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门断轴简配加价 大众丑闻不断为何依然依然雄踞中国车市

2017-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你要买车,大众的车一定在你的考虑范围过,但是近几年大众遇到的困难不少.当初看到美国大众,大众柴油车排放尾气作弊时,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因为我知道大众既然敢在美国做这手,在其他的国家就没有不动手脚的理由.果不其然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中国光荣上榜.在这里基本可以预测其他车企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只是等待时间的揭露.但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件事情过后就像一粒沙丢弃到水中,连个小波纹都没掀起来,后来想想其实很简单,不就是尾气超标吗?根本损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可是真的是损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吗?这个问

如果你要买车,大众的车一定在你的考虑范围过,但是近几年大众遇到的困难不少。当初看到美国大众,大众柴油车排放尾气作弊时,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因为我知道大众既然敢在美国做这手,在其他的国家就没有不动手脚的理由。果不其然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中国光荣上榜。

在这里基本可以预测其他车企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只是等待时间的揭露。

但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件事情过后就像一粒沙丢弃到水中,连个小波纹都没掀起来,后来想想其实很简单,不就是尾气超标吗?根本损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可是真的是损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吗?这个问题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如果只是你一个人面对那你将困苦万分,但如果是全世界都毁灭那当然另说。更何况尾气超标这件事,对于全世界大部分人民来说不算事。

上面的尾气超标如果是在大家的可接受范围内,那汽车断轴,车型简配这些问题也不能阻挡,大家疯狂的购买(新速腾打着补丁减着配依然轻轻松松月销过两万,途观加价大卖),那这里面的问题就比较可考究了。

关于大众的种种分析和评论更多时候是仁者见仁,不同的视角给出的是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就将时间轴拉回从前,看看大众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重要节点,运气也好实力也罢,至于结论,各取所需吧。

图为德国大众总部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企业,2010年打败日本丰田,美国GM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首。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

入华时间早 先入为主

中国与大众的联姻要追溯到1985年,那一年上海大众诞生,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我们看看其他合资品牌的成立时间吧,上汽通用1997年、一汽奥迪1988年、广州本田1998年、一汽丰田2000年、北京现代2002年、东风本田2003年、广汽丰田2004年。大众成为了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品牌。

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

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大众有着强烈的扩张需求,恰逢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汽车保有量少的可怜,这之中的巨大潜力可想而知,因此大众抢占先机顺理成章进入中国,中国人自古以来还就先入为主,大众捡到了一个大便宜,这么看似乎有那么点运气。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同意中外合资建厂

最初我国与不少厂家提出合作意向,但美国通用的一些不利要求,日系品牌只卖商品不卖技术的理念等最终没能合作成型,似乎大众又比较走运。但大众并非只靠运气,大众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都是我们最终选择合作时考虑的因素。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年大众的高层决策,让大众抢先占有了先机,为后面的发展铺好了坚实的基础。

神车推出 竞争对手少

联姻不久,南北大众推出了两款神车,桑塔纳和捷达。当时私家车绝对算是稀有的,为数不多的小轿车都是公司,单位在使用,而且均为进口车。

十几年过去依然在使用的捷达教练车。

那个年代可选车型极其匮乏,为数不多的奔驰宝马以及皇冠等车型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售价高的可怕,虽然当时桑塔纳捷达也不是一般家庭能购买的,但是相对来说拉低了拥有小轿车的门槛,填补了“低端车”的市场空白,为之后的热卖打下了基础。你说是大众懂市场还是走运?很难下结论。

“皮实耐用”的好口碑

随着神车的热销,市场占有率激增,很多那个时代开过神车的人多年后换车还会选择大众,理由很简单,皮实耐用。殊不知那个年代哪有什么耐用的车,汽车工业相对落后,神车的毛病其实也不少,只是保有量大了,路边随便一个修车铺都有配件都能修,所以修着方便给了很多人皮实耐用的错觉。但不论如何,能改变市场格局,也是一种本事,不服真不行。

图为老桑塔纳

所以说在那个年代,大众车的品质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尽管它的价格很贵,但是依然是人们心中最好的车,也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由于拥有出色的品质,使得大众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好车的代表,普桑代表了大众品质,代表了德国造,于是大众皮实耐用的口碑就这样逐步积累了起来。

油价+环境双重考验 适时推出TSI+DSG

时光飞逝,转眼进入了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井喷期,家庭购车早已司空见惯,4S店如雨后春笋般开业,4S销售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国际原油价格也从曾经的三四十美元悄然暴涨到一百三四十美元,比油价涨的猛的还有PM2.5污染指数。

城市病日益显现,油价的压力,环境的压力,都在考验整个行业和政府管理能力,因此节油,环保的概念成为了车市的主导。大众的市场地位也被更节油,性价比更高的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不断冲击。

TSI发动机

恰逢这一时期,大众的TSI+DSG这一号称改变银河系的黄金搭配应运而生。小排量增压代替大排量自然吸气,(1.2T代替1.6L;1.4T代替2.0L;保留1.8T、2.0T等等)DSG变速箱更加平顺而且节油,既省油环保还能享受政府排量税收的各种优惠,大众的这一举措在最合适的时机推广开来,消费者纷纷掏钱捧场。定位、时机之准不服真不行。

但井喷的汽车市场显然与欠成熟的汽车消费者关系严重脱节了,中国的车主有车但不懂车问题凸显。这里并不是否定TSI+DSG,而是在正面宣传的背后,有哪些规避掉的不足,中国的消费者似乎浑然不知,完全跟着市场宣传大胆的掏钱了。

黄金组合很省油那是一定的,但相比沿用自然吸气节省的燃油和节约的税费,消费者需要使用更高标号的燃油以及保养时选用更高级别的机油(比如大众代号为EA211的1.4T发动机),整体养护成本在提高。背着抱着一边沉,花费并没有太多节省,不过对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虽然这种结果是合理并且欢迎的,但这其中的道理消费者似乎并不知晓。

另外就是DSG的硬伤,全国各地车主众多的投诉,厂家的召回,似乎也只是缓解,无法解决,新技术带来的一定是稳定性和耐用性上的风险,消费者选择购买没问题,但是这些隐患是不是应该知晓呢?漂亮的宣传配合不成熟的消费群体以及契合大政策的优势,大众在最合适的时机推出了最合适的产品,不管背后牺牲了谁,至少热销多年,不得不说,你不服不行。

途观改变市场格局

早年间随着雅阁的推出,车市中第一次出现加价卖车这一中国特色的奇葩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线城市开始进入汽车普及和汽车更新时代。高大威猛通过性良好的SUV备受热捧,因此CR-V接过了加价大旗称霸市场。

然而国人对于日系车的“特殊情感”和对于SUV车型的热切期待激烈碰撞着,大众非常识趣的在此时推出了途观,结果不说也能猜得到,加价卖了数年,仍然销量不减。车本身的好坏先不说,国人对于大众的印象和那份忠诚、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那份熟悉,其他品牌不服真不行。

2015款途观

这款“神车”当年加价疯抢,如今依然能够热销,自然有其原因。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同级别的主流SUV车型,大众途观、丰田RAV4、本田CRV、日产奇骏、马自达CX-5、别克昂科威等。

但是退到2010年,日系除了CX-5之外的几款车,颜值简直是挑战审美极限。而CX-5和昂科威都是在途观之后的几年推出的,所以在那个时候,途观几乎没有对手,大众推出了这样一款车,想不大卖都难,在加上大众强有力的宣传攻势,洗脑式的营销,“神车”就这样诞生了。

不断加长加大 满足核心需求

虽然中国的私家车数量激增已经将堵车成为了全国通病,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巨大市场基数仍然不容小视,平均家庭汽车保有量依然偏低,家庭首次购车的比例仍然巨大。说中国人有钱也只是比以前手头宽裕了,车再便宜也是家里的大开支,买个车配置什么的都次要,首要考虑的还是空间。别提什么操控性、血统纯,过年过节一家几口加行李能不能宽敞的塞下才是王道。

不断加长加大 满足核心需求

虽然中国的私家车数量激增已经将堵车成为了全国通病,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巨大市场基数仍然不容小视,平均家庭汽车保有量依然偏低,家庭首次购车的比例仍然巨大。说中国人有钱也只是比以前手头宽裕了,车再便宜也是家里的大开支,买个车配置什么的都次要,首要考虑的还是空间。别提什么操控性、血统纯,过年过节一家几口加行李能不能宽敞的塞下才是王道。

迈腾/帕萨特的后排空间只能用恐怖形容

不要说中国人不理性,这可能是汽车消费者走向成熟必经路线,没有捷径,大众恰恰是敏锐的嗅到了这一点,不论怎么指责,人家就是热卖,此后的中国车市刮起了L风(加长),改变了家用车以及中型车市场规则,这些不服真不

家族前脸 解决一举两得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要面子,这是人之常情很正常,不论你是家用商用,都不希望从车上被人看出没实力没气势。顺应这股涌动的内心需求,大众走起了家族前脸的道路,下至捷达桑塔纳,上至途锐辉腾前脸一个样子,随你怎么理解行。

图上的是迈腾跟帕萨特,如果不是对车比较了解的人,一定会傻傻分不清。

你可以认为大众的套娃脸没有特殊,但是这种中规中矩的外形设计的确就能让大多数人认可。你非说大众变懒了,不思进取了无所谓,反正销量依然不减,这事儿找谁说理去,是聪明还是运气?我也不懂了。

速腾打个补丁不愁卖

时至今日大众品牌深入人心,虽然不少人质疑指责,但同样相当可观的用户基数还是体现出大众的硬实力。甚至新速腾简配断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誓死不召回、被迫召回后官方处理方式就是打个补丁继续上路,这种不太地道的做法丝毫不影响每月2万多台的销量似乎就是最好的佐证。面对全球热议的排放门似乎除了免费增加了众多曝光度,对于整体销量似乎并没有致命冲击,面对种种现象,似乎很难用运气还是实力来全面解释

一次的成功我们可以看成是幸运,但是二次,三次的成功过后,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大众,本来几次严重的失误是足以让一家车企流失掉一大部分现在的跟未来的客户的。但是庆幸于其他车企的不争气,与现在的媒体的传播速度。大众断轴问题也不是很难以接受了,就像救世主福特一般,它正努力的扛过断轴的大旗。得益于现在的媒体传播速度,你不管因何缘由出了问题,人们获知信息后,便会马上给一个品牌打上标签,到最后大家都有毛病。

人无完人更何况车,择优而选绕到最后还是大众。绕回来后它们选择的理由依然是大气,皮实,但是有这种理念的大部分都是50,60后。当这部分资源透支了,以后的大众是否还能有如今的市场,实在值得商榷。

如今的自主品牌已经在崛起,就像近几年的国产手机一样,但是手机的支出毕竟是少数,我们可以因为爱国情怀为它买一次单。但是汽车不一样,它的使用周期更长,支出占比也比较大。所以自主品牌如果想像手机快速打开格局是不可能的。但是基于最近几款热卖的自主品牌车型,已经达到了二线汽车的销量,我们是可以期待自主品牌的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