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归在国内“不受待见”引发的思考:海外留学究竟值不值
长期以来,留学生回国后对收入不满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不过近期一则海归留学生对待遇不满的新闻再次使得讨论出国留学值不值的话题重新热了起来。两个例子一个是父母200万卖房供孩子澳洲留学,学成回国月薪2000元;一个是在俄罗斯名校留学7年,回国找不到工作。留学,到底值不值?
由于这些年看过太多海归回国不好找工作,或者薪资水平比较着急的新闻,海归这个词已经成了谈虎色变的一个词,甚至已经成了挖苦和嘲讽的对象。但是,海归毕竟是海归,和国内毕业生比起来,还是有优势的。
某咨询公司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收入方面,接近一半的海归每月税后收入范围集中在5千至1万元区间;不足20%的海归收入在1.5万元左右;约四分之一的海归起薪在5000元以下。而根据《2016年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汇总了800多所高校数据),2015届国内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为4777.9元。如此看来,海归的薪酬与国内应届生相比也并不低。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对“海龟”的嘲讽特别多呢?因为以前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能在国外刷盘子都不会回来”,而现在海外留学生归国,已经成了一个普遍选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从改革开放至2015年,留学生回国人数从1978年的248人增至2015年的40.91万人,回国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2.46%,最近几年,每年有70%至8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
认为海归的收入一定要比国内毕业生多,本身并没有什么道理,但很多人在内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而当两者差距不那么明显甚至有惨烈个案(海归找不到工作、海归月薪2000元)发生时,海归这个群体,就容易成为群嘲对象。
今年9月,一则家长200万卖房供孩子澳洲留学,孩子6年后归国只能拿2000元底薪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普遍认为认为孩子不懂事,认为家长不懂计算。
卖房送孩子留学,至少还有房可卖,能卖上价钱,说明房在大城市,和普通人比起来,这样的家庭已经算不错了。但是,这样的家长,显然不是“高净值人群”,送孩子出国留学,是有过经济方面的纠结和算计的,需要反复考虑“是否划算”的问题。
这种心理无疑会投射到留学生本人身上,比如知乎上有留学生这样说:我在澳洲留学三年多,在最开始时候就算过一笔账,一年要35万人民币的留学费用(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也就相当于每天都会花去1000块。你要知道父母每天都在为你支出1000块钱,而1000块钱非常难赚,即使你在国外每天打工,也不过500块一天。
这样的留学生回国后,自然要计算“我得工作多少年,才能把这三年的留学费用覆盖掉?”
而另一些人群,对他们而言,考虑的根本不是这种工资性的回报。在留学年龄段上,高净值人士做出了与大众差别较大的选择。超过30%的高净值人士,在高中阶段即送孩子出国读书,而大学排在了第二位,占比23.14% ;初中则以13.76% 的比例排名第三。
这说明什么?在这些富人家庭中,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出去的比例,达到了近45%。而小学阶段的比例,甚至也超过了研究生。这说明在高净值人士心目中,低龄留学已经是一种主流的价值观。
这些人送孩子出国留学,而且在年龄不大的时候就出国,考虑的是回国后的工资回报?显然不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是否选择回国,都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问题。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相较于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收入,认为高于期望的海归仅为1%,3成海归认为基本符合期望工资,而近7成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
达不到预期,是正常的。MONEY杂志曾公布了2016年全美大学投资回报率的排名(The Best Colleges for Your Money),在这个排名中,MONEY杂志参考的24个因素包括:学生的毕业率、所负担的学费、毕业后的薪资等。排名前10的大学,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莱斯大学、杨百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阿默斯特学院、库伯高等科学艺术联盟学院、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如果留学生毕业于这10所高校,毕业后收入自然是“高于预期”,如果毕业的高校在榜单中能排进前100,毕业后的收入可能是“符合预期”。问题是,绝大部分留学生毕业的高等院校,都没这么出色。
最近引发讨论的“俄罗斯名校留学生回国找不到工作”其实是这样的:小周就读的,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就业问题,全球都相对窄,而他本人的期望,又是进高校当老师,但高校招聘老师对留学生没有特殊政策,即便是国外名校的硕士毕业,也必须和国内学生一起考试。
所以,海归毕业后的收入,还是和海归能力如何、到底毕业于海外哪所高校、学的什么专业有关,和“海归”这个身份无关。
现在国内大多数家长都认为留学就是“教育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要讲回报,要追求性价比。所以当现实残酷后,都怀疑这种投资的价值。“教育投资论”一词,源于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理论将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强调教育的投资价值和经济效益。据此也可看出,它其实更类似于一个宏观的经济发展概念,而不是指向具体的个人。
那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样的教育支出算投资呢?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医学生。在美国学医,学费非常昂贵,且学年长,大多数医学生都是靠贷款读完的大学。但这就属于“教育投资”,因为毕业后的回报路径非常清晰——当医生多少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薪资水平,都是清晰可见的。
所以,如果留学者本人和家庭,在留学之初考虑的是“工资性的回报”,应该有一个总体上明确的回报路径可以参考,否则,只能算作“教育消费”。比如那位在俄罗斯念了7年艺术学院的留学生,他凭什么认为这7年读下来,就比在国内读研强,甚至比不读强呢?
如果是为了开拓眼界,甚至为了旅游而选择留学,那就更是“教育消费”了,不存在什么值不值得的问题,你认为值,就值。
把教育拿来消费,很正常,和衣食住行没有不同。尤其是像教育产业化的国家英国和澳洲,教育就是这些国家用来赚钱的方式之一。提供教育这种特殊的产品给国际学生,国际学生花钱购买这种服务,和去饭店花钱吃饭一个道理。
一般都是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去饭店吃饭,而不是简单问问这顿饭我吃得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