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校长一行拜访绍兴一中北京校友小记

2017-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日这天是绍兴一中北京校友会校友相聚的日子.这天是周六,住在北京各个地方的20多位校友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已经古稀之年的院士,有正当壮年的精英

3日这天是绍兴一中北京校友会校友相聚的日子。这天是周六,住在北京各个地方的20多位校友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已经古稀之年的院士,有正当壮年的精英,还有高校就读的学子,大家不分彼此,共同感恩母校当年的教育,牵挂已经离散的师友,祝福明年母校的120周年校庆。

尤其令人感动和难得的是,1950届的许溶烈院士、1958届的沈士团院士、1960届的陶文钊院士以及1953届高秋三(甲)班的四位八十多岁的校友马世昌、王耆、范道和、何康生和绍兴驻北京办事处王力副主任等,闻说我们来京,也赶来聚会,共话母校情谊,畅谈校庆大计。大家拍了集体照和祝福母校校庆的视频。那种浓浓的母校情结、深深的师生情谊,一次次地让我们动容。

许溶烈是我校1950届校友,这位中国土木工程专家,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与徐承恩院士一样,依旧工作在第一线,生命不止,工作不息。而深谙中美关系的陶文钊是我校1960届校友,作为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刚刚在今年4月回访过母校,并为学弟学妹们作了“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关系”的专题讲座。

在走访他们时,两位都说,是学校的博雅教育奠定了他们的发展基础,也才有了今天的一些成绩。在他们心中,母校的老师永远是最为尊敬的;母校的发展,也一直是他们最为关心的。相信在朱雯校长的带领下,绍兴一中一定会越办越好,越来越好!

拜访陈翰馥院士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陈翰馥是我校1951届初中校友,初中毕业后在我校读了一年高中(1952年)后转学去上海继续求学,著名的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其父陈建功(1893-1971),是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1909年—1910年也在我校就读,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父子同为院士,同为一中校友!这样的美谈趣事,在国内绝无二家。这是绍兴一中的奇迹和幸运,更是学校一直来实施博雅教育而人才辈出的最好见证!

因为陈翰馥院士3日、4日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原本定于4日下午的拜访采访推迟到了5日上午。我们去了才知道,那个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而与会的所有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在提前庆祝陈老八十大寿,因为2017年2月陈老将迎来自己80岁的生日。

难得这样的机缘,我们也趁机祝福陈老生日快乐,希望陈老保重身体,明年回来参加母校的校庆典礼。在陈老的办公室,我们有幸观看了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组为陈老制作的两个专题片——《陈翰馥院士: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变迁和前沿方向》和《陈翰馥院士:探寻系统控制之美。

陈老将这个专题片和他个人的画册(生平照片集)以及《中国科学(数学)》杂志庆贺他生日而出版的《陈翰馥教授80华诞专辑》等送给了我们。朱雯代表学校表示深深感谢,希望陈老健康快乐,多回绍兴看看,多来母校走走。朱雯说,明年120周年校庆,学校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学强教授合作,正在对学校120年的校史进行系统整理、补救,将出版一本校史专著,希望陈老能为该书作序和参加校庆庆典。陈老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拜访期间,朱雯校长还参加了北京大学组织召开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6年度会议。

整个拜访过程中,拍摄制作学校校史陈列室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进行了现场拍摄,并就校庆主题一一采访了徐承恩、沈世团、许溶烈、陈翰馥等校友。除此之外,我们还为所有走访的院士校友做了手模,将存放于校史陈列室。

三天的走访,我们收获了三天的感动、温暖与喜悦。百年一中人,在每个校友心中,母校的岁月、青涩的时光、相遇的缘分、难忘的印记、珍贵的情谊……他们永远珍惜珍藏,温暖相伴而滋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