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宝宝抵抗力呢 春季抗病小技能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如果能在阳光明媚的春季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水锻炼身体,就能有效提高宝宝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抗病能力。让宝宝的皮肤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利用外界气温和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刺激作用锻炼身体。
先在室内开窗配合婴儿抚触操进行,室温不低于20℃,开始可穿衣(去尿布),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减少衣服直至穿短裤。当宝宝较能适应时,在室外温度20℃以上且无强风时可移至室外进行。适当的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中充足的氧气,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室外的温度、湿度,都能够传到人体皮肤感受器,通过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提高机体,体温的调节功能。
日光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并预防佝偻病。只要室外气温22℃至30℃,应尽量让宝宝多晒太阳。春秋季可直接接触阳光,夏天可接受散射或反射阳光,从3至5分钟增至半小时。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宝宝眼睛,但要尽量多暴露皮肤。
带宝宝多晒太阳,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中。使得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也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得机体抵制外界的冷空气突袭,并能增强体温调节功能,不易感冒。
洗澡既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侵入,又可通过水对皮肤的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还可通过水浴过程,使小儿全身皮肤触觉、温度觉、压觉等感知觉能力得以训练,使宝宝得到满足。正确地给宝宝洗澡,很重要。
水的热传导能力比空气高30倍左右,对体温调节有更大的作用。水温以35℃、36℃为宜。浸浴时,宝宝在浴盆里取半卧位,可用水冲洗躯干和四肢,水量应不超过锁骨,每次浸浴不超过5分钟。宝宝“三浴”锻炼顺序是空气浴→日光浴→水浴。待宝宝适应后,“三浴”可同时进行,如上午空气浴和日光浴,睡前进行水浴。
只要户外温度在零度以上,出生后1个月的宝宝即可开始户外活动。每日1—2次,每次自15分钟加至1小时如户外温度在零度以下,一般可留在室内,但应打开窗户。注意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户外活动增加,汗湿的衣服机会增多。如果不及时更换衣服,则容易反复感冒发烧发等。机体抵抗力下降。久而久之,的确会给宝宝养成“捂虚体质”。
抱婴儿到户外其实有很多好处,晒太阳不但能享受明媚的阳光还能给婴儿补钙。户外活动是以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既满足了宝宝爱玩好动的天性,又增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所以,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相当大地好处。
第一,户外睡眠能更多地享受日光,日光能增强孩子钙的吸收、利用与代谢,有助于防治佝偻病,这一点在俄罗斯特别受重视。
第二,户外空气新鲜,氧流量充足,容易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从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与脑发育。
第三,户外睡眠还能增强孩子呼吸道对冷刺激的适应和抵抗力,进而有效地减少上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几率。
第四,户外睡眠增加了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有利于愉快情绪和独立性格的培养,算得上一种身心皆受益的睡眠方式。
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离不开体内生长激素的“催化”,而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又是在睡眠中。如何让孩子多睡长个呢?户外睡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既是一种睡眠,也是一种锻炼,可给孩子带来许多室内睡眠得不到的好处。
儿科医生从来不主张宝宝穿衣太多,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更旺盛,过多的衣服让孩子更容易出汗,容易出现痱子、毛囊炎等皮肤疾病。穿太多衣服,本来喜欢活动的孩子,也不想动了。除了白天要正确穿衣服外,宝宝晚上睡觉的穿着也比较重要,如果穿太多,裹住了宝宝的身体,这不仅妨碍了全身肌肉的松弛,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梦魇。
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凭大人的主观愿望来处理宝宝的衣着,如果自己怕冷,给宝宝也穿得特别多,自己怕热,就给他们穿得很少,那是非常不合适的。经常少穿一些也是一种锻炼,可以从小开始养成习惯,使皮肤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
婴儿抚触并不是一项时髦活动,它是一种医疗方法。因为抚触从一开始就是和医学探索联系在一起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抚触,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这一特殊的抚触。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
婴幼儿抚触是开始于新生儿期的全身按摩,选择在宝宝洗澡后或穿衣服的过程中进行。房间温度要适宜,按摩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5—10分钟,每天1—2次。用手指指腹按摩,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宝宝舒服合作为宜。按摩的部位应按顺序进行,应从:头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婴幼儿抚触使宝宝全身的肌肉得到按摩,促进了血液循环,并被动的接受了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