影里,忽然冒出来的地名,一下子不明不白的成了一个伟大的坐标。我无力吐槽,身为原著党伤心到死。 3. 名字。导演是想把这部电影拍给一切的未成年看吗?所有人的名字几乎都是代号,小容,幺鸡,猪头,燕子,茅十八,荔枝,除了陈末以外,在订婚典礼上镜头一闪而过的朱飞是什么鬼?(有可能是我看错,但我真希望我看错。
)一部都市爱情片,居然所有的名字都是外号,警察是外号,电台主持人是外号,这个很怪吧,想个名字那么难吗?电影可不是小说诶,况且原著还是短片小说。
4. 陈末他妈,之所以觉得这部电影很商业很商业,主要就是在于陈末他妈的设置。
我不想说他妈妈牵出来广告云云。我只想说,他妈这个角色如果消失,那么整部电影应该会更加顺畅,相反,一会出现,一会消失,一会老年痴呆等陈末回家,一会又跟着自驾游,都是什么情况。陈末住在哪?常回家还是偶尔回去?到最后给人留下一大堆问号,一个人物的居住环境会显出一个人物的性格,但这样陈末妈妈直接造成了陈末这个人物的游离,他待在电台,到底是为了小容,还是为了他妈?如果是为了小容,那么他随时有被开除的危险,他不怕他妈妈喝西北风?如果为了他妈妈,那当他给猪头二十万的时候呢?当他一脚油门撞到小容车上给他妈房子都抵押进去了呢?什么情况啊。
5. 猪头的整个角色设置很肤浅。付出收获不了回报,固然是很值得同情,可是他借钱买房就没有想过被借钱的人的感受吗?电影需要浪漫情怀,说回到原著里,我也特别憧憬张嘉佳的朋友给他凑钱租房怕他丢了钥匙的桥段。
可是,租房和买房能一样吗?茅十八最后和荔枝同居了,放回现实生活中,他也要生活的吧,我看他家一个洗衣机就够贵的,哈哈哈哈哈估计不止两万了。
假设为了一个情怀,而再次给剧情瓦大坑,那么我觉得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还有什么呢,不想说了。昨天算是带病去的电影院,在一个无比孤独的位置看了一场无比孤独的电影,让我孤独的或许不是自己的孤独本身,而是对于作家电影,甚至是国产电影心酸。
看着他们一步步妥协,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各个环节,我也知道很多事情就是没办法的事情。 身边的朋友和我说《全世界》还可以,或者说好的时候,我很想把我以上这些槽点告诉他们,但我没办法,我不可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
之所以说世界上有美,那就是说世界上一定有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全世界》无疑是很美的电影,不过却没想到,电影里除了美之外,空洞的几乎再无其他的东西。
也或者是我没有看到,但起码现在我是这样认为的。 让更多的人打开双闪真的可以找到我们想找到的那个人吗?答案在电影里已经有了,是不会的。所以说浪漫真的可以造就一部好电影吗?我的评价,是我一个人的。
如果下一部张嘉佳的作品走向荧幕,我希望要比现在这一部更好。 ps:这是我写过的第一个影评。写完没读第二遍,语句不通,错别字之处希望见谅,说话难听,希望别招太多骂就可以。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