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早期的“基洛夫”级轻型巡洋舰(图)

2017-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6型"基洛夫"级轻型巡洋舰 26型在设计上以意大利最新型的第三批轻巡洋舰"莱蒙德 蒙特库特里"级为原型,该级是意大利海军最早实施大型化的轻

26型“基洛夫”级轻型巡洋舰 26型在设计上以意大利最新型的第三批轻巡洋舰“莱蒙德 蒙特库特里”级为原型,该级是意大利海军最早实施大型化的轻型巡洋舰。

 凶猛 中国可能购买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战列巡洋舰?(图)  (2009-10-20) 世界吨位最大 火力最猛的俄基洛夫级巡洋舰  (2009-09-12) 德国Benz宾士G-Class 4x4轻型战术轮车(图)  (2010-01-28) 印度:新型LCH轻型攻击直昇机(图)  (2010-01-13) 苏联顾问评蒋介石:从不指挥战斗 爱躲在后方干涉  (2010-03-16) 苏联红军疯狂掠夺东北照(图)  (2010-03-16) 又见我军进口基洛级潜艇上岸大修 全身清晰照(图)  (2010-02-02) 中国希望俄专家来华维修升级基洛和现代  (2009-12-30)

一号舰“基洛夫”号、二号舰“伏罗希洛夫”号分别于1935年10月22日和1935年10月15日在列宁格勒的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和尼古拉耶夫的马尔季造船厂开工

“基洛夫”级采用长首楼结构,首楼一直延伸到前末端;两根巨大的向后倾斜的椭圆形位于舰体中部,且间隔很大,中间是一部舰载机的弹射器;舰桥共有三层,且相对低矮,驾驶室位于第三层2号主炮后,其后有一根大型的“A”字形四角主桅,上置一部测距仪这根大型主桅是区别26型与26比斯型的最重要的特征紧随后的还有一根细小的三角后桅 “基洛夫”级标准排水量7756吨,满载排水量9436吨;舰长191.3米,舰宽17.66米,吃水6.1米;动力系统为两台意大利生产的蒸汽轮机,总功率119750马力(“伏罗希洛夫”号总功率1295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35.9节,经济航速17.8节,续航力3750海里(“伏罗希洛夫”号2140海里);水线装甲带厚度50毫米,甲板装甲厚50毫米,炮塔装甲厚76毫米,指挥塔装甲厚100~150毫米;全舰编制872至932人 “基洛夫”级装备三座三联装B-1-P型180毫米舰炮该炮身管长57倍口径,使用MK-3-180型炮塔,分别布置在舰首的A、B炮位和舰尾的Y炮位该炮的炮管长10345毫米,炮塔重247.4吨,最大俯仰角40度射速每分钟6发,初射速每秒920米最大射程约35,最大有效射程18~20,弹丸重量约100千克 26型最初的副炮是六门单管56倍口径的B-34型100毫米舰炮,集中安排在后两侧的武器平台上B-34属于手工操作的高平两用炮,炮重15吨,射速每分钟15发,射程16,射高6000米,初射速每秒850米,俯仰角80度,弹丸重13.5千克防空武器包括舰桥顶部3门单管46倍口径的21K型45毫米高炮和尾楼上层建筑末端等处密集布置的5门单管67.5倍口径70K型37毫米高炮70K全炮重1.75吨,射速每分钟160发,射程4,初速880米每秒,水平瞄速20度每秒,俯仰瞄速15度每秒,俯仰角-10至85度,旋转角360度,弹丸重0.732千克

26型的舰体中部双之间布置一部飞机弹射器,舰上可携带两架KOR-1型(别-2)小型水上飞机和舰载机配套的是首楼末端两舷的两架吊车 飞机弹射器的两侧是两组并排式的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除了最初服役的一段时间外,鱼雷发射管都是被拆除了的26型舰尾还有两根布雷轨,舰上共可携带60~96枚各式水雷(“伏罗希洛夫”号可携带196枚) 26型主桅顶部装备一部B-20型测距仪,主要为180毫米舰炮提供服务,它有三根观测筒B-20在舰上共有两部,另一部在二号后面的平台上在四角主桅与前之间的上层建筑第三层顶部,沿两边分别布置有两部为B-34型100毫米副炮提供目标指示的SPN-100型火炮指挥仪 卫国战争爆发后,“基洛夫”号在1941年拆除了飞机弹射器,取消了舰载飞机,在原地方加装了100毫米炮,使100毫米炮的数量达到8门1943年,“基洛夫”号又用37毫米的70K换掉了所有45毫米的21K,并且又再添两门,使70K的总数达到10门与此同时,新增的还有六挺12.7毫米机枪,舰尾装两套英国援助的四联装“维克斯”速射机枪,舰桥顶部两侧装的是四挺单管DSHK高射机枪 同年,“伏罗希洛夫”号也进行了改进,高炮全部更换为10门70K,与“基洛夫”号安装地方不同机枪配备比“基洛夫”号多两挺,大概位置应该是在前主炮前面的空甲板上 二战结束后不久,上述临时加装的机枪和原来的高炮都被撤掉顶替工作的是9座V-11型双联装37毫米高炮V-11型的安装位置分别是舰桥顶两座,主桅侧两舷两座和尾楼甲板室末端三座

战后,“基洛夫”号主桅顶的B-20型测距仪不再高高在上,其后新立了一根小桅,小桅顶出现了一部“高筛”对空搜索雷达,其天线采用倒圆角形水平网状抛物面结构,喇叭馈源置于反射体的前面,最大作用距离370,对中空飞机的有效作用距离46,对水面舰艇的有效作用距离38 后桅的变化是一根加粗了的三角桅从原来的二号后移到了前面,在桅杆中上部的前支平台上出现了一部“发网”中程对空搜索雷达其天线采用垂直栅格抛物面反射体,反射体的上边和两侧均为平直形;下悬式喇叭馈源装在由下缘深处的桁梁上,由四根斜杆支撑,天线背后有两块平衡翼片

舰上两部吊车的原位置被两套SPN-500(“圆顶”)型火炮指挥仪占据此指挥仪替代了SPN-100的作用“圆顶”在本舰上的唯一工作就是控制100毫米舰炮 二号舰“伏罗希洛夫”号在上世纪50年代变为试验舰,编号OS-24舰上原装备的所有火炮都被拆除;舰桥经过重新设计,形成一个巨大的四面垂直的方形上层建筑;在舰桥的前支平台上,装有一套由火炬设计局和牛郎星系统设计局共同研制的M-11“烈风”全天候中远程区域舰空导弹系统“烈风”系统使用的发射装置是B-187型双联装两用发射架,既能发射系统配套的V-611(SA-N-3“高脚杯”)舰空导弹,也能兼容发射SS-N-14反潜导弹OS-24的双桅形状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原来的桅杆换成了两架大型的四角格子桅,其中前桅顶还设置有与“前灯”配套使用的MR-310“安加拉河”(“头网C”)远程对空搜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