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四关键词解密金陵名妓救人【多图】
《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段金陵名妓舍己救人、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南京大屠杀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耻辱,金陵名妓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又一段的传奇。通过四个关键词读懂《金陵十三钗》的历史背景,了解那些在书中与电影中一闪而过的历史真相
何为安全区——外国人为来不及撤退的中国难民提供的避难所
错过去安全区避难机会的十三钗最终闯入教堂。
在《金陵十三钗》中,十三钗因为错过了前往安全区避难的机会而不得不闯入教堂避难,事实上,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安全区也并非是一个安全的地方。1937年11月22日,日军攻破南京防线前夕,留驻南京的外国人为来不及撤退的中国难民提供避难所,决定仿照de Besange神父在上海建立南市安全区的模式建立一个“南京安全区”。他们成立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私人机构,推举西门子洋行驻南京代表约翰·拉贝任主席。总面积只有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共收容了25万南京难民。但日本方面一直拒绝承认安全区,只含糊表示只要安全区没有中国军队驻扎,日军不会攻击安全区。但日军占领南京后,并未遵守与国际委员会的约定,强行闯入安全区,劫掠财物、奸淫妇女,大肆抓捕青壮年并予杀害。
国际委员会就此多次向日本使馆及日军当局提出抗议,要求按国际惯例对安全区予以保护,但是日军暴行并未收敛。1938年1月底,日军当局开始强迫安全区内难民各自还家。2月18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1938年5月,国际委员会及难民区不复存在,最后一批难民营被迫关闭。
传教士——在历史上扮演了保护者与记录者的角色
贝尔在电影中也饰演了一名“传教士” 。
《金陵十三钗》的原著小说作者严歌苓曾经透露,她创作《金陵十三钗》的灵感来自于魏特琳女士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魏特琳日记》中的一段描述,而魏特琳女士正是当时留在南京的传教士之一,小说中传教士英格曼神父的身份设定也是由此而来。
根据史料记载,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十多个美国传教士留在了南京城中,这些传教士在南京大屠杀中扮演了重要的保护者与记录者的角色,他们积极参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工作,保护中国难民,揭露日军暴行,并以各种方式为南京大屠杀留下了大批历史证据。除了魏特琳女士的《魏特琳日记》之外,由传教士所作或者根据传教士亲身经历创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书籍与电影还包括《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安魂曲》、《南京浩劫》等。在国内最权威的纪录南京大屠杀事实的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四卷《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就专门纪录了当时在南京大屠杀中传教士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
女子学校——成为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避难所
屠杀开始前女子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已经撤离。
《金陵十三钗》中,女子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错过了逃离南京的机会,只能在教堂中躲避灾难,这个情节的设计应该是源自南京大屠杀中成为避难所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名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虽然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学校,但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教会捐助,所以也带有一定的教会性质。
在南京大屠杀开始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就已经撤离了南京,遗留下来的只是极小部分,这点与《金陵十三钗》中女子教会学校的学生的处境非常相似。随着学生们的撤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成为了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避难所,上文中提到的传教士魏特琳女士则成为了避难所中的保护者,《金陵十三钗》预告片中贝尔手持红十字旗怒斥日本兵的场面经常会发生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魏特琳女士的身上,而严歌苓在魏特琳日记中看到的日本兵要强行带走中国妇女,最终风尘女子挺身而出主动代替其他妇女赴难的描述,也是发生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金陵名妓——“十三钗”有“秦淮八艳”遗风
电影里虚构的十三钗是当时南京城中的名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