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问三国志四维 《郑问之三国志》袁术攻略
? ?第一剧本的袁术应该是相对比较难的几个君主之一,我用他打了很多次,不S/L(不包括自然存档,第二天继续),挺到有条件统一的几率在95%以上。由于袁术196年就可能死亡(我碰到的最早的),所以如果前期周旋的时间较长,我挺过前期就不再继续。
前期周旋时间少的最终统一一般在201~205年,最快一次是199年。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玩的时候也看过其他网友如jumping28,中华海军元帅,江南,liuyes,浪子的攻略):
先说说我现在摸索出来的流程(依优先度按所列顺序进行):
第一回合:外交刘表,移动除袁术、袁胤外的武将和兵到章陵。若外交不成功,韩浩攻新息,袁胤攻襄阳,乐就、雷薄攻南乡,除袁术外其他人从宛攻汝南,袁术攻 宣阳;若外交成功,韩浩攻新息,袁胤攻宣阳,乐就、雷薄攻南乡,除袁术外其他人攻汝南,袁术攻虎牢关。刘表先攻则袁胤不用谋略坚守新野(必失败),董卓先 攻则袁术出击 不用谋略坚守宛(必失败)。
第二回合:
宛和新野陷落:阎象增加章陵城防,其他人练兵。袁胤攻襄阳,袁术攻新息,视情况攻新野。刘表先攻除袁术、袁胤、陈纪外其他人迎击,运气好也有可能赢。此后继续骚扰襄阳,向东扩张。看运气了,我打的时候袁术灭亡的情况都是这回合刘表先攻。
宛没有陷落:移动袁术回宛,袁术提升章陵兵粮,移动南乡、宛除袁术、袁胤外的武将和兵到新息。若第一回合外交不成功,兵少的武将攻西阳,袁胤攻襄阳(第一 回合新野陷落就攻新野),一个武将攻虎牢关,其他武将除袁术外攻许昌,袁术攻宣阳;若第一回合外交成功且保持外交状态,兵少的武将攻西阳,袁胤攻宣阳,乐 就、雷薄攻怀,其他武将除袁术外攻许昌,袁术攻汜水关。
宛被先攻的情况,袁术出击 不用谋略坚守宛,汝南武将用谋略坚守汝南。
第三回合:
宛陷落:移动袁胤到章陵,阎象增加章陵城防,移动新野、汝南、章陵的其他武将和兵到新息。袁胤攻襄阳,若江夏是孤城则韩浩、韩胤、陈纪攻江夏,袁术、阎象和兵少的武将攻西阳,视情况攻新野和汝南(可能被招降)。
宛没有陷落:移动袁术回宛,移动阎象到章陵,增加章陵城防,移动其他许昌武将到新息,移动袁胤到章陵,移动兵到新息。宛被先攻的情况,袁术出击 不用谋略坚守宛。曹操攻许昌不要防守。
以后的回合,优先向东向北扩张和骚扰威胁首府的君主,寿春是空城要去占,不要和其他人结盟,不要切断刘表和孙坚的联系,没有把握,不要切断董卓和曹操的联系。再之后累积国力,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然后说说一些相关的细节:
一、君主无敌。
游戏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君主(及其继承人,选袁术的话,就是袁胤)。
1、君主的政治和段位关系到命令点数:
群雄:命令点数=(政治和段位的大值)×2;
称王:命令点数=(政治和段位的大值)×2.5;
皇帝:命令点数=(政治和段位的大值)×3;
封丞相和大将军中的一人:命令点数=(政治和段位的大值)×4;
封丞相和大将军:命令点数=(政治和段位的大值)×5;
由于袁术政治先天不足,而国家的发展必须用很多的命令点数,所以增长他的段位就成了重中之重。
2、称王称帝都是随机的,一般来说,地盘越大(农业商业总值越高),越易发生。我经历过只有四个城就称王,有五十几个城也不称帝的情况。
3、君主及其继承人都不会被招降,不会反叛,不会独立,不会下野(除刘备外),攻城不会死亡。因而最危险的城交给继承人去守;最坚固的城墙交给君主和继承人去磕;需要骚扰的城优先出动继承人和君主。
二、治理时间
命令点数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对袁术而言,前期我的排序:外交刘表→移动武将→增加城防和兵粮→移动士兵→封太守和官位→练兵;后期我的排序:封丞相和 大将军→移动武将→增加城防和兵粮→招降→分配→移动士兵→封太守和官位→练兵;能水军的时候优先执行,只做一次,用政治尽量低的武将执行扣的钱少,一般 是韩浩在江夏待命,袁术正好打到水边就用袁术。
1、用阎象外交刘表的成功率在25%左右,成功后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使得前期周旋的时间大大减少。其它外交指令没怎么用过,因为作用不大(尽管驱虎增长经验值多,但袁术吗,还是省点用比较好)。
2、我把城池分成几类:
弃城——城防、兵粮在一回合内都不能或不用增长到"安全值"(城防50以上,兵粮15以上)的前线城池。一般不派武将驻守;或为了诱使敌大军进攻,另有我方其他部队攻敌后方能切断敌军而派继承人或低能武将驻守。
坚城——城防、兵粮在一回合内都能增长到"安全值"的前线城池。为了有效损耗敌人兵力,一般派继承人或低能武将驻守,确保敌无力攻下的可以派高智力武将驻守。一般10万兵的君主,打下两三个这样的城就是强弩之末了。
友城——前线后方相近的城。有进攻任务的武将都驻守在这,还可参与协防,在这防守不会被抓,士兵也不会减少。可以隔三个城进攻,隔一个城防守。
供城——前线后方的中大城。大城能自动增长到4000城兵,中城能自动增长到2000城兵,关卡能自动增长到1500城兵,所有超出1000的城兵可以移动。有任命太守的话,兵增长速度与太守政治能力高低相关。任命完了太守还可移走。
首府——优秀武将和不忠诚武将的驻守地。在这的武将可以执行全领地的内政指令,对外用谋略。在这的武将不会独立。
根据以上城的特点调派武将。需要注意,有时敌人会直逼城下,不给你野战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前线城池不要放太多武将。我一般一城只放一个,最多两个。还有忠诚度低的武将请不要放在前线和联系通道的城池,有进攻任务的放在支道上,其他的最好搁首府。
3、无论大城小城,只要城防、兵粮在"安全值"以上就好。增加多了也没什么用,而且越往上增加越少。用政治、智谋高的武将执行"城墙"、"兵粮"效果最好。有时命令点数富裕,为了培养袁术,也可让他执行。
4、我打的时候从来没招过兵。平时把所有富裕的城兵移动到小城,要分配的时候再移动到武将集结地。
5、封太守之后,能使城池被招降的几率降低,增加武将忠诚度,加快城兵增长速度。官位关系到武将带兵数,出征的总大将人选,一般封到将军就够用了。
6、练兵其实没什么用。只要补充足够多的兵,战力就有保障。所以我情愿把命令点数花在兵员的收集上。
7、如前述,丞相和大将军很重要,能增加命令点数。不过打野战的时候最好别用他们。丞相和大将军都需要10段以上才能任命,所以平常注意培养几个高段位的武将,我一般是培养阎象、郭贡、华歆、许贡、严白虎。
8、谋略里面招降最有用了。我一般都会在首府或前线放一个高智力武将,对治安低的城用相当好使,经常切断敌大军,或得到难攻下的城池。造谣和破坏偶尔用,效果也不太好;其它的都没怎么用过,因为作用不大。
9、一个武将实际指挥的兵数=(统帅和段位的大值)×2。为了保证忠诚度高的武将有充足的兵,一般我分配时给他们1.25倍实际指挥兵数,这样即使这次野战中损点兵,也能保证下次进攻有足够的战力而不用补兵。
10、农业、商业、治安我基本上不用,城多了,根本不愁没钱。治安太低,城池被人招降了,我也可以招降回来,还可以攻回来。
11、录用没怎么用过,因为效果不好。
在这里说一下武将,每一个武将都是有用的,高能武将能攻城拔寨,富国强兵,低能而忠诚度高的武将可以驻守前线,低能而忠诚度低的武将也可以慢慢培养,所以请珍惜他们。袁术一开始10个武将也够用了,不过还是争取第一回合得到郭贡、王叡。
武将越多,统一的进程越快。但武将少也可以打,我曾经经历过只有袁术和韩浩,其他武将被困在南乡,直到一年多后孙坚一个招降才把他们送回首府,接着袁术又被困在江夏长达三季;也经历过打得只剩4个武将,被刘表和孙坚重重包围,最终突围而出。这个游戏有很多变数,体验不同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一个武将的忠诚度有个初始值,以后忠诚度都会回到这个初始值,忠诚度黄色和红色是危险信号,他们可能独立,被围城时可能内应献城。所以尽量派高忠诚度的武 将驻守前线,即使一时忠诚度降低(中计或被围城),也会自动涨回来。
实在低狠了,移回首府,过几回合任命个太守啥的,又可以派上前线了。游戏中可以在一个 城池无限任命太守,提升数人忠诚度,而原太守忠诚度不降,这不合常理,我一般都是移封。自己国力越强,敌人武将忠诚度越低,且是最后一个城池,攻城时得到 敌人武将几率越大。所以在最终灭一个君主前,可以多围几次城,降低他们的忠诚度,这样不至于大量武将直接选择下野。
12、 有时候敌人会招降我方城池造成"孤城",虽然脱离会使武将带的兵减少,但为了保存武将,有条件的话必须立刻执行。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武将尽可能放在 与首府有不会被切断联系的城池。袁术在向东扩张时,淮南与寿春相邻,经常会被招降,所以武将尽量放在安丰、西阳等后方城池,还应尽可能占领寿春。
三、战略时间
其实在移动武将的时候就该安排好了。
1、对于袁术来说,要利用孙坚PK刘表,董卓 陶谦PK曹操,刘备 公孙瓒PK袁绍,马腾PK董卓,刘焉PK马腾,君主越少,对袁术越有利。由于电脑操纵的君主攻城效果超好,经常几千兵就能打下一个很高城防和兵粮的城,所以一定要让电脑去占袁术没实力攻占的城。
比方说,等孙坚攻下襄阳,袁术再攻占江陵,刘表残部可以随便收拾;陶谦 董 卓合力灭掉曹操,等于中原少一劲敌,此后陶谦还会和董卓火并,袁术坐收渔人之利;北方越乱,公孙瓒挺的时间越长,对袁术越有利,等袁术打到北方,还可能有 很多空城,要是让袁绍或刘备过早统一了北方,之后收拾起来会很麻烦。
但战局是变化的,不可能尽随你心意,不过我们可以在控制范围内利用这些PK,千万不要切断他们的联系。比方说,当阳有可能是空城,不要去占,不然孙坚会向两边扩张;在宛陷落之前,可以攻一次曹操的许昌,宛陷落之后,一定要放弃许昌,使董卓和曹操交火。
2、电脑会根据外交情况和交战状态来选择攻击对象,外交在50以 上不会交战,一旦交战会持续攻击,直到对手灭亡或无法攻击到。利用这点,可以占些孙坚和陶谦的城,只要和袁术不是交战状态,他们都会继续去打已为交战状态 的君主。
袁术可以尽量增大与他们的接触城市,保证翻脸时可以一次占最多的城。比方说袁术占武昌、江夏,可以一次攻打江陵、乌林、陆口、柴桑;占寿春、淮 阴,可以一次攻打睢阳、彭城、下邳、东海。什么时候翻脸呢?对于孙坚,最好是已攻灭刘表或刘表被打得奄奄一息,且江陵是空城;对于陶谦,最好是已攻灭曹 操,视他与董卓交战状态如何,节节胜利就相机而动,节节败退就乘火打劫;还有袁术的攻击计划富裕也是向他们开刀的信号。
3、 要注意观察前线城池周边敌人武将的状态,尽量避开敌坚城,用切断或招降得到;尽量不要打有能力打野战的城池;敌人兵力多可以先用坚城消耗,也可以利用弃城 切断。一般来说,电脑用计的城池是他优先进攻的城池之一。
电脑判定,哪怕你前线城池只有一个武将,也会派尽可能多武将来攻,基本上兵在500以 上就会出击。你可以预先看看敌周边城市,判断哪个城所有武将都会出击,就安排攻击计划攻之。我称其为"旁敲侧击",一般由继承人或君主执行。
若敌先攻,看 看是否我要攻的是空城,若是,则我方受攻击城让出(也可能被直接围城),只要被占领,我方能占下敌空城,切断敌方的目的就达到了;若不是空城,则我方受攻 击城选择守城,最不济也能消耗敌兵(因而,执行此任务的城可以城防高点,兵粮少点,即使占敌空城失败,我方夺回来也容易);若我先攻,由于是继承人或君 主,即使被抓也会放回。
这招对付武将少而城多的君主,或武将少而城坚的君主最有用,如陶谦、孙坚、刘焉。
4、 对于袁术来说,优先占空城,城越多,越容易存活。其次是骚扰敌人,让其不能进攻,从而保存自己的城池。然后是"旁敲侧击"。再之后是攻有中立武将的城。因 为不一定能一次攻下,我一般一回合对一个中立城池,在攻击计划不富裕的情况下,最多用两拨兵,第一拨用一员智将,第二拨用大军压迫,不成功就只围城降兵 粮。
最好不要一回合对同一个城用"群狼战术",因为围城最重要的是智将,很可能你按部就班围十次,我分三回合每回合用一拨智将一样下城。如果城里有在野武 将,他们会参与防守,若他们的智力比较高,就等他们移驾后再去攻。
5、君主的攻击顺序是随机的,但可能与首拨部队的士兵数有关,兵越少越排前进攻,所以我一般会在第一拨用最少的兵。
6、由于君主一旦被擒,其后的攻击计划取消,而培养袁术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一般最后一回合安排袁术进攻。由于首府陷落,所有攻击计划取消,若敌人能直接打到首府,则袁术放在首府,这样即使被打,当回合出击 守城也可得20经验值。
顺便说下经验值,治理时间花的命令点数等于经验值;直接攻城成功得20经验值,野战失败和守城失败得10经验值,守城成功得15经验值,用计成功也增经验值。所以我常是袁术带着一队丞相候选人去占空城。
7、出击武将按官位和段位确定总大将;战力和总大将的智力影响战意,三回合后战意高的一方野战获胜,我曾用贾诩一人攻陷初始的宛(野战战意高,攻城降兵粮,直接围城);出击五人及以上,野战时会有两位智力最高的任军师,以下只有一位任军师;攻城或守城时,总大将智力在20以上,有两员武将提出计略的几率增加。
8、陈不是大局已定不要攻打,可以多一个缓冲;吴不用早打,优先打富春、东冶得武将。因为到193年冬吴差不多就治理的很完备了,再打可以人财两得。
9、前线和前线附近及首都有智将,在一个攻击计划之后,可能会引发奇袭,采用则提出奇袭计划的武将当回合不能出击。奇袭成功率与奇袭部队统帅智力和守备方统帅智力有关。
10、不要攻打三方交界的城池,很可能你的大军好不容易打下来,被第三方围死在城里。
11、攻打一个君主最好多几条线路,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要浪费攻击计划。比如攻打北方,可以乌巢→朝歌→邺一线,泰山→济北→平原另一线,剧→临淄→乐安又一线。
12、中立城市直接投降主要是判定己方兵数、城防和攻方兵数。举个例子,有15000兵的南郑,用刘焉把它的兵粮降得很低,带上能带的最多兵,它也不会投降。以此可以判断对中立城市该用几个攻击计划。
四、攻击时间
1、野战,拼战力呗。防守可以一打多,突击可以快速消耗敌兵力,用猛将效果比较明显。
计略可以有效击溃敌人,只有两人或一人出击容易中急袭大本营之计。
2、 单挑,相同的牌越多效果越好。攻击、必杀可以破防御、牵制、回避,牵制、回避也可以破攻击、必杀。第一回合敌人要出的牌多的话,肯定是攻击、必杀,你有多 少防御、回避就用吧;第二回合敌人出的多的话,很可能是牵制,你距离就好,敌人出的少就有可能是攻击、必杀,保守起见还是出防御、回避比较好,也可以出牵 制;以后需算好敌人的牌,敌某一系的牌出完了,就出克它的牌,手上的进攻、必杀不在4张以上不要轻易出手。
这样赢的概率比较大。不要用武力高的武将做总大将,除非给配个挑将(一般我给挑将3000兵,够战力就行)。因为牌不好,武力再高也可能输。
3、攻城。一个武将兵力越多,磕城墙坚持的回合越多。武力越高,越容易死。所以要攻坚城,还是用一帮统率武力低的带上比较多的兵,袁术、袁胤由于不会撞墙死,可带的兵又多,是最好的人选。用计是最划得来的,一般我攻武将多的君主最后一个坚城,会出动五拨,每一拨至少4人,总大将战力都比较高,一个挑将,一个智将,一个战力比较高的副将,这样野战不会输,攻城可能出计略,很快就能攻下了。
4、守城。有两个武将(包括协防)守城,就用计略,一个武将就不用。一般来说,智力越高,越不容易败走,但不要盲目自信,智力低的攻方也能败走智力高的守方。不要用忠诚度低的武将守城(包括协防)。
最后说一下其他君主:
董卓——拥有很多武将和兵力,没什么难度,注意不要和多家开战。
袁绍——拥有很多武将,周围空城和中立武将多,没什么难度。
公孙瓒——武将不少,北方空城和中立武将也很多。只攻下章武(不攻范阳),利用其和蓟的城防消耗袁绍兵力,其他武将攻辽东和太原,很快就有足够实力统一了。
孙坚/孙策/孙权——拥有很多武将,东吴空城和中立武将也多,没什么难度。
曹操/曹睿——第一剧本武将众多,就是有点缺钱。只要一开始不占许昌,不与董卓交战,积极向东向北扩张,凭陶谦那几个武将起不了什么风浪,挺过第一年,就兵强马壮了。其它剧本没什么难度。
刘备——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君主。
第一剧本,最稳妥是去东吴举兵;有可能最快统一是在平原举兵;最得陇望蜀是在邺举兵,可以骚扰袁绍,后吞并曹操,也可以全军攻壶关,指望袁绍占邺,然后一行八人高高兴兴跑到东吴或什么地方再举兵。
第二剧本,所有武将移离沛,刘备守彭城,靠着迁都淮阴的战略纵深,很快可以消耗完曹操的精锐,展开反攻。更何况还有袁绍帮着打曹操,在山东还留给刘备很多预备兵,自己的大后方也几乎空着。
第三剧本,招降乌林、江陵,从此世界清静了。不成功?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靠着焦土计也能挺一会了。巴丘陷落了?临湘也陷落了?那就认命吧!
其它剧本没什么难度。
刘表——武将众多,对付好孙坚/孙策就行,没什么难度。
刘焉——武将不少,又没天敌,还有南郑,没什么难度。
陶谦——武将不少,和好曹操,兼有中原和东吴两大人才产地,统一很轻松,唯一的困难就是寿命有限,要和时间赛跑。
马腾/马超——武将稀少,不过夺取刘焉和南郑的人才后也没什么困难了。
总体说来,虽然有很多设定不合理,《郑问之三国志》确是一款很有意思的游戏,我认为它得到了三国类游戏的精髓,希望大家喜欢它。感谢对本攻略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