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获奖作品资料介绍
不动声色的八十年代人们的童年与具有南方隐秘质感的西部小城结合,加上小演员孔惟一颇具灵气的表演,最后还是把“最佳剧情片”收入囊中。
今年FIRST青年影展各个奖项结果已经揭晓:《喜丧》成为大赢家,囊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恐怖片《中邪》获最佳艺术探索奖,《我心雀跃》中的女主角获最佳演员奖。而之前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的电影《八月》颗粒无收、铩羽而归。然而,电影《八月》无论是导演对于影像的掌控能力、演员的表演还是时代感的营造,与其他获奖电影相比毫不逊色,可谓今年FIRST影展的最大遗珠。
《八月》的片名最开始叫“昙花”。1994年的时候,导演张大磊的母亲在院子里养过一株昙花,那年正好开了有十朵。在最开始的剧本里,张大磊想用昙花比作那个灿烂的年代,虽然昙花一现,但开放的时候真好看。影片结尾,街坊邻居围着绽放的昙花,艳羡不已,确实很好看。
聂隐娘身后千年,有华人导演侯孝贤费时七年,拍之成片,名《聂隐娘》。七日之后,这部电影将成为导演侯孝贤第一部在内地上映聂隐娘者,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唐人传奇之女侠。
《悲情城市》之后,侯孝贤沉寂了二十六年,这部电影拍了七年,中国电影等了她十四年,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华语电影商业时代真实的唐人传奇。
作为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电影处处弥漫着一种边缘化的风格与艺术追求的张扬。《苏州河》推演了小人物爱情的宿命,《紫蝴蝶》回忆了战乱年代芸芸众生的身不由己,《颐和园》表达了人物与时代的任性,《浮城迷事》描绘了都市情乱的错综迷离。这些都是时代的一个影子,都烙印着故事之见于导演镜头下的别致一面。而到了《推拿》中,好像所有的刺激点、兴奋点、时代的脉搏都被规避了。这次的主角是一群社会边缘人,不是内心的欠缺——实际上盲人的心智与正常人一样健全,而是因为不能拥有视觉而与这个世界架构了真正的鸿沟。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与五百多位观众一起超前欣赏这部娄烨新片时,我内心颇有感慨。第一点在于龙标的取得,最终能够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这无疑是一种主流社会价值的回归倾向,看完故事你却又明白这并非导演的妥协。毕飞宇的小说真实地讲述了社会边缘人——盲人推拿师的工作生活点滴,以一个常人无法体会的视角,书写了一段比常人还低微的命运。在导演与编剧的共同改编之下,110多分钟的电影没有失掉原著分毫思想。“颐和园之殇”让娄烨五年不得翻身,五年之后,娄烨的故事驾驭不再那么“任性”,而是继续用第六代特有的标签展现一种小空间的情怀,他的出发点没有变,电影语言没有变,视听风格依然别致,只是在都市人的眼睛里,他的电影仿佛真正生出了一双眼睛,第一次真正地带领大家,细致地观察着这个世界。这就是一路蜕变而来的电影——《推拿》。
所谓“亲人”,一啼一笑,彼此相和答;一痛一痒,彼此相体念。
人互喜以所亲者之喜,其喜弥扬;人互悲,以所亲者之悲,悲而不伤。
盖得心理共鸣,衷情发舒合于生命交融活泼之理。——梁漱溟
《爸妈不在家》中有个场景,《喜宴》和《一一》的即视感很强。家乐跟着父母去参加外婆的生日宴会,席间那种对于中国家庭伦理和人情世故的展现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体验。新加坡虽然文化多元、华洋混杂。然而华语观众在观看这部家庭片时却不会存在隔膜,因为“家”从来就是我们重要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中国老话说:“国之本为家”、“积家而成国”。本片正是试图通过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日常琐碎让观众一窥经济危机下新加坡的社会状况。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神探亨特张》是一部很有个性的电影,但它并不是一部类型片,而是一个比较纯粹的“道格玛95宣言”电影。影片创作前卫大胆,基础功力的表现又足够稳健这非常难得。
1995年在丹麦发起了一场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故事和演员表演本身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提出一个“纯洁誓言”,又被称为“道格玛95宣言”。在国内的电影学教科书中,通常会拿丹麦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作为“道格玛95宣言”的范例。不过从现在开始,完全可以加上这部《神探亨特张》。
不仅仅是“道格玛95宣言”所要求的实景、自然光源、手提拍摄、现代题材等等,《神探亨特张》更为前卫的是:它安排并放大了许多并不能推动叙事主线的枝枝蔓蔓,并明确告知这些支线没有结局。故事主角张警官抓捕“贼王”张发财是贯穿全片的主线,但在这其间,张警官不得不一再放下张发财这条主线去处理那些小偷小骗的小事。这些支线在影片中的地位和比例,丝毫不弱于与“张发财集团”斗智斗勇的主线。这蓬松而有序的开放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生活:没有绝对的开端也没有绝对的结尾。
作为一个非电影专业出身的导演,魏德圣在做杨德昌助手期间学到了拍电影的知识,并且凭第一部作品《海角七号》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本身的成长就是文艺青年的励志故事。《赛德克·巴莱》是台湾投资最大的电影,也是制作周期最长的电影,且不管它在艺术和商业上是否成功,魏德圣坚持完成这部电影的勇气就是值得称赞的。
目前流行的是两个半小时的国际剪辑版,但是四个小时的台湾原版更能体现“雾社事件”前前后后的过程,也更能看到魏德圣对赛德克族信仰的理解。尽管电影时间比较长,但是节奏非常紧密,观众丝毫感觉不到冗长和沉闷。一是由于影片中有大量的战斗场面,人物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对暴力的血腥渲染,与美丽的自然外景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二是由于电影中的文戏主要展现赛德克族的风情和信仰,集体舞蹈和自杀场景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所以,在动与静的转换中,观众的神经有所舒缓,但却丝毫无法放松,因为整个故事和具体细节都是惊奇的、壮烈的和动人的。
张作骥的这部《当爱来的时候》在2010年的第47届金马奖上先是获得惊人的14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有分量的最佳剧情片大奖。虽然本届金马奖在多个奖项上争议不断,引来种种质疑,不过对于这一部《当爱来的时候》最终获得大奖,倒是质疑声音相对较少一些。一个原因当然是来自于对于这部影片整体品质的认可,另一个原因还是与台湾电影近些年一直仍旧偏于文艺色彩浓厚有关。在侯孝贤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的形势下,更决定了本届金马奖的品味和走向,而曾经担任过严浩、侯孝贤等人身边助手的张作骥也在其作品上延续了台湾电影一贯的文艺色彩浓厚的特质,获奖也是一种必然。
这一部《当爱来的时候》首先在影像上就给人以强烈的“台湾出品”的感觉。虽然没有了侯孝贤、蔡明亮等人作品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但影片中使用的大量固定机位的拍摄都使得影片这种台湾文艺电影一脉相承的特点暴露无遗。这种拍摄虽然舍弃的是镜头的动感和美感,却无形中使得影片的生活感进一步增强,此外,影片在场景切换时的渐隐的黑幕方式,甚至包括演员在影片中某些语言上的不够连贯的“瑕疵”等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也进一步凸显了影片生活化和文艺色彩浓厚的特征。因此,虽然本片号称制作成本超过2000万,上映四周后票房却只有区区200万,在商业上难言成功,但是仍旧阻挡不住台湾电影人对它的偏爱。他们偏爱的是,仍就是影片中这种台湾电影一贯的文艺气息。
发现小时候在影院看那些内地引进的香港时装电影,大都是反映香港底层贫民的挣扎和遭遇的剧情,于是很同情香港人民的悲惨生活,为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而感到幸运。我想如果当时能看到《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电影的话,一定会真的认为台湾人民至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现在的台湾电影要出头不容易,所以台湾导演都很看重每一次发言的机会,于是他们的电影总是会承载着很多的个人期许和微言大义,《不能没有你》也是一样。其实影片的内容用社会新闻的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实际上就是一个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单亲父亲用笨拙而真诚的方式来争取自己对女儿抚养权力的故事,当然,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因为真实,所以我们更容易被人物遭遇所打动。
在这样的一个叙事框架下,有很多社会性的信息和关注被容纳进来,包括对官僚机构不作为和官员伪善面目的谴责、对人情冷漠的失望,甚至可以引申出岛民文化割裂和身份认同的隐喻主题来。但是我情愿把这部影片就当作一部单纯的悲情电影来看,这里面有很多让我感到已经久违了的属于电影本身的单纯,虽然不多,但足以慰藉我心。
作为08贺岁大战的开篇之作,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的古装动作/战争片《投名状》一扫几年来国内动作大片的浮华奢靡、夸张斗炫,美学上返朴归真、洗练扎实。其动作设计脚踏实地、真刀实枪,其人物造型蓬发乱须、灰头土脸,其服装体系色调单一、破旧脏乱,其场景设计阴雨连绵、烟火熏天,所有这些努力共同指向一个字——“真”,加上流畅合理的剧情安排和粗犷到位的演员表演,让看烦了花拳绣腿、奇装异服、虚情假意的国内观众不由得眼睛一亮!
中国动作大片历经数年的坎坷摸索,总算毕业成熟了。然而,假如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影片剧情不再让观众笑场,不仅仅满足于影片骇人的细节真实和拙朴的视觉震撼,而是希冀看到一部尽善尽美的战争大片,那么我们便不免对这部已经跨出了九十九步的影片那完美之路上欠缺的最后一步感到格外遗憾。这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影片在思想主题上的混沌和情感认同上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