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百看不腻的情色电影 很污又很纯粹
《戏梦巴黎》是一部非常讨喜的片子,就像小时候收藏在铁盒子里的玻璃纸,声音清脆,五光十色,还有淡淡的糖果甜味儿,总是忍不住拿出来闻一闻。年轻,天真,浑然不觉的“浑”,都是实打实的美,实打实的可贵。
美国留学生Matthew,带着“垮掉一代”漂洋过海的茫然与疲惫,穿梭在巴黎的雾气和深流之中,而Isa和Theo,是蒙着眼躺在岛屿花丛中的塞壬,就在弃置与捉取,懒散与警惕的间隙,勾引了他。“五月风暴已经表明,没有目标,没有咒语,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欢乐聚会里,如一场打破了人们承认并期待的社会规范的盛宴,爆炸性的共通可以把自己肯定为(超越肯定的一切形式而肯定为)一种敞开,允许每一个人,不管阶级、年龄、性别或文化的区分,混入最初的到来者,仿佛是混入一个已经爱上的存在者,恰恰因为他是未知的熟知者。”
三个年轻人栖身于公寓之中,看似远离狂热的政治风波,实则为时代营造出一种“缺席”的在场。Matthew作为异质参与了兄妹的游戏,《法外之徒》的重演,是对“共在”的承认,而Isa的破处象征着欢迎、献出与屈服,暗示着不可通达的私密得以触摸。最后,在Matthew犹豫和Theo和Isa冲锋的断裂中,电影结束了,五月风暴也结束了,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爱你九周半》作为一部经典的情色电影,片中几个镜头至今无法被超越。他蒙住她的眼睛,手指挟着冰块在她的身体上划过,流连。她在狭小的放映室里,看现代主义作品,想起他,自慰,碰到按钮,幻灯片一张张闪过。坐在厨房的地上,她闭着眼,他用勺子喂她果酱,草莓,酒。隔着半透明的白色屏风,她一件一件地脱掉衣服,诱惑他。
乔治·巴塔耶说,如果两个情人的结合是激情的结果,那它呼唤的就是死亡,就是谋杀或自杀的欲望,就是对非连续个体的连续侵犯。这些洞穴、裂口和深渊,生命通过它们而消失在连续性中,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使连续性与死亡同化。
阿黛尔就像个刚出锅的肉粽,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口中呼出来的气味——甜腻的,热气腾腾的。看她扯头发吃东西读书是一种享受,你会觉得,食物和性就应该那样热情地被对待。而艾玛,是个巨大的黑洞,阿黛尔看着她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光。
当她跨过“事件边界”,进入艾玛的生活,外人眼中的自我消失,可是对她自身来说依旧完整并且乐在其中。关于这部电影,我不太同意“阶级论”的观点,无论它代表了出身还是眼界。艾玛和阿黛尔之间的性没有任何参差与俯就,爱也没有。
《青蛇》是徐克在九十年代执导的电影,通篇一个“情”字,并非情爱而是情欲。初看满屏的身体纠缠,青蛇与白蛇,白蛇与许仙,青蛇与法海,看得人心旌摇曳,再看又好像空空荡荡,如结尾的一场大水,把情欲冲的干干净净。
影片中最有意思的两个人,小青与法海,一个是五百年道行的蛇妖,媚骨天成,一个仙佛在世,法力无边。两个人个性迥异,在情欲面前却都像初生的赤子,一无所知。一个全力模仿世人的感情,一个对情欲避之唯恐不及。两人在昆仑山一段暧昧的交媾,把佛、妖、人揉捏到了一处,可见众生。
海林中见孕妇产子,初次产生情欲,从此心神不定,心魔乍现。“红尘红尘,颠倒鬼神。六根不净,哎呀出家人”满满的是对法海逃避情欲的嘲讽。而影片最后小青站在洪水过后的大地上面对观众说“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真可笑,你们世人都不知道”。满目萧然后,响起的却是小青刚化身为人形时,在风月之地色授魂与翩翩起舞的音乐。
《成长教育》中,Jenny和David雨中相遇,David就是用他干燥的眼神捕获,干燥的身体靠近,干燥的气息勾引啊,哪有一个湿淋淋的女人会把自己和阳性的大提琴交给一个同样湿漉漉的男人?但电影《推拿》最后,就是幅氤氲的画面。小蛮在楼梯口洗着头,热气蒸腾,小马带着一身寒气归来,就立在那,看着心爱的姑娘微笑,也是温柔美好的不像话。
片中两条主线,王大夫与小孔的爱欲和小马的性冲动有着明显不同,小马的欲望新鲜稚嫩春江潮水连海平,王大夫和小孔的爱欲回应着陡峭现实幽咽泉流冰下难,有点像《颐和园》中的余红和李缇。李缇,周伟,若古,走在柏林的街头,时代风流摇曳在他们身上,而余红的那些焦虑那些孤独那些千回百转不可说的痒,不能见天日。有人说《色,戒》中,性是政治,但在娄烨的电影里,性,是处境,是自我意识。
《九首歌》是一部剧情很简单的电影,讲述了Matt和Lisa同居的一年。全片用九首歌来分割时间,而每首歌过后便是Matt和Lisa的缠绵。两个人用手掌覆上对方发烫的肉体,长久地凝视彼此。两个年轻人,在镜头下拥抱,接吻,做爱。
这部电影的演员在拍摄的时候是真正的发生了性关系,Matt插入时Lisa的表情和呻吟,Lisa给Matt口交时Matt的喘息,所有细节都在镜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导演说“如果你要拍一部关于长跑运动员的电影,相信观众也是想看他在跑步当中的场面。”他用性爱来表现爱情,而且他做到了,我们从一个几乎只有音乐和性爱的影片中看见了爱情。或许《九首歌》也不该被称为情色电影,而是一个爱情故事。两个人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做爱,微笑,配乐是一段跳跃的钢琴曲,美的让人挪不开眼睛。
很喜欢小说《洛丽塔》的开头,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中文版译的很好,但那种舌尖上的魅惑,还是英文表达地更强烈。
每一个L,都带着尾巴划过,每一个T,都在你口中撑开。在1962年库布里克的版本中,开头一样让人惊艳。洛丽塔的脚搭在亨伯特的手上,他把棉花一块一块塞到她的脚趾间,像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给指甲上色。
波兰斯基的撒旦视角很吸引人,《第九道门》《影子写手》一直是我的心头大爱,而《苦月亮》讲述的是乏善可陈的男女情事。关于咪咪和奥斯卡“折腾到死”的爱情,《着魔》,《两小无猜》,《祖与占》都有涉及。但影片的张力恰恰在于奈吉尔和菲奥娜夫妇,从他们身上,观众会发现爱情甚至婚姻的另一种可能性。有趣的是,当我们以为菲奥娜是个花瓶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奈吉尔才是跳板。没有他,故事不会被讲述,但没有菲奥娜,故事就只是一个故事,她引爆了咪咪和奥斯卡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主动结束这场战争。
大海,在我看来,是一种广阔的在场,而船,代表了一个文学空间。这就表明,无论是《海上钢琴师》还是《苦月亮》,它只是一个故事。红尘男女,棋逢对手见招拆招,都是有分寸的,哪里会像咪咪和奥斯卡一样,动辄生死。
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的“午夜展映单元”,love 3D声势浩大地开场。其实片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爱,与另一个女人结婚生子,但导演对色调,音乐的应用把这个故事讲述的绘声绘色。
墨菲的家,惨白,像是褪了色的记忆,低落,让人提不起情绪;洗手间的墙壁是黄绿色,每当墨菲要打电话的时候,这抹黄绿色就会出现,是为了给人破败之感,弥漫着病态;当墨菲和妻子奥米、儿子加斯帕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的时候,左右却是两种分裂的色彩,暗示这不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黄色代表着纯真和活力,到了墨菲身上也可以说放肆和警示,他的嫉妒、不成熟和自私,黄色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颜色。随着爱情的复杂化,女主角身上变成了红色,再到深红,这种红也从浪漫和情欲变成了愤怒和压抑。而奥米却变成了灰色,失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