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爆朋友疯传的十大近视误区 90%的人竟都中招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ca/9caf5c68d6fc583e0cd980b713e3cd7c_thumb.jpg)
基本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次体检,检查学生们是否身体有隐疾,提早发现提早治疗。而测试眼睛,就是体检的其中一项。当测试出来,孩子视力变差,很多家长就认为孩子近视了。事实上,视力偏低也分为两种:生理性和病理性。所谓生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小孩的眼睛发育相对慢了一点,但不是很严重。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7b/47be7f694d47b47162926bf7a6d73b1d_thumb.jpg)
而病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眼睛可能有器质性的病变。致视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不单是近视的问题,反而,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差95%都不是近视而是远视和散光造成。所以家长们发现孩子眼睛问题应该第一时间到专业眼科医院做检查。
![](https://pic.bilezu.com/upload/8/6b/86b399dd983c8c5566d2c8b5f746bf2d_thumb.jpg)
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认为戴眼镜会使近视越来越深,因此许多家长不给孩子佩戴眼镜。其实一般来说,度数超过两三百度左右的近视眼镜如果一会儿戴一会儿摘,会使眼睛经常处于不稳定的调节疲劳状态,反而会使近视度数加深。只有低于两三百度的近视儿童,可以选择看远看黑板时戴眼镜,看近写字时摘掉眼镜。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01/4015745efb34818b9b23e0cf9fa29b28_thumb.jpg)
另外,一些家长认为每次验光时都点散瞳眼药对孩子眼睛有害,这也是一种误区。青少年的眼睛睫状肌调节力很强,如果验光时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不能得到放松,验光度数就不准确,并且容易把由于调节痉挛而产生的假性近视当做真性近视来配镜,反而使本来不该戴眼镜的孩子错误地戴上了眼镜,害了孩子。
![](https://pic.bilezu.com/upload/9/51/951f8c72e92fc4c96658db6d1220f871_thumb.jpg)
父母辨别孩子是否近视时,仅仅询问孩子是否看得清是不够的。从医学角度讲,近视可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而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医疗手段治疗的。如未经散瞳确诊而直接戴上了本不该戴的眼镜,不久就可能变成真性近视。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af/daf137a2b55aeb184242c4af24a1d50b_thumb.jpg)
但如果确诊了真性近视,就需要专业的医疗验配来为孩子打造适合的眼睛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再也“摘”不下来了。殊不知,如果孩子没有及时佩戴适合的眼镜,日常视物就需要靠双眼自行调节,这样不仅会加重眼睛的负担,更可能使原本的假性近视变成真性,使低度数变成高度数。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dd/add056b741567fd80ed4dfa77e4d0cd7_thumb.jpg)
很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重新验配眼镜,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让孩子的眼镜度数越来越深。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近视有害无益。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现代社会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是其罪魁祸首。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
![](https://pic.bilezu.com/upload/d/a2/da2edcf5fc94efe7bd837648daf6ba00_thumb.jpg)
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适屈光度的眼镜。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12/a1258eb9678e5c579e5a6842dde693cf_thumb.jpg)
带孩子配眼镜时,不少家长会要求将镜片度数配得比实际度数低一点,而且叮咛孩子不要太常戴眼镜,以免看得太清楚,让眼睛习惯较深的度数,之后又得配更深的度数。正确做法,刚好相反。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a5/aa5cf3e0f255df9760424aca3682275f_thumb.jpg)
专家称,配镜的目的在辅助视力,使眼睛不必用力眯眼才看得见。如果度数不足,负责调节焦距的睫状肌会过度调节而持续痉挛,长时间下来很容易疲劳,可能让视力恶化更快。但为了避免因假性近视而造成的度数误差,有时候验光人员会将电脑验光机测出来的度数减25~50度。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14/e14e6b5e83ccffdb82db0316d74f2e8c_thumb.jpg)
有的人认为将眼镜度数配高了,如果度数增高就不用再重新配眼镜了。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视眼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结果;学生的近视大多数是以环境为决定因素。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b4/3b4efdc14c9cb2bad5618606b5ed6435_thumb.jpg)
青少年正处于眼球发育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的阅读,用眼过度、调节痉挛以及眼外肌作用于眼球壁,使眼轴变长,还有姿势不良,偏食挑食等生活习惯,导致近视会逐渐加深。并不是因为近视矫正配镜后近视度数加深。相反,戴了合适的近视眼镜后,由于眼调节放松,解除了眼疲劳,再加上注意用眼卫生,纠正不良习惯,就能有效地延缓和控制近视的发展。
![](https://pic.bilezu.com/upload/e/ce/ece8bb93f1eda77576a6d08836663673_thumb.jpg)
近视度数增加了需要换眼镜,结果换下来的旧眼镜就废弃不用了。现在的镜片质量都非常可靠,用一年后磨损很轻,丢弃很可惜。最好是新眼镜用于上课看黑板,旧眼镜在看书、写作业时用。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减缓近视的发展。
近视的人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间长了,眼睛就会流泪或出现乾涩、异物感、视物模煳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视力下降。出现这样的视疲劳症状时,换上以前戴过的旧眼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https://pic.bilezu.com/upload/4/4a/44aef5f4f98bfec0b22646ff5ae1dcbd_thumb.jpg)
为什麽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看远时(5米以外),眼睛基本上不用调节。但当物体在5米以内时,就必须通过眼睛调节才能看清楚。物体越向接近眼睛的地方移动,眼睛使用的调节力度就越大,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眼在进行调节的时候,眼内晶状体、悬韧带、睫状体三者协同作用,缺一不可。
![](https://pic.bilezu.com/upload/a/39/a39277f16ea52c43b7ad56fdd191e283_thumb.jpg)
散瞳验光,是放松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0f/00f042d58dde43c80efc940a7745bb11_thumb.jpg)
散瞳后孩子会出现看近看不清楚,畏光等情况,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它是有害的。事实上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散瞳验光不仅可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且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尤其是幼儿或小学生散瞳验光,更有助于得到一个客观的指标。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83/783fb6ef9580463e17934898496ec607_thumb.jpg)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首先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其次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再者,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
![](https://pic.bilezu.com/upload/c/c7/cc7bb9ea5d95c0810204d96d92705e74_thumb.jpg)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