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图画本 张永和的新书《绘本非常建筑》怎么样?

2017-12-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回答仅针对书本本身,不讨论张老师的其他观点. 这本书非常通俗易懂,不同阶段的人读起来会有不同的见地.较之于<作文本>,更具象,更系统,较之

本回答仅针对书本本身,不讨论张老师的其他观点。 这本书非常通俗易懂,不同阶段的人读起来会有不同的见地。较之于《作文本》,更具象,更系统,较之《非常建筑》,更注意思考的描述,而且是尽量简单的描述。可以说它是一本不遗余力的作品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张老师非常努力地想要表达一些东西。

这里的“努力“并不是指思考上的努力,而是对于表达的努力,他要让这本书深入浅出,所有人都看得懂,图像化,少文字。 《绘本》本身就是一个方案,由一个清晰的思考路径带来的一个结果。

首先书本在阅读方式上有所创新。概念推导图是藏在了纸的”夹层“,需要反向打开才能看见它。所带来的阅读顺序是可以因人而异的。看书时最先进入视野的,是“总图”,简易而清晰的白图,具有很强的符号性。

接下去,阅读顺序开始发生区别,有的人会顺势翻页先看结果(技术图纸与照片),有的人则会先打开“夹层”(反向翻页),了解逻辑过程,再看结果。 而且在翻页时,一般人的手接触的是纸张的边缘,而”夹层“导致了原本是一张纸的厚度其实变成了两张纸,也就是说,每个项目的第一页会厚一些,而且因为折叠,方案首页会比其他页稍微缩进一点,这就使得在随机翻页的时候,总是能翻到一个方案的起始页,对于跳跃性阅读、找案例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排版和印刷上的细致考虑,是充分探究了人阅读行为的结果(当然啦,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推测和判断)。如果说之前的《作文本》,对于排版仅仅是一种试水(将图例印在封面上,封面可以拆下并像报纸般展开,但是此举很容易损坏纸张,模糊图像,也不便阅读),那么《绘本》就成熟许多,对于阅读行为有相当的思考。

但是不可避免的,此种印刷方式仍然造成了纸张在合上书本时容易被叠歪或者产生褶皱。

里面对于概念推进的描述也是十分具有新意。我们可以看到,有多条线索在不同的维度推进,时而交织时而分开,多元化的插图,让我们读起来有很多的选择。这也使得图像化十分成功,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可以充分展开又有条不紊(我后来的制图中有尝试过,效果还不错),张老师的漫画像也是比较萌。

概念描述中表达方式非常多,从整体模型到场景,概念体块到照片,典故与名言,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还有描述的语言,就像是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述说,很亲切,配合图像序列,想要不搞懂这个概念都难。

当然更多更广的东西还是要我们自己继续探究,但一页纸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结果之一就是这书很贵。 《绘本》是结果性的,虽然是重量级作品,但还不能涵盖所有。

如果我们要继续的了解张老师和非常建筑的发展历史,仍然要去看更多早期的东西,还有张老师的一些访谈、博客,甚至是去跟他们工作一段时间。最近他还有一本书叫《图画本》,收录了许多早期的草图,还有他爱人的一些图,配合采访式的对话,比较的深入,可以作为《作文本》和《非常建筑》的补充。 我回答而时间应该比较晚了,题主肯定已经看过《绘本》了,如果有什么观点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