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的奶照 解密 戎辉估值暴增1025%的背后 张静静的阴谋(转) 新梅注定将成为A股市场的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解密,戎辉估值暴增1025%的背后,张静静的阴谋(转) 新梅注定将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传奇一个范例,目前各方都闹得很欢,但以中国的法制环境,想

解密,戎辉估值暴增1025%的背后,张静静的阴谋(转) 新梅注定将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传奇一个范例,目前各方都闹得很欢,但以中国的法制环境,想在暂停期这么短时间内有所突破,我并不奢望,重要的就是用好我的否决票,你张静静只要一意孤行推方案,我们就是个否否否,也许你想以退市相威胁,你目前也持有数亿市值的股票,退市了你也是损失,我们肉疼你更肉疼。

那你想毫无作为保壳复牌,那么可以告诉你,你复牌之后,将面临各方的全面夺权,你只有11%多的控股权,弄死你是分分钟的事儿,到时候复牌股价跌落,就进一步加仓抄你的老底。

今天引用一文,揭静静全力推进定增的阴谋: *ST新梅2015年12月9日披露的交易预案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按照11.5亿元交易对价,向谭文辉、张静静、陆毅敏、王建江、姚建英、徐建雄、姚鹏7名自然人,以“发行股份 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江阴戎辉的100%股权。二是,按照1.93亿元交易对价,向大股东兴盛实业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本金金额1.

93亿元的委托贷款债权。三是,向张静静、王晓昱、张健、宝新投资,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2亿元(张静静一人认购其中的6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江阴戎辉在建项目建设,以及补充*ST新梅流动资金三项用途。

我们先分析一下江阴戎辉的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张氏家族于*ST新梅持股效果的改变。 2015年11月25日,张静静耗资1.84亿元,从江阴戎辉大股东谭文辉手中受让了16.

08%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根据*ST新梅收购江阴戎辉100%股权的交易安排,张静静将所持江阴戎辉全部股权,以1.85亿元价格转让给*ST新梅,后者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

按照6.68元/股的价格,张静静将获得2768.26万股*ST新梅股份,占股本增加后的4.51%。加之兴盛实业现持有11.19%的股份,张氏家族此时将合计持有*ST新梅15.7%股份,这与“开南系”股份颇为接近。

伴随第二项交易的完成,张氏家族对*ST新梅的持股比则直接超越“开南系”。 根据第二项交易安排,*ST新梅尚欠兴盛实业1.93亿元委托贷款债务,该笔债务将实施“债转股”。

按照6.68元/股的转股价,1.93亿元的委托贷款债权将转换为2889.22万股*ST新梅股票,使得兴盛实业在*ST新梅的持股比例从11.19%上升至12.84%。 总结上述两项交易,一是张氏家族以1.

84亿元现金及1.93亿元委托贷款债权的代价,加上原持股,最终获得*ST新梅17.35%股份,轻松超越“开南系”,重回第一大股东宝座。二是,张氏家族以6.68元/股的转股价,获得了*ST新梅5657.

48万股股份。按照*ST新梅停牌价7.67元/股计算,溢价近5700万元。倘若重组复牌后,该笔股权市值增值恐怕远不止于此。 倘若第三项交易最终落地,张氏家族的控股地位更是进一步强化。 根据方案,*ST新梅将向张静静、王晓昱、张健、宝新投资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7.

2亿元配套资金。按照6.68元/股的发行价测算,*ST新梅将总计发行1.0778亿股股份。配套资金募集完毕后,张氏家族将持有*ST新梅27.

22%股份,这一持股比例令“开南系”望尘莫及(图2)。 上述资产重组,对于谭文辉等江阴戎辉6名原任股东(不含张静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计算一番江阴戎辉原股东的获益情况(表1)。 表1中可见,仅以*ST新梅停牌价7.

67元/股折算,谭文辉等获得的*ST新梅的股权已是价值相当不菲。在不考虑现金对价交易的情况下,江阴戎辉原任6名股东,对比各自早期投入,都有9.26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其中谭文辉的回报最高达到14.

56倍。更何况这其中还未考虑资产重组过后的上涨预期。投资回报水平,足见江阴戎辉原股东出售公司股权的动力。 这场交易,不仅可以使张氏家族“一箭双雕”,即便在不考虑现金交易部分兑现的情况下,江阴戎辉原任股东也将获得不菲的回报,并且由于复牌之后*ST新梅上市公司股票较强的流动性,江阴戎辉原任股东有望择机完成股份套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兴盛实业与江阴戎辉一拍即合的资产重组方案,实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毋庸置疑,这种“皆大欢喜”局面的促成,关键在于江阴戎辉高达11.7亿元的高估值。试想一下,江阴戎辉若按照部分股权被法院拍卖时1.04亿元的公司估值进行交易,以6.68元/股的发行价格,折算为1556.

89万股*ST新梅股份,仅相当于增加股本后的3.38%。即便张静静与江阴戎辉其余股东达成一致行动人,资产重组后张氏家族方面的控股比例也不过16.22%,不及“开南系”的持股比,无法达成张氏家族强化控制权的目标。

并且,从江阴戎辉股东角度看,谭文辉等人的获利也非常有限。以谭文辉为例,其57.02%的江阴戎辉股权,对价交易后折算为853.59万股*ST新梅股份,市值不过6555万元,获利不过1000万元,收益率仅17.

54%,何况其他股东远不及此。他们又有多大动力参与交易呢? 为满足张氏家族、谭文辉等二方股东的诉求、平衡各自的利益,倒推设计重组交易方案,不难理解江阴戎辉100%股权估值何以高达11.

7亿元。 一是,为让利江阴戎辉股东,资产重组的交易价格按照交易日的市场价格折价90%发行股份。因此,预案中所涉的发行股份价格6.68元/股,比停牌前交易日价格低约10%。 二是,*ST新梅总市值约为34.

2亿元。“开南系”对*ST新梅的持股比为16.53%,市值约为5.65亿元。张静静家族持有的11.19%股份市值约3.82亿元。为超越“开南系”股权比例,张氏家族至少要再注入1.

83亿元资产进入*ST新梅。于是乎,张静静于2015年11月25日预先出资1.84亿元,从谭文辉手中受让了江阴戎辉16.08%的股权。 三是,在江阴戎辉原任股东“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双方商谈同意以1.

84亿元交易江阴戎辉16.08%的股权。按照此折算,江阴戎辉100%股权估值即为11.7亿元。 未解的疑问 江阴戎辉100%股权10倍高估值的真相,至此得以部分揭开。但*ST新梅及其幕后兴盛实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依然存在疑问。

第一,张氏家族既然有意重夺第一大股东宝座、超越“开南系”的持股比例,同样是1.84亿元的现金投入,为何不在二级市场轻松完成增持呢? 回溯2013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开南系”凶猛的增持势头,兴盛实业至始至终未在二级市场增持任何股份。

兴盛实业为什么一定要借助此次资产重组强化控制权呢?张氏家族是“有意”要让江阴戎辉6名股东成为*ST新梅股东,还是刻意在为该等人士之项目套现提供“便利”?江阴戎辉原任6名股东成为*ST新梅股东之后又会怎样呢? 早在2012年11月,张氏家族将兴盛实业持有的上海新梅28.

23%股权,转让至家族旗下另一家公司荣冠投资持有,另外27.47%股份则继续由兴盛实业持有。

之后半年时间里,荣冠投资所持股份全部在高位套现7.47亿元,兴盛实业自身也持续减持,累计套现3.95亿元。 此次资本重组过后,张氏家族会否再步此后尘呢? 第二,当资产重组执行到第二步时,兴盛实业实际上已经如愿以偿重回公司第一大股东位置。

张静静会再掏出6亿元巨资,继续完成第三项交易(配套资金的募集)吗? 通常而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购买资产与配套资金募集二者互为前提,要么同实施,要么同搁浅。

但在交易预案中,*ST新梅醒目地指出,“募集配套资金的生效和实施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生效和实施为条件,但最终配套资金募集成功与否不影响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行为的实施。”这句话是在提醒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的方案最终未必会实施吗? 倘若配套资金不成功,其中用于江阴戎辉项目建设的3.

6亿元资金则无法到位,江阴戎辉的业绩承诺岂不成了无水之源? 那么,江阴戎辉估值11.7亿元的支撑力又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