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中的战争场景解析:步兵坦克协同保卫南疆
最近,冯小刚新片《芳华》引发了贺岁档的观影热潮。影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无疑是反映1979年南疆边界作战的长达6分钟的战斗镜头。这段场景记述了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男主角在率领1个排执行运输任务时,突遭敌军伏击并造成严重伤亡的经历,也为影片整体的“怀旧”基调加上一笔浓重的脚注。那么,影片中描绘的那场战争,在历史上真的存在么?影片所呈现的各种战斗细节,又是否符合那场战争的真实情景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史料分析下《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在影片中,男主角、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刘峰和副指导员带领1个排,为向前沿输送补给的运输队承担掩护任务。然而,运输队在经过丛林茅草地带时,遭到敌军分队伏击并且伤亡惨重。值此紧急时刻,作为战斗指挥员的男主角,勇敢地率领仍有战斗力的战士们打响反伏击战斗,并在前来增援的坦克火力支援下粉碎了敌军进攻,为运输队扫清了前进道路。战斗结束时,运输队近半数成员已经伤亡,只剩16人还有战斗力,而身负重伤的男主角为看护阵亡战友遗体,甚至放弃了随坦克赴后方及时救治的机会。
那么,实际的战事和影片中的战争戏有几分相似度呢?
尽管电影场景在细节上难以“严丝合缝”地吻合实际战例,但我军后勤甚至战斗分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在当时确定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部队向敌纵深穿插时,某师后勤梯队在丛林山地遭到敌军伏击,导致逾百人伤亡的战例。由于在1979年南疆作战中,我军的对手具有丰富的丛林游击战经验,擅长运用偷袭、伏击等战术,而且由于在兵力、火力上均难敌我军,许多敌方部队化整为零,散落在我后方地域进行袭扰作战。结合这一现象,不难看出《芳华》反映的这段战斗场景还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所在的“伐木连”这一建制单位的性质。从影片介绍的信息来看,该连队似乎是承担“伐木”任务,因而给观众留下战斗力不强的印象。但根据笔者对当时我军编制的了解,这种连队似乎并不存在。笔者回顾了《芳华》的文字剧本,发现原文交代男主角刘峰来自某军工兵营,在犯下“错误”后又调回原部队。根据我军在1970年代的编制,陆军军属工兵营下辖舟桥连、工兵(地雷爆破)连和机械(筑城)连。上述连队似乎无一符合“伐木连”的特征。而影片所反映的参加1979年边界战争西线作战的成都和昆明军区参战部队,也不存在成建制参战的农场/生产建设部队。因此,大概“伐木连”是导演根据男主角敦厚而木讷的性格特征,从而做出的艺术升华吧。
而在战斗细节方面,影片中的场景描绘了男主角所在的运输队在遭伏击之初,指战员们一时陷入慌乱,沿道路两侧以行军队形向敌军盲目射击。而在此时,作为副连长的男主角挺身而出,率先向敌军发动反击,进而在遭受严重伤亡的情况下打退了敌军伏击。影片一经公映,不少影评人和网友纷纷指责片中的指挥员没有尽到责任,运输队受袭击后的表现也不甚合理。那么,真实的边界战争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再好的战争戏都有艺术加工的部分,排除影片因艺术加工需要而制造的情节外,我们也需要对应影片的细节去思考这一场景的合理性。尽管男主角是基层战斗连队出身,但在文工团工作数年后,他的作战指挥能力有一定减退应属合理。同时,作为剧情设置的“伐木连”,所接受的反伏击战斗训练不够强悍也是符合剧情的。此外,由于掩护分队在护送以后勤人员为主的输送队,不仅分散了自身火力,也增加了战斗负担。因此,这支运输队在受到袭击之初的反映,还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在运输队遭伏击后赶上来提供重要帮助的我军坦克,也是《芳华》中的一大亮点。在电影场景中,一辆我军62式轻型坦克从后方前来增援,用车载高射机枪压制敌军火力,为运输队摆脱困境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坦克部队在1979年边界战争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影片所反映的剧情,是云南方向我军陆军第13军的真实战斗历程。当时,配属第13军作战的是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下属连队,后者完成了协同步兵部队偷渡红河、步坦协同向敌纵深穿插、掩护步兵部队攻坚,以及为防御反袭击战斗提供火力支援等多项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兵作战的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是在1976年刚刚从北方调归该军区,并且在战前数年训练和装备相对匮乏的一支部队。尽管战备情况不甚理想,作战任务又复杂艰巨,但该团依然成功履行了战斗职责,为战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笔者认为,由于参战部队的坦克数量很少,一支小规模运输队也能获得坦克支援的剧情略显“奢侈”,但毕竟瑕不掩瑜,能通过瞬间的光影展现我军坦克部队的战斗荣誉,《芳华》亦可谓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