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平是谁 中投总经理李克平:中国对外投资迅速增长是基本趋势
一组数据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论据。9月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首要一个特点是:投资流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3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较上年增长1.4%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
另外一个特点在于:投资存量全球排名前进两位,投资覆盖国家地区进一步扩大。截至2013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较上年增加5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6604.8亿美元,全球排名由第13升至第11位。
对外投资将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李克平表示,中国经济在过去实现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高储蓄,以及中国出口的比较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使得中国拥有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为此,中国的高储蓄使其有条件也有可能把资本输出国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我国实体经济在供给和需求方面与全球经济高度密不可分。”李克平表示,这一经济结构产生了全球化的行为,大量中国企业的供给和需求都高度依赖于全球市场和全球供给。
“在这样经济格局下,通过资本输出来更好地进行行业的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也是经济高速增长和高度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李克平分析,很多跨国公司走的也是这一历程:在全球市场中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球市场中进行生产的布局,在全球的要素中去提升自己的价值链,去完善自己的产业链。
“在这样的事实和趋势下,从内在需求来看,可以预计今后中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仍然是一个基本趋势。”李克平表示,人均GDP四千多美元的时候会有一个资本输入输出的拐点,或者资本输出能力的起点。
对外投资的结构性问题
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态势,李克平清楚地认识到对外投资存在五个基础的结构性问题:首先,中国经济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特征在于,存在 “未富先老”问题,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面对更多的挑战和难题,且这一特征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会变得更加显著。
“我国目前的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匹配。”李克平表示,中国拥有较快的对外投资增长速度,涉及地区广泛,涉及行业多元,目标市场仍有很大空间。但同时,我国实体经济存在内在全球化需要,有资本全球化的内在动力,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国在现在的水平上已经具备了进行全球化国际经营全球投资的能力,这不是匹配的。
“中国对外投资的挑战一个基础性的结构性特征来自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但是要面临一个宏大的对外投资计划,这将是一个不对称的挑战。”李克平认为,表现为虽然有对外的需求、供给和环境,但是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整体企业管理经营水平还是不发达,甚至还是相对粗放的。
第三,和我国实体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相比较,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理念还是相对封闭的。在经营理念上,与实体经济高度全球化和物流全球化相比,我国企业经营理念、思想更倾向于封闭,全球视野不足。
李克平表示,我国的立法和行业标准要求还没有内化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正常标准,而通常是表现为在强制范围内必须接受的。对企业而言可能增加成本的达标措施,还没有变成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
第四,在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社会关系上,我国企业管理者和境外投资环境有很多的不匹配、不适应地方,甚至很难自觉地意识到这些相关要求。
第五,要适应这些挑战,企业需要有全球的视野,有全球的战略能力,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人才。要有国际经营的人才,要有国际管理的人才,要有在全球行业中有竞争力的人才。
干扰对外投资的因素
除了上述问题,李克平所观察到的企业心态和行为也对中国对外投资形成了负面影响。
比如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存在过急心态。“在跟企业沟通中,你会感到如果一个中国的企业要是没有对外的投资或者业务,那会显得这个企业不够发达、不够尖端、不够上档次。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需要准备好再走出去,而不是一种过急的、随大流的、追求热潮的心态。”李克平说。
同时,李克平表示,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存在重规模、重速度,轻质量、轻效率的倾向,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真正成功和效率提升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企业重视投入过程,但是轻视投资后的管理,轻视投资后通过管理对于企业的增值以及包括实现收益。
“企业实现对外投资目标的能力还不足。”李克平表示,企业实现对外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是一种企业的战略发展,是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延伸和优化,在价值链上的提升,从技术品牌到整个的结构升级。通过境外和境内经济的融合,来创造转移借鉴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的目标效果。这种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相较投入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真正的投资者需要有全球眼光、全球战略,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投资,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需要为实现这种目标做充分的细致的准备,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改进。”李克平说。
李克平建议,政府部门应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现更方便服务支持、指引,最关键的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使企业能够分享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能够构建明确的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和策略。同时,企业应专注地去学习、借鉴、积累和提高,提升自己的国际经营、国际投资的能力,建立和培育自己的人才队伍。
李克平强调,企业对外投资需要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使互利共赢通过伙伴关系得到具体的体现和实践。
对外投资需要双边配合
李克平介绍,中投公司作为一个主权财富基金、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财务投资者,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多元化的全球投资平台,也建立了自己的队伍,为中国企业也为外国的经济伙伴服务中投公司搭建了一个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更好的互惠共通的平台,能够创造更多的互利共赢,来实现全球的优化配置,提升人们的福祉。在这个过程中,中投公司会和国内外伙伴进一步发展互惠合作的关系。
李克平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包括中国的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两个方面,这需要双边的配合。比如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作为投资者,需要有长期资金,愿意去通过长期投资建立互利共赢的格局,实现更好的互惠。作为被投资者,要为投资者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提供可行的方案,提供可行的政策环境,提供可行的监管环境,提供可靠的法规法律保障,提供相对稳定的可以专注于长期投资的社会环境。
这是需要受援人和投资者互动的过程,需要长远的双边的真诚合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