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抠走故宫石子 工作人员:仅是普通石头非文物
近日,一游客在社交媒体晒从故宫御花园“抠走”的石子,随即被知名博主转发,引发不少网友的吐槽。记者在故宫御花园看到,铺在游客脚下的石子画或多或少都有轻微磨损残缺,现场也确有工人师傅正在修补。据师傅介绍,路面的石子仅是普通石头,并非具有价值的文物石料,磨损残缺是因为游客量比较大造成的,但并非能轻易被游客“抠走”。
“去故宫抠石子”,这事乍听起来实在让人感到好笑。尽管在事件报道之后,各方都有意在澄清细节、淡化事态,可是公众依旧是一副穷追不舍、口诛笔伐的架势。所谓“石头是维修工人所赠”“只是普通石子并非文物”之类的辩解或说明,似乎丝毫没有冲淡围观者的质疑与愤怒。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过去那种“雁过拔毛”的旅游恶习已然给世人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曝出疑似案例,便会催化一连串的负面联想和情绪爆发。
外出旅游,总想着顺手“牵”点东西留作纪念,这几乎可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执念。去海边捡贝壳、在林间捡红叶、去山里捡奇石……凡此种种当然无可非议。然而,除此以外,我们也的确见识过,有人在公园里摘花折叶、在长城上盗挖墙砖……问题恰在于此:这种以“采集”“占有”为核心的旅游癖好,很多时候并没有任何的分寸感可言,其之所以一再酿成“丑闻”,正是源于当事人总是在“默认可以”的心理前提下,来进行行为决策。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近些年来对于“旅游文明”的定义和捍卫,旁观者的立场,要远比亲历者的“理解”来得严格许多。以此次事件来说,当事人对自己“抠点石头做纪念”的做法并不以为意,甚至还不无得意地发帖分享;而故宫工作人员也表示,“我们其实也没辙,此前上级领导也没有做统一的规定”,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是没太当回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舆论对于此事完全是一派怒不可遏的姿态。
一方面,国人对于旅游文明,业已有了一套基于理想主义的“最严标准”;另一方面,这一“标准”显然远未落地,更没有渗透进“旅游”的各个场景、各个细节之内。就此而言,“故宫抠石子”所引发轩然大波,何尝不是一场民间的自我教育、自我重塑。大家表达观点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醒他人、提醒自己的过程。对于过往旅游恶习的深深厌恶,以及如今有些神经敏感的情绪反射,都是一种敦促向好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能跳出个案的攻伐,在整体上确立正确的行为范式。
个案所激起的舆论反馈之中,有我们所期望的“最好的样子”。“不是文物也不能拿”“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些话既是说给“抠故宫石子”的始作俑者听,也是说给我们自己听。但愿,所有人都不只是苛刻的看客,而真正成为自觉自律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