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深陷保健骗局 原来是子女不孝惹的祸

2018-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看记者接到了一位周女士的电话,她焦急地表示她的公公近日陷进了保健品的骗局,甚至还痛斥他们不如卖保健品的工作人员!故事的源头还要从一盒鸡

今天,看记者接到了一位周女士的电话,她焦急地表示她的公公近日陷进了保健品的骗局,甚至还痛斥他们不如卖保健品的工作人员!

故事的源头还要从一盒鸡蛋说起,周女士的公公之前在十陵菜市场买到了一盒一块五一斤的鸡蛋,说的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促销活动,如此经济实惠,大爷立马就买了。过了几天再去,这个鸡蛋摊摇身一变,开始免费给老年人送营养保健品了,还口口声声地说这个保健品是国家领导人吃的,外面拿钱都买不到。就这样,老人越陷越深,昨晚让周女士拿一万五给他去买保健品。

今天上午,看记者和周女士一起来到这个所谓的免费献爱心的组织所在的酒店,通过一个非常隐蔽的小道,找到了这个宣传点。但是大门紧闭,门口有好几个工作人员把守,外人没有邀请卡,根本无法入内。当记者问及这里到底在办什么活动,工作人员讳莫如深地表示正在办520爱心活动,向老年人献爱心。

于是,记者佯装入场寻找家人,进入了这个名叫“孝行天下 爱心助老”的爱心活动现场,场内坐着上百名老人,舞台中央正有一位工作人员亲切地招呼着台下的老人,“那女儿就给所有的爸爸妈妈说再见了”。

当看记者亮明身份后,这群不明身份的工作人员立即开始阻挠记者的拍摄,记者随即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各位老年朋友,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遇事需冷静思考,千万不要前脚捡了所谓的馅饼,后脚就掉进了陷阱。

这是一起老人和保健品销售商的纠纷,折射出的,却是子女该如何敬养老人的老话题。

故事的主人公,今年已经85岁老龄,我们暂且叫她周阿婆吧。和所有老人一样,周阿婆满头银发,一脸慈祥。

周阿婆年轻时上过大学,退休前是温州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老人一生勤俭,子女请她上饭馆吃个饭,他都会连连摆手拒绝,小辈们知道那是心疼钱。但老人在六七年前却开始疯狂迷恋保健品,开销最多的时候,一年的花费要超过10万元,甚至骨折卧病在床,也不愿吃其他药,只吃保健品“治疗”。

子女多次劝导,老人就是听不进去。她甚至当着子女的面夸售卖保健品的业务员:“他比你们好多了,知道我想要什么……”

直到老人在一次偶然中得知经销商的真相,才开始走上了维权之路;而她的子女,也通过这件事,渐渐懂得了老人真正所需要的东西……

事件的爆发点,发生在2014年10月底的一天。周阿婆的女儿向女士给母亲打电话,可一直没人接听。向女士放心不下,赶紧请了假,跑过去看。打开门,向女士发现周阿婆躺在床上,根本动不了,床边还摆着一溜的某保健品口服液的空瓶。

大概六七年前,老妈的一个老朋友来家里,介绍她去外面听一堂讲座,回来后,就慢慢开始吃上了保健品。

老妈有高血压,她跟家里人说,吃这些保健品,既能治病又能养生。我们一开始并不在意,开玩笑劝她,不要被人家骗了,她摇着头笑笑,说自己也算是懂科学的,“要骗我可没这么容易。”

我们做子女的,只要老人高兴,再想想这样的东西只要吃不坏身体,也就没说什么。

那时候,老爸还在世,他是离休干部,工资挺高,老妈是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一个月也有五六千退休金,两人生活本可以很滋润。可两个老人节省了一辈子,自己买点好吃的菜都舍不得,两人自己的日常开销很少。

一段时间后,老妈的保健品越来越多。整个储藏室里满是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在抽屉里,还有很多买保健品的收据,少的月份消费三四千块,多的月份一万块以上。

我开始担心了,和我弟弟两人轮番劝导,可老妈根本不听。有时,只能靠老爸在家里拦截保健品推销员,不让他们进门。

三年前,老爸过世了,老妈一个人住,吃保健品越来越多。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最多的一年,这方面的开销在10万块以上。

为了这事,我们和老妈也吵过。可她说,那些来家里推销保健品的人,对她,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好,为了这话,我和弟弟差点气晕过去。

后来,我们知道,老妈常趁我们的上班时间给那些推销员打电话,要他们带一些保健品给她。而那些推销员把我妈这个“大客户”又相互介绍,于是,来家里推销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她吃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有次,我送老妈回家,发现门口放着一堆保健品,里头还夹着纸条写着:“周阿姨,这些产品给您试用,好用再付钱,祝您长命120岁。”

老妈说,这些推销员上门的时候,一待就是半天。有时,还会带来她爱吃的麦饼,喜欢的小饰品等。甚至他们还知道,老妈喜欢养花,有人甚至专门为此看了如何养花的书。

有段时间,我和弟弟都放弃了,觉得只要这些保健品没什么副作用,她能图个开心也就算了。直到后来发生的这件事。

周阿婆一年多前的卧病,就是因为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一趟北京天津“免费旅游”。

旅游时,周阿婆一共摔了两次。一次是在北京香山看红叶时,不小心摔倒,当时她还能自己起来;第二次是在北京前往天津的途中,她又一次摔伤了。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将她送往医院检查,拍了X光片。

向女士说,在她回家发现母亲卧床,带着她上医院检查后,才确诊老人身上T12椎体压缩性骨折。

“原先生活能自理的老人,经过这一折腾,不仅花了四五万元医药费,还专门请来保姆照顾。”向女士称,事发后,她便在第一时间联系了组织“免费旅游”的某保健品公司。对方声称没有责任后,就再没搭理过向女士。

“直到这时,我妈仍然相信那些保健品公司。”向女士说,“在起初卧病的几天里,老妈不肯吃药,她告诉我们,吃了这些保健品,自然能增强抵抗力,恢复健康。”

直到后来,周阿婆听人说,一家一直卖给她保健品的公司,老板突然“跑路”了,而其中的一个销售员打电话告诉她,他们这么做,都是骗钱的,“老妈这才渐渐明白过来。”

向女士说,经过这件事,她也突然明白了点什么,“前段时间,我把老妈带回家里疗养,为的就是让她慢慢忘记那些事,也逐渐让她不再依赖那些保健品。”

向女士称,老妈在家里住了好几个月,她一有空就陪老妈聊天,还跟着她一起养花、种草。“如今,老妈虽然腿脚还不是很灵活,但精神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她再也没有提过要吃那些保健品了。”

向女士看来,通过这件事,她也明白老人其实最需要的是“陪伴”。

在高级心理健康老师曹钢看来,周阿婆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实际上讲的是老人在自己的黄昏岁月里,寻找精神寄托的事。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其实并不少。

曹钢说,一些老人在退休后,随着交际圈变小,会把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一件事、一些人当成精神寄托,“现在的市场上,就有那么一些人,紧紧盯着这些不差钱的老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