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现实版“人民的名义” 银行竟是高利贷帮凶乃至合谋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民间借贷是历史悠久的融资方式,其初衷是帮助亲友或熟人暂时摆脱生活困境或者满足临时资金需求.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民间借贷近年来被官方承认"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渠道多样,因而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但与民间借贷如影随形的还有"非法集资""流氓讨债",高利贷更被视为洪水猛兽."实际上,除了亲友之间的互助型往来,几乎所有的民间借

民间借贷是历史悠久的融资方式,其初衷是帮助亲友或熟人暂时摆脱生活困境或者满足临时资金需求。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民间借贷近年来被官方承认“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渠道多样,因而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但与民间借贷如影随形的还有“非法集资”“流氓讨债”,高利贷更被视为洪水猛兽。

“实际上,除了亲友之间的互助型往来,几乎所有的民间借贷都是高利贷。”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说,“‘高利’就是‘高于银行利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年利率24%是‘司法保护区’,超过24%但不超过36%的年利率是‘自然债务区’。这是为了司法的可操作性而作出的人为规定,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成果。超出‘上限’的部分‘不受保护’,而不是‘追究刑责’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那为什么民间借贷的利率会超过正规银行?这是因为民间借贷的成本和风险都明显高于后者。在资深业内人士看来,“抛开法与非法之争,高利贷是一种商业行为和契约关系。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借款是‘出于无奈’,但不可否认都‘基于自愿’——一方想得到本金,一方想要利息,不应当简单地认定为‘乘人之危’。大部分的高利贷是短期交易,借款人是计算过自己的‘投入产出’的。”

现实中,许多借款人所借的高利贷都被用于“倒贷”。所谓“倒贷”是指银行贷款的“借新还旧”,而在“倒贷”过程中,民间借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过桥”作用。因此,“倒贷”成为民间借贷的一项常规业务。然而,如果在“倒贷”过程中金融机构没有信守续贷承诺,往往会造成“倒贷”借款无法归还,最坏的结果甚至会致借款人资金链断裂。巨额的利息、暴力的催债手段随之出现,高利贷之“恶”也由此而来。

一位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板透露,高利贷的催债手法确实无所不用其极。不过,民间借贷的资金循环总体还是良性的,否则无法解释它为何能够绵延不绝。据资深业内人士介绍,民间借贷已经形成相对封闭的运行体系和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参与各方都希望能够以自决的方式维持某种平衡,于是我们看到了躲债者与讨债者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种种较量。“欠债还钱”作为民事纠纷,“不告不理”是法院的基本原则。“纠纷”不上升为“案件”,公安机关也有“不可随便”的内部规定,所以我们听到了警察“要债可以、打人不行”的“格式化”警示。

在民间借贷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消除违约风险的“专业队伍”不断增加,有媒体甚至惊呼中国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催客大军”。值得警惕的是,由此而生的暴力冲突。经济学家陈志武及彭凯翔、林展曾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一文。该文对民间借贷双方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利贷引发的命案中贷方死亡比例远高于借方。这虽然是基于历史的分析,但对当下现实显然具有警示意义。

这些年来,虽然高利贷遭受种种批判,但民间借贷的强劲需求并未因此而减少,其根源仍在于正规渠道的信贷供给结构的明显失衡。银监部门的一位官员透露,工、农、中、建几大银行在计划经济年代确有相应分工和规定义务,银行名称就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记。但这些银行早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因此,满足什么样的资金需求银行会有所选择而不是无条件供给。

一位行长也称政商关系非常敏感,没有十足的收贷把握谁也不敢随便表态。然而,“不同的声音”却十分尖锐,有业内人士称大量的民间借贷资金实际上就来自银行。一些大型企业能够非常轻松地从银行贷出款项,这些贷款并未实际流向该企业的实体投入,却通过民间渠道变成了放贷资金。一些企业上市以后资金十分充裕,但这些资金往往会通过银行进行“委托贷款”。甚至社会上已有专门与银行坏账处理“业务配套”的公司,“不良资产”遭遇拍卖时立刻就会有“操盘手”排队等候。

业内有专家建议,打破现有金融体系的垄断格局,让民间借贷与金融机构一道在法治的框架内以“通透运行”的方式共同形成更为良性、有效的金融供给体系和信贷运作机制。至于利率水平可交由市场规律调节,从而使其反映金融市场 的真实需求和实际风险。持此类意见的学者还认为,市场规模以万亿计的民间借贷公开加入竞争极有可能促进国有银行的机制转变,而供给覆盖更为广泛、金融价格更为合理的格局又会反过来拉动民间借贷利率进入理性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