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各个大国使用过的钢盔:看看哪家最强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冷兵器时代已经宣告结束,热兵器时代正式到来,这也使得旧有的铜盔已基本上失去了防护作用,因此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头盔材料。在这个时间点,现代军队使用的新式钢盔应运而生了。
先来说说作为法国一战的盟友的英国,这是一个拥有虚无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的国家,因此固执地坚持着让官兵头戴大檐帽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冲杀,用以彰显那毫无意义的“不列颠勇气”。直到1916年,随着战争的烈度与将士伤亡率的不断加剧,不得不使英国军队高层决定使用钢盔来保护士兵们脆弱的脑袋。这种被英军首次批量使用的制式钢盔被命名为MK-I型钢盔。
MK-I型钢盔特征非常鲜明,其盔体特别扁平,重约1-1.5公斤,外形类似倒扣的浅碟子,故被称为“碟形盔”。又因为它与英国古代农夫所戴的帽子外形相似,所以也常被称为“农夫盔”。这种不同寻常的盔形虽然在侧面防护面积上不占优势,但它扁平的外形使得射来的弹片很容易发生弹跳,反而增强了抗弹性能,而且它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适应堑壕对垒的作战环境,同时考虑抵御来自空中的袭击,其宽大的外沿不但可以保护头部还能保护颈部,对空爆弹和榴霰弹等“堑壕杀手”的防护能力是一流的,非常适合当时的作战需要。“农夫盔”的另一优势是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当年英军可以做到一人一顶,而战壕对面的德军却无法做到。它也是一战中装备国家数量最多的一种钢盔,广泛装备于各英联邦及其他国家。其中,抗战前的中国各系军队也曾在20世纪20-30年代大量进口并使用此款盔。
MK-Ⅱ型钢盔,被英国人用俚语称其为TOMMY(汤米)盔,是英国在MK-I型钢盔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但盔形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英国军方虽然知道其盔形设计已经落后于时代,但官僚们只是以“为了更好地区别德国与英国士兵”为理由,而反对进行重新设计)。主要的改良在其悬吊系统与下巴额带上,使之更符合二战的需求。MK-Ⅱ型钢盔悬吊系统在内衬方面采用十字形铁框架,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皮衬。十字形铁框以一颗“一”字形螺丝与盔体结合,同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系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在两边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此款盔对盔形而言是以一战时的壕沟战理念所做的设计,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实在是太low了,对士兵的保护也只有很微小的防护效用。
而且在纳粹德国二战期间对自身制造钢盔与缴获敌国钢盔的效能对比测试中,也证明了英国的MK-Ⅱ型钢盔性能最差。由于MK-Ⅱ型存在的巨大缺陷,1943年英国人又开始生产改进的MK-Ⅲ型钢盔,起初英国军方预定了50万顶,但由于国内高品质钢材的短缺,直到1944年2月才完成了30万顶的生产,在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MK-Ⅲ型钢盔才开始大规模使用。
德国是一战中英法协约国的,它也是较早装备钢盔的国家之一,一战期间先后开发出M16、M17、M18等多种型号的钢盔。其中最典型的是M16型头盔,与其他头盔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盔形更大更深,防护面积更多,前方到齐眉位置,两侧及后部有很长的“盔裙”,能有效增加对头部侧面和后脑处的保护,同时盔沿有卷边,用来防止雨水滴下遮挡视线。之后研制的M17、M18型头盔则是在M16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与前者大同小异。这为此后德国士兵头戴的钢盔奠定了最基本的外形样式。
而被世人广泛认知,且让世界军事专家及军迷推崇备至、爱不释手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战士们头戴的钢盔便是由M16、M17、M18等型号发展出来的——著名的M35型头盔。M35钢盔是二战纳粹德军钢盔的4个型号(M35,M40,M42和M38型伞兵盔)之一,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钢盔。
M35型钢盔最初是埃森霍滕公司于1934年应德国军方的要求,开始进行新型作战钢盔的原型设计和测试工作。1935年7月1日,德国国防军陆军和海军军部在柏林正式将新钢盔定型为M1935型(简称M35型钢盔),并正式配发部队。它是为了满足纳粹德军对未来战争(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来替代当时仍在使用的由一战时期生产的老式钢盔。M35基本上和一战时的M17很像,但是M35比M17更轻,功能也更强。
该型头盔是用一整片钼钢板经过多次冲压后才成形的,其边缘是圆滑的弧线卷边,德国人将M35钢盔的外形分为4种尺寸,即Q62、Q64、Q66和Q68。虽然外盔尺寸不同,但其配套的内衬尺寸却都是标准的,采用了更有利于保护头部的M1931型内衬,佩带起来更加舒适。其下巴皮带上还压印有生产编号和制造商的标号。此外,对比M35型和后期改进生产的M40和M42型钢盔的圆形顶部还可以发现M35的外形从前到后有些呈卵状。但这个差别很细微,只有将这三款钢盔同时作细微对比才可以看出来。
作为二战纳粹德军的经典标志特征之一的M35型钢盔,可以说是二战中防护力效果最好的一款头盔,其出色的工业造型使得至今仍有少数国家在沿用,甚至连美国战后研制装备的第一代非金属复合头盔--M88型军用头盔也借鉴了其盔沿后部延伸下垂护耳的样式,为此被世人戏称为“德国佬”头盔,足以想见其设计的经典。
但即便如此,它也有其客观存在的弱点,虽然M35的防护面积在当时算是最大的,但因为当时没有凯夫拉材料,M35使用的还都是钢材,在分量上要比美国的M1钢盔更重,而且后端那个大突起的护颈位置造成头部受力不均,一旦被子弹命中,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勒断士兵的脖子,造成二次伤害。
接着来说说美国人的钢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加入欧战之初,当时的美军并未拥有专属的钢盔而是采用英军的MK-I型钢盔,并在国内自行赶制了新型的M1917型钢盔交由部队使用,直到一战结束为止,美国总共制造了200余万顶M1917型钢盔。但由于M1917型钢盔的防护力并不足以确实地保护士兵的生命,因此在参战后不久,美国便于纽约设立了一个钢盔委员会,专门负责钢盔的设计与制造。
一开始,美国陆军为了开发新型的钢盔,特意从英军MK-I、法军“亚德里安”M1936与德军M16这三种不同样式的钢盔中进行研究,总结其外形设计与实战效果。但新型头盔的设计始终没有成功,只是将原有的M1917型升级成为M1917A1型而已。1940年,美国军方迫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压力下令研制全新的军用头盔,可研究过程并不顺利,在经历了TS-1、TS-2及TS-3三种发展型号之后才算基本成型,并交给生产M1917A1钢盔的麦科德公司负责试制生产和测试。TS-3钢盔样品在经过测试后,得出了可以抵挡点45口径的子弹每秒800英尺速度冲击的结果,才使此项设计宣告成功。1941年6月9日,美国军方正式将其命名为M1钢盔。
M1钢盔重约1.36公斤。采用双层盔壳设计,外盔为钢制,内盔为树脂材料高压成型。美国人的内外盔结合设计独特新颖,让M1钢盔成为二战制造使用的军用头盔中最为个性的一款。
1942年,美军正式配备M1钢盔,用以全面取代M1917型钢盔。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战场上所累积到的情报显示,M1钢盔的安定性、调合性、舒适性已经远超过M1917型钢盔,而M1钢盔在战场上也着实挽救了不少士兵宝贵的性命,被美国大兵亲切地叫作“钢罐”。
整个20世纪,美军参加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战争。美国大兵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M1钢盔。这种钢盔被美军使用了40多年,直到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前,才被新型的凯夫拉M88头盔所取代。M1钢盔的性能与设计比较中规中矩,其缺点是重量过重,戴起来太闷热、不舒服。但它从赤日炎炎的北非沙漠,到冰天雪地的欧洲山区,以及东南亚的原始森林,还有荒芜的太平洋群岛,始终毫无怨言地伴随着美国大兵征战沙场,绝对配得上“忠诚的老兵”这一称号。
最后来说说日本人的钢盔,其实日本人装备钢盔的时间并不早。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互相厮杀的欧陆战场上钢盔作为士兵基本防护装备大量使用时,负责在欧洲战场观战的日本武官们就提交了对士兵装备钢盔必要性的报告。但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日本军队一直也没有制式的钢盔,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受到一战壕垒战的影响,日军才真正认识到壕垒战中火炮破片伤害是士兵伤亡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发起了研制国产钢盔的计划。
在研发过程中和美国一样,日本人也参考了法国、英国和德国的钢盔制式,同时开发了几十个不同型号的产品,其中也包括了有英式遮檐和德式护颈的钢盔种类,甚至还有在头顶部有樱花型装饰的钢盔款式。但综合了成本和性能因素之后,最终选定了后来的简单外形,在1930年(皇纪2590年)开始正式装备军队,将其划分为兵器类,命名是铁兜(九〇式鉄兜)。1932年4月28日《陆普第2748号》文件正式定名为“九〇式铁帽”(也被称为30式头盔),被划分在被服类。“铁帽”是日本人对钢盔的叫法。
“九八”式钢盔于1938年8月(皇纪2598年)定型,称为“九八式铁帽”。“九八”式钢盔虽然可以抵御500米距离的7.7毫米口径步枪弹的射击,如加装附件“前铁”后可以抵御300米距离7.7毫米步枪弹的射击。防御效果可以和同时期其他军事强国的钢盔相媲美。但是,由于日本贫弱的军工生产能力和战时生产的紧张情况,实际装备的“九八式铁帽”数比例并不大,日军在二战中仍然普遍以“九〇”式钢盔作为最主要的单兵防护装备。
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大量缴获过“九〇”式钢盔,不论是国民政府的军队还是人民解放军官兵,都大量使用过这种日式头盔,因为它的外形设计比较符合亚洲人的体型,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受中国军队的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款制式头盔 - GK80型钢盔,在很多地方都是参考了日本“九〇”式钢盔,在取长补短之后才研发成功的,对于中国军用头盔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