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级海军炼成之道:后勤不可忽视 出海经验必不可少
不少学者和军事爱好者总是乐此不疲地谈到“蓝水海军”(blue-water navy)这个概念,仿佛它已经有了无可争议的确切定义。广义而言,拥有蓝水海军意味着具备部署跨洋作战舰船的能力,也能从遥远的基地为其提供后援支持。
同时,蓝水海军的存在还意味着其所属国具备了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潜能。事实上,建设蓝水海军恐怕比研发核武器更复杂、更昂贵,也更有用。
在“马汉海权论”时代,主权国若要建设蓝水海军首先需确保的便是战争期间拥有一批加煤站,这就涉及到殖民地、友好邻国或者健康的财政状态。
如今时代已经改变,但发展蓝水海军的基本逻辑大部分依然相同。
水下
蓝水海军需要强效防御力,以避免遭受敌军潜水艇的威胁,而对此最有力的保护源便来自己方的潜水艇,不管是远程柴油战船还是核潜艇战队都能担起重任。
核潜艇的优势在于其执行任务期间不需要补给,因此也有能力完成更为重要的工作。它还能为整个舰队观察探路,必要时候发射对陆巡航导弹的能力也能参与进攻。
后勤
要说房地产业最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是什么?地段,地段,还是地段。那么何为建设蓝水海军的三大因素呢?后勤,后勤,还是后勤。蓝水海军要在距离基地甚远的地方保障物资供给。这些需求包括了食物、燃料、备用配件、武器弹药乃至船员们的休整期。
打造这样的后勤基地既需先进科技,也需良好外交。就科技层面而言,海军需要足够数量的补给船、补给飞机,能够维持战船正常运转的维修设备,还要具备完成海上补给的能力。
在外交层面,所有远洋海军都应与当地港口保持良好交际关系,哪怕这些关系并没到达建立远洋海军基地的程度。
空中
从1920年开始,海军便已明白地面与空中设备协同作战的必要性。现代蓝水海军更是需要由空到海的力量投射。
这倒不需要成熟到可实现弹射起飞的航空母舰(如此一来蓝水海军的数量只剩下两支),但的确需要利用空中战机辅助舰队防御、抵抗潜水艇威胁、进行搜索救援,以及ISR(情报、监控和侦察)工作。因此,蓝水海军至少需要轻型舰母来为远程任务提供支持。
正如英军在马岛战争中所收获的经验那样,哪怕是直升飞机和垂直起落机也能对其提供巨大帮助,在实现自我防御的同时也能够投射攻击。当然了,蓝水海军还需要关注空中防御,包括建立能够侦测、辨别和摧毁潜在威胁的地对空防御体系。
攻击
海军抵达目的地之后必然要做点什么。否则为什么现身呢?除非你只是想引人注意。
通常情况下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有选择地对地面目标物发动攻击。启动空中战机当然是一种选择,但这会比其他方式要昂贵得多。
目前最有效的进攻方式(也最能得到人们关注的)是对地巡航导弹。借由潜艇和水上舰艇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是二十年来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导弹种类,这类导弹让数支海军拥有了远程打击陆地目标的能力。
经验
除此以外,对蓝水海军而言,最不直观,但也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经验。远离基地长期运行的海军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危机。拥有远程服役基础设施,却缺乏此类经验的经典舰队案例,就包括美军的大白舰队(Great White Fleet)和1905年俄国命途多舛的波罗的海舰队。
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比如苏联海军早早打造了蓝海舰船,却在此之后才建立能够执行远程任务的相应人员机制。
过去十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也在紧抓每个机会去丰富远洋海军的建设经验。
总结
毫无疑问,美国海军是蓝水海军中重要力量,法国海军同样独树一帜,但英国皇家海军则稍逊一筹,主要原因是最后一艘无敌级航空母舰退役之后缺少航母支持,直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开始服役境况才有所缓解。西班牙和意大利海军具备不少必要条件,但总体而言尚未展开远程海军规程化建设。
俄罗斯海军或许达到了最低门槛,尽管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只是勉强满足条件。
放眼东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要么已经拥有蓝水海上力量,要么正在朝此方向快速前进。澳大利亚也即将加入这一行列,不过首先要有足够先进的设备取代现有的柯林斯级潜艇。眼光放长,巴西海军同样极有可能跻身蓝水海军之列,尽管这意味着需要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策略上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