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问世间情为何物 因为我叫元好问
元好(音hào)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元好问还写过小说,所著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中除四篇有目无文和一篇内容残缺者外,实有一百九十七篇。从《续夷坚志》和元好问的其他诗文中,我们发现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受《列子》的影响相当大。
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其祖先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祖元谊,在北宋晚期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官忻州神武(虎)军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又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
从“论诗宁下涪翁拜”谈起.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第二十八首是: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 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对于这首诗第三句中“宁”字的解释,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远的不说,清代学者就有“甘愿”和“岂能”两种相反的理解,至今依然.解 为“甘愿”的说:“涪翁生拗锤炼,自成一家,值得下拜。
元好问最受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在于诗歌方面,他本人也以“诗人”自诩。他的诗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厚,自标高格,卓然成家,是最能体现金代诗歌特点的代表作家之一。他能够学习前代文学遗产而牢笼众家,汲取精华而勇于革新,对推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明显的贡献。元好问不仅在具体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而且自觉提出了许多指导诗歌创作的理论,比如“以‘诚’为本”、崇尚“风雅”传统、“‘自得’之趣”等。其诗学理论的代表作,当首推《论诗绝句三十首》。以绝句论诗,言简意赅而形象直观,它不但是唐宋以来论诗绝句中最系统、最全面的。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元好问还写过小说,所著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中除四篇有目无文和一篇内容残缺者外,实有一百九十七篇。
他的《续夷坚志》的书名,与其说是仿南宋洪迈(1123一1202年)的《夷坚志》,倒不如说直接取之于《列子·汤问篇》的“夷坚闻而志之”一语更确切些。他继承和学习了《列子》、《搜神记》和唐代传奇、南宋《夷坚志》的志怪搜奇的传统。这书的大部分篇幅虽然也是荒诞不经的东西,但元好问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宣扬有神论、天命论,而是也如《中州集》一样,在予以小说存史和鞭笞社会的丑恶现象。元人朱方石在《续夷坚志》跋中说“《续夷坚志》乃遗山先生当中原陆沉之时,皆耳闻目见之事,非若洪景卢(即洪迈)演史寓言也。其劝善戒恶不为无补,吾知起善推广之心,即遗山之心也”。
《元好问诗词选》内容简介: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式蕴涵了丰厚的韵味,所以一直受到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其粹参与的广泛程度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时至今日,诗词在海内外仍拥有大批爱好者:自发成立的众多业余创作团体,大量的相关读物,为数众多的诗词网站,无一不在昭示着这种古典形式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史书记载,元好问天资聪明,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童”。十一岁,嗣父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之后十四岁,元好问又师从陵川郝晋卿学,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到元好问十七岁时,嗣父元格被罢了陵川令,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他仍继续陵川直到元好问十九岁完成其学业,才带全家离开陵川。
首联从横波亭的雄峻落笔,描绘亭的高耸特立和非凡气势。“亭”后接着“突兀”二字,以状其高耸特出,再加“插飞流”,更着重凸现横波亭凌空横出的“横波”雄姿。“气压元龙百尺楼”是对横波亭豪雄气势的赞赏,进一步衬突了横波亭的高峻。颌联接写横波亭周围环境之美。前一句从空间的角度着笔,实写横波亭凭高临远,可望见“飞流”奔入海口,与驱挟万里风涛的瀛海相接。后一句从时间的角度着笔,虚写地处古徐州的横波亭周围山丘之壮美。
颈联转写萧瑟秋景。前一句写虚静寂寞之境:夜静江平,鱼龙潜藏,有静中寓动之象。后一句写深秋的清旷之境,它既由鸿雁南来的凄厉哀鸣引发出如今黄河以北大半河山惨遭蹂躏、广大人民水深火热的联想,又以凄清高旷的情境为末联的登高望西北铺开了广阔的视野。尾联是全诗的主旨。味“倚剑”二字,其主人公当指移刺粘合,地点仍是横波亭。诗人以“浮云西北”比喻半壁河山惨淡无光。诗人想象在这种背景下,移剌粘合及其幕僚们登上横波亭,颈联转写萧瑟秋景。前一句写虚静寂寞之境:夜静江平,鱼龙潜藏,有静中寓动之象。后一句写深秋的清旷之境,它既由鸿雁南来的凄厉哀鸣引发出如今黄河以北大半河山惨遭蹂躏、广大人民水深火热的联想,又以凄清高旷的情境为末联的登高望西北铺开了广阔的视野。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味“倚剑”二字,其主人公当指移刺粘合,地点仍是横波亭。诗人以“浮云西北”比喻半壁河山惨淡无光。诗人想象在这种背景下,移剌粘合及其幕僚们登上横波亭,怅望浮云低压的西北方向,杯酒慷慨,倚剑长歌。
让我们还原当时的现场。这是公元1205年的某一天,南宋北边的一个国度——金国,山西阳曲汾水畔。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现场的景色、气候和风貌,只能还原当时现场的一些事情:第一件事,有个名叫元好问的山西少年,正奔赴太原赶考;第二件事,有一个猎人,用网捕捉了一只雁,雁死,与它飞的伙伴不离不弃,见伴已死,哀鸣一声,从长空坠下,亦死。
两件事情相交集,一对殉情的雁儿感动了一个赶考的书生:元好问,一个过了15岁,16岁尚未到的少年,能对人生有多少感触?能对爱情有多少感悟?能对自然风物有多少感动?然而,他真的感触了,感悟了,感动了,买下这对殉情的雁,没有拿到路边的大排档拔毛煮了吃,而是用埋葬人的方式礼葬了它们的遗体,升华了它们的爱情,并且竖起墓碑,“累石为识”。元好问发起微博,路人们居然纷纷跟帖,赋诗,这条微博至今还矗立在那里——著名的古迹雁丘,没见过微博能挺这么久的。我无法理解,中国历史上居然还有那么一段为雁儿的死而伤不起的时期。
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一个15岁多的孩子,发出了几百年以来无法超越的爱情咏叹调。没有任何记录说明元好问此前有过恋爱史,那时候爱情剧《西厢记》和《牡丹亭》还没有出世,这个孩子怎么能在爱情上这么深刻?深刻到后面那么多才子无法超越?
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积累爱的容器,这样一对雁要经过多少岁月才爱得如此深刻深沉?元同学是个文艺青年,说起鸟语来,他展开想象,用雁儿的语气说起话来:亲,我们的爱飞过多少空间,飞过多少东南西北,冬天东南飞,春来西北回,“天南地北双飞客”,我们的爱,天可为证;亲,我们的爱飞过多少寒暑,飞过多少季节,我们的翅膀老了,不再那么有力了,可我们还是相携着飞,“老翅几回寒暑”,我们的爱,寒暑可以为证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沙际”犹言水边。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恶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
词牌有《留春令》,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沙际”犹言水边。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恶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
词牌有《留春令》,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雁丘词》序:这是一首咏物词 ,词前小序为 :“ 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 ,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辞》。“ 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
元老夫子在为殉情于他面前的两只大雁写下这首词时,不会想到它成了现在男女失恋时的自我慰籍之语。经过金庸先生的引用,更是广为人知,看到痴男怨女的总代表李莫愁毅然跳进火坑时,夫复何语?爱情真是一个火坑?不管怎样,要感谢那两只大雁,感谢它们引出了这首经典的问情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