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的兄弟 【文化长廊】《沈文荣的钢铁梦》连载:《后记》
在与沙钢、与沈文荣的长期交往中,我感悟中国改革开放的英明,感叹草根企业发展之艰辛,感佩沈文荣成长的传奇。2000 年9 月退休时,我对沈文荣说:等沙钢年产达到1000 万吨时,我一定为你写本创业记。2004 年初,我卸任文汇报驻江苏省首席记者的聘任后,沈文荣对我说:你现在可以动手准备了,等书稿完成,沙钢肯定能实现年产千万吨。
我断断续续撰写的书稿还未完全杀青,沙钢已经进入“千万吨级”行列。我赶紧推掉其它一些事情,完成了这本近18 万字的书稿。却不料沈文荣打招呼:等“敏感期”过了再出版吧。原来,这时正逢有关调查组三进沙钢;以后,沙钢还要“技改”,要审批项目,而不得不继续“低调行事”。
这一搁,就搁了八年。直到2014年下半年,有人以沙钢诞生四十年之际,要为沈文荣写书。沈文荣想起了我的这一书稿,这样,才得以将这事延续。
之所以延搁了八年,是因为沈文荣并不热衷于树碑立传,他发展得步履艰辛,他行进得如履薄冰,奋战之余无暇顾及诸如出书等无关大局的事项。这也因为我之为其写书,完全出于为苏南模式、为市场经济的鼓与呼,出于数十年近距离接触沈文荣的感动和钦佩,并无名利之图。这期间,我正在为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略尽绵薄之力,几乎将此事遗忘。虽然我与沙钢与沈文荣并没有中断联系交往。
此时,我已启动《我的新闻生涯》的回顾,沈文荣获悉后,建议将我与沙钢的新闻交往独辟一集,与沙钢创业史同步进行。于是就有了本书与《相熔一炉——我与沙钢四十年》两书同时出版的“巧事”。让读者了解本书作者与沙钢的渊源,或许可以增加对本书所记载之事的了解。
我在整理《相熔一炉》的同时,充实改写了沈文荣的创业史,书名也更名为《沈文荣的钢铁梦》。八年时间如白驹过隙,沙钢的业绩却又翻了一番,在2005 年的千万吨级的基础上又“建了两个新沙钢”,成为年产3500 万吨钢的“钢铁航母”。而且,不仅是规模上的扩展,更是品种、质量、水平上的提高,使我这颗年迈的心,又一次澎湃涌动。
更使我心动的是沈文荣向我提出修改书稿的“三不”建议:不要忘掉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不要忘掉关心支持沙钢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朋友,不要点出为难过沙钢人的名,一个也不要点,即便有些人已经证明错了,那些事情也不必写得太具体。对前两个“不”,我本来没忘记,当然要以新的认识水平予以强化。对第三个“不”,我起先感到会使那些生动的事例弱化,要影响书的“精彩度”,尤其是那些已经“板上钉钉”的事。然而,慢慢地细想下来,深感沈文荣的博大胸怀。他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那些人与事,他是以“宽以待人”的**人的思想境界看待那些人与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删掉了那些“精彩的故事”,弱化了那些“生动的情节”。我认为,沈文荣的建议是正确的。
沈文荣讲关心支持沙钢的各界人士时,又提了一个特殊建议:不要提到任何一位地方党政领导的名字。因为在沙钢发展的四十年中,每一届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沙洲县委、县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关心和支持,因此,只写事情不提名字,以表达沙钢对各级领导集体关怀的感激之情。
然而,他却特别提到不要忘掉倪德麟先生。这位二十多年如一日地为沙钢做贡献的“有功之臣”,不幸于2014 年驾鹤西去。他的事迹与为人,本书中已有详述,而他对本书的贡献,我同样不会忘掉。
2004年我开始为本书的撰写而采访时,正逢倪先生介绍的多特蒙德钢厂“凤凰东飞”,以及“凤凰变雄鹰”的“淮海战役”时期。倪先生不仅为我提供了沙钢各个关键发展阶段的生动故事,还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一个个“小学生”级的技术问题。
这期间,倪先生每次来沙钢,一下飞机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我只要在苏州,总是同时到达沙钢。我们与沈文荣一起“三同”:同吃同聊同散步。倪先生在沙钢的“粉丝”(都是技术骨干),向倪先生请教或交流技术上的事,我也一起旁听。他曾对我调侃:再听下去你要成研究生了。
我就是在这“小学生”到“研究生”的过程中,完成了采访和撰写任务,最后,倪先生还为全书稿的“技术错误”和某些环节把好关。如今,看着他在书稿上用铅笔“小心翼翼”的修改字迹,我脑中又再现他那亲切真诚的音容笑貌,禁不住热泪盈眶!
本书在采访撰写中,得到了沙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集团党委常务副**陈晓东,董事局董事、总裁助理、**办公室主任兼有限公司监事会**钱正的关心和帮助,**办公室主任助理、总裁办公室副主任徐善升,群宣处副处长周松华,**办协理员陈金燕,以及冶金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陈黎明等同志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