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谢钢 多项化学学科交流、论坛和学术活动近期在西北大学举行
日前,2013年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化学类中期检查和工作交流会、化学学科前沿论坛、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九十周年庆祝活动分别在西北大学举行。
11月7-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2013年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化学类中期检查和工作交流会于举行。
全国20所化学理科基地负责人和专家共70余人参加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高松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人才处副处长、基地人才培养基金负责人刘权主持会议。
会上,刘权介绍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的总体情况和本次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会议对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15所化学基地院校2011年获批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
西北大学获得所有专家的全优评价。检查结束后,与会专家就项目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及人才培养情况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旨在加强本科生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化学学科前沿论坛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举行
11月8日,化学学科前沿论坛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举行。陕西省内外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张生勇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刘买利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明、清华大学教授张四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南开大学教授崔春明、清华大学教授王训等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的人工半合成、生物核磁共振中水峰,噪音和伪峰的高效抑制方法研究、从有机反应到高分子聚合、小体积复杂样品质谱分析方法、化学天气气候、有机共轭B-N杂环的合成与性质、超细纳米体系自组装及新现象等,分别介绍了各自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各自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各位学者还与广大师生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并与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该论坛是庆祝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9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该校研究生大讲堂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化学学科交流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1月9日下午,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2层会议室举行。吉林大学教授裘式纶,北京大学教授高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房喻,浙江大学教授王彦广,南京大学教授朱俊杰、郭子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三处处长杨俊林等,以及西北大学副校长、实验室主任王尧宇教授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学术委员会对今年开放课题进行了评审,同意资助山东大学贾春江等12人本年度开放课题。随后,委员们进行了座谈,对实验室两年以来在学术队伍、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委员们建议实验室今后的发展应注意凝练学科发展的方向,建设并发展自身的学科特色,为国家、区域发展做出贡献,并鼓励实验室抓住发展的机遇,力争将实验室发展为省(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此前,王尧宇汇报了近年来实验室的工作;谢钢教授汇报了开放课题的申报情况。
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会场
11月9日,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九十周年庆祝活动在该校太白校区举行。会上,该校化材学院院长吴彪回顾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汇报了学科的现状,提出了学科的未来发展目标。
梁文平在讲话中肯定和鼓励学院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同时,希望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郭子建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两校化学学科的历史渊源和深厚情谊,并表示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西北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
刘买利在致辞中说,期待能与化学学科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国的科教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张生勇以校友代表身份表达了对西北大学化材学院的热爱。退休教师史真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大会还举行了"高鸿奖学金"启动仪式、化学学科创建九十周年晚会、化学学科前沿学术论坛、校友座谈会等活动。
方光华发言时说,相信西大化学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秉承老一辈学人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创新,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为实现西大化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据了解,西北大学化学科始设于1923年,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化学人才培养中心;1937年设为化学系; 200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