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群体 他们的童年叫“留守”

2018-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拍摄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些留守儿童与一般的孩子好像区别不大,特殊的是他们的眼神,不经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上去很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刘飞越说.2015年3.4月摄影师刘飞越在两次深入甘肃省陇南拍摄留守儿童.春天气温暖和,整个山体开始返青,一位老人背着一个孩子在马路上来回走动.这个山村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体壮的都出门打工了,年后人们都陆续出了门.祥祥和圆圆是双胞胎兄弟,上学前班,早年父母都在北京打工,现在父母都不在身边,由70岁的奶奶照看他俩和3岁的弟弟.一位小孩坐在手推车上玩耍,他的爷

“我拍摄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些留守儿童与一般的孩子好像区别不大,特殊的是他们的眼神,不经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上去很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刘飞越说。2015年3、4月摄影师刘飞越在两次深入甘肃省陇南拍摄留守儿童。春天气温暖和,整个山体开始返青,一位老人背着一个孩子在马路上来回走动。这个山村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体壮的都出门打工了,年后人们都陆续出了门。

祥祥和圆圆是双胞胎兄弟,上学前班,早年父母都在北京打工,现在父母都不在身边,由70岁的奶奶照看他俩和3岁的弟弟。

一位小孩坐在手推车上玩耍,他的爷爷和奶奶在装牛粪,准备给耕地施肥。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

中午,明明自己做饭吃,他几乎每天都吃炒洋芋。12岁的明明上4年级,已经独自生活3年,自己照顾自己。他的母亲在天津电动自行车厂打工,过年的时候回来。他头上戴的熊猫帽子,是母亲给他的礼物。

夜幕降临,在村子的河边,一个男孩把另一个男孩用草绳绑起来。这是孩子们的日常游戏。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见一次。

晚上8点,住宿的孩子们躺着被窝里玩手机,斌斌从兜里掏出一包方便面调料当宵夜吃。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相聚。这几个稍大些的孩子,自己独立生活,没有大人看管。

学校附近住宿大院里的合影。这样大院住了6户一共14个小孩,他们都由祖辈看护,有一户是姐弟两,自己照顾自己,姐姐12岁,弟弟10岁。父母在远方打工,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父母了。

雨后,5岁的乐乐手里牵着4岁的弟弟去邻村的教学点上学,他们家距离学校需要翻一座山坡,每天往返4次。

一个村子里的小学校下午放学,几位老人带着各自的孙子、孙女离开了学校往家走。孩子们的父母都在北京、天津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孩子们常年由老人们看管。这些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

不到2岁的欢欢常年由二叔抚养,这天的下午,二叔护着刚学会走路的欢欢过门前的独木桥。欢欢的母亲就是在这条河下暴雨洪水中不幸去世,所以每次过这个独木桥都格外小心。

黄家的全家福,这三个孩子由老人和残疾的二叔抚养。孩子的爸爸在北京打工,一个月赚2500元,一家5口靠政府低保度日。孩子33岁的二叔已经直不起腰15年,他渴望挺直腰杆生活。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孩子们的爷爷对这里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人不香”…

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在村头向远处观望,孩子的父母都去新疆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孩子与爷爷常年为伴。无论是妈妈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况都明显差于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孩子,专家呼吁,如果实在要去打工,请把妈妈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