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户制钢造假事件引发的思考:日本工匠精神是否已成笑话
不久前,一条新闻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说的是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公司旗下的四家日本工厂所交付的铝、铜产品均存在篡改材料数据等作假行为。本周五又继续爆出,该公司旗下钢铁部门的钢丝产品等也发现存在证书造假问题。这让全世界人一时不敢相信,像日本这种最讲诚信的国家,竟然也开始造假了?
神户制钢是日本的第三大钢铁企业,位列新日铁住金、JFE钢铁公司之后,在全球钢铁公司中排名53。根据其官网显示,其业务主要有钢铁、焊接、铝铜、机械、工程技术、工程机械、电力供应等。神户制钢拥有诸多特色甚至独有的技术。“汽车阀门弹簧用线材,世界上每2辆汽车中就有1辆使用”、“船舶用组装式曲轴和一体式曲轴占有世界40%的市场份额”、“汽车引擎盖等铝板材占日本市场50%份额”、“铁路车辆用铝型材占日本市场最高份额”等。
这次事件的最大特点是波及面大。据媒体报道,事件波及企业达近200家,包括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除了汽车业,还影响到了其他公司的飞机引擎、铁路等产品,问题产品甚至在自卫队飞机、导弹、装甲车辆中都有应用。在日本10日发射的H2A火箭上,也使用了问题产品。
事件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在10月8日提到,部分产品从10年前开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数据,篡改数据也并非个别人所为,而是获得管理层默许,是公司整体性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产品到底有没有隐患呢?神户制钢自己说,虽然这些产品未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却满足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制定的行业标准。
丰田汽车10月8日表示,该公司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包括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尾门,正在确认使用这些产品的车辆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据此决定今后对策。三菱重工的公关部门则说,已经确认相关部件不存在安全问题,预计不会影响MRJ客机今后的开发进程。日本东海旅客铁道公司也称已经确认相关数据,问题产品的强度没有对运行安全构成危害,今后将定期检查车辆并适时更换合格产品。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应该是汽车。实际上,除了日本品牌汽车外,一些主流欧美品牌汽车,也在使用神户制钢的产品。
关于是否存在汽车质量缺陷问题,虽然国务院2012年公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投诉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但是此次事件涉及的部件问题,是普通消费者难以自行发现的。
因此,一方面,厂家应当依据条例第十二条立即开始自检:“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主动依据条例第十三条采取相应措施,让消费者放心:“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通知生产者开展调查分析;生产者未按照通知开展调查分析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开展缺陷调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为汽车产品可能存在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缺陷的,可以直接开展缺陷调查。”
不得不说,近年来出现诚信问题的日本大企业可不止这一个。
电气行业巨头东芝被披露自2008年起至2014年末,共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这个数字占到东芝5650亿日元税前利润的将近30%。汽车安全气囊业界巨头高田,今年6月因安全气囊瑕疵导致死伤事件无力承担召回后果而申请破产。
2016年4月20日,三菱汽车公司被曝至少有4款在日销售微型车的燃效数据作了篡改,实际数据比显示数值高5%至10%,涉及车辆或超200万辆。5月18日,铃木汽车公司承认他们对16种在日销售车型的燃效数据作假,作假数据汽车超210万辆。
调查报告还显示,三菱汽车修改燃效数据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并且造假行为呈现系统性、范围大、且不断加重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被视为日本骄傲的,曾经备受尊重的制造业会如此堕落?
对于篡改数据的原因,神户制钢副社长梅原尚人将其归结于按期交货的压力。不过,澎湃新闻采访的国内业内人士认为,在长期造假的事实面前,按期交货说并不合理。
旅日工程师,作家俞天任认为,“日本企业各种弄虚作假的丑闻频发的根本根源,他们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已经失败了,只能靠弄虚作假、减少投入、降低质量来维持经营了。”
在这样的经营背景下,企业内部诚信文化遭到了刻意的毁弃。
财经评论员叶檀在微博上说,“日本神户制钢数据造假的事情,恰恰说明了,只要收益大于风险,就有造假的可能,不管是日本,还是也出过事的德国。"
毫无疑问,神户制钢丑闻严重拖累了日本制造业的形象,也让人们对日本工匠精神文化产生了怀疑。
这两年被不断介绍的日本工匠精神更确切的说,是职人精神,是指不仅仅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为一种对工作、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以此安身立命并获得荣誉。
在稳定不变的环境下,职人精神在个人、家庭、小作坊手中更容易把持,动不动可以坚持数百年几代人。
但现代大企业管理运营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作为群体的日本人,表现出强烈的集团主义倾向,集体优先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家都有责任,太多人分担,最后大家都没了责任。大型企业组织背景下,职人“失格”反而可能变得更容易。
一旦遭遇剧烈的环境变动,群体心理相互暗示,集团利益优先,责任意识模糊退后,公然的作伪作恶就可能不以为耻,而且会被冠以正当理由。职人精神自然变成了个人“业余”的小追求。
作为虚拟人的大企业“失格”波及面大,对这种现象应该保持警惕,不能缺少有力监督。否则所谓的匠人精神,将彻底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